去年夏天,一部《花千骨》憑借破紀錄的收視成績,令玄幻劇成為電視市場的“香餑餑”,今年玄幻劇市場的“井噴”即是充分印證。《九州天空城》《幻城》等劇目接連登場,一下子激活了暑期電視劇市場,卻也因其在敘事和制作水平方面的差強人意,以“高開低走”的市場表現消解了觀眾此前的熱切期待。趕在暑期檔尾巴登場的《青云志》,面對市場的疲軟和觀眾的分流,以首播破1的收視“反轉勝利”了一把。這既是“意料之外”,可也具有“情理之中”的理由——如何正確打開玄幻劇?《青云志》提供了不錯的范例。
《青云志》改編自蕭鼎人氣小說《誅仙》,有著古裝玄幻題材領域較高的IP價值。該劇講述了張小凡投身青云門下,與其他少年同門一道懲惡揚善,最終挫敗鬼王、顛覆陰謀的故事。成色過關的特效質感、明星“在線”的角色演繹、跟原著有一定出入的影視改編,都與劇中那只屢上“頭條”的水麒麟一起,為該劇打開了新局面。
從前年《古劍奇譚》到去年的《花千骨》,都在密集的“槽點”里倒逼收視,催生“爆款”:“渣”特效、“怪”造型、弱情節及只有“顏值”在線的演技——玄幻劇更像是一次盛大的“造星”狂歡,早已脫離了玄幻本身的獨特語境。雖然聚合年輕觀眾仍是玄幻劇的收視動力,但日漸提升的觀眾審美也對此提出了新要求。不過,《青云志》有意識地在避開常見“槽點”,委實讓人心生敬意。
在大手筆斥資特效卻收效甚微的市場環境中,《青云志》選擇了“對”的特效而非“貴”的特效。在特效表現上相對節制,色調穩健,風格本土化,反而不容易出現太多差錯。尤其是劇中被頻頻點贊的神獸水麒麟,甚至被網友戲稱為“新一代網紅擔當”。相比近期玄幻劇在各色美瞳與廉價裝飾包裝下的角色設計,《青云志》顯得“正常”許多,清新的畫風和踏實的造型,與敘事的適配度較高,這理應是一部玄幻劇該有的風格樣式。
在“IP經濟”和“粉絲經濟”炙手可熱的當下,善借原著的流行度和明星的話題度制播劇集,本不是一件壞事。然而,在行業整體的趨之若鶩下,我們總忘了最關鍵的一件事:講好故事。《青云志》最“聰明”之處在于,既借了原著《誅仙》和當紅藝人的熱度,卻又不止于此。一方面,改編玄幻劇難以匹配原先的閱讀體驗是不爭的事實,與其一味貼合原作,跳出原著不失為一種嘗試,畢竟文學腳本和影視腳本之間的差異顯見。《青云志》基于原作在情節上有大幅度調整,以服膺于影像表達;另一方面,在選角上,TFboys的“觸屏”反饋優良,李易峰對于成年張小凡的塑造也有較大突破。總之,有著頗多設計的演繹,還是能讓人看到角色詮釋的用心。雖爭議不斷,但能回到故事本身自是值得推崇的。
要說突破,《青云志》其實并沒有太過“與眾不同”。只是在水準之上的一次實踐,但對于當前玄幻劇形態的“糾正”,意義可能也是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