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紅

在熒屏“限娃令”“限模令”等密集出臺的2016年,暑期檔綜藝表現出與往年不一樣的“新”風——“原創”發力,“我們體”盛行,萌娃消失,加之“奧運年”體育綜藝接踵而至……目前,熒屏暑期檔角逐過半,各家衛視的編排到底有無效果已一目了然,與此同時,潛藏在各種表象之后的問題和行業趨勢值得探討。
周五檔三足鼎立 周六檔進入“戰國時代”
CSM媒介研究最新發布的1-5月收視數據顯示,省級上星頻道相較2015年市場份額繼續下降。其中,全天市場份額排名前10的衛視頻道占到了整體累計份額的61%,較去年同期提升1個百分點,馬太效應持續擴大。
作為提升頻道品牌和市場份額的有力武器,綜藝節目貢獻了受眾最為廣泛、廣告價值最高的周末檔份額,可以說,綜藝節目的排序直接決定了衛視的排名。暑期檔承載著廣告商對衛視接下來一年的信心,因此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從編排表上看,前列衛視紛紛加大了周末綜藝的密度和份量。湖南衛視在周五和周六分別以《天天向上》+《我們來了》、《快樂大本營》+《夏日甜心》的疊播策略出擊;浙江衛視周五晚編排《中國新歌聲》,周六晚疊播《挑戰者聯盟2》《熟悉的味道》,周日晚間播出《我去上學啦2》;東方衛視周五晚播出籃球競技節目《星球者聯盟》,周六疊播《花樣男團》《加油!美少女》,周日播出《笑傲江湖3》;江蘇衛視周五祭出《我們戰斗吧》,周六《非誠勿擾》坐鎮,周日疊播《蓋世英雄》《說出我世界》;北京衛視周五安排《我是演說家3》,周六推出新節目《跨界歌王》;安徽衛視周六推出《我們的法則》。此外,深圳衛視周五推出《極速前進3》;四川衛視周日編排《咱們穿越吧2》。
從新節目數量和收視結果來看,浙江衛視和東方衛視成為最大贏家,江蘇衛視正在發力,湖南衛視略顯疲態。以往排名在前10后半段的山東、天津、江西、湖北衛視已基本退出了周末的大型季播競爭。
從編排策略來看,周五檔是競爭比較充分的陣地,因此以老牌節目為主,重點發力周五檔的衛視主要集中于江浙湖深四家,以浙江衛視《中國新歌聲》領銜,《我們來了2》和《我們戰斗吧》咬得很緊;周六檔因“霸主”空缺引來群雄競技,一晚出現8檔甚至10檔收視破1的節目,力量較為平均。浙江、東方、湖南衛視紛紛在此時段布局疊播以求突破,從結果來看,浙江衛視《挑戰者聯盟2》領先,老牌節目《非誠勿擾》遭遇到了前所未有之挑戰;周日檔,東方衛視憑借《歡樂喜劇人》《極限挑戰》等現象級節目起勢,此次暑期拔得頭籌的依然是《笑傲江湖3》。不過總體來看,周日檔還有很大的開拓空間,江蘇衛視在此安排了新節目疊播,湖南衛視“超級獨播劇場”由李易峰、趙麗穎主演的《誅仙青云志》領銜,7月31日首播CSM52城收視1.352%,錯位殺出。
新品類高調殺出
今年的暑期綜藝從題材類型上進一步拓展,音樂、喜劇、演說、偶像養成、體育、科學、脫口秀以及戶外真人秀包裹著美食、競技、旅游、職業(生活)體驗、野外生存、穿越等內核,花樣頻出,棚內棚外平分秋色。
音樂節目仍舊是第一大類,《中國新歌聲》在經歷版權紛爭之后以原創姿態殺出,CSM52城數據顯示,首期收視3.843%,相比前年4.3%、去年5.3%的成績來說,收視率雖然下滑,但仍舊遙遙領先其他綜藝。除了《中國新歌聲》外,《跨界歌王》和《蓋世英雄》兩檔新節目的出世,昭示音樂類節目在經歷了《我想和你唱》《誰是大歌神》《看見你的聲音》《蒙面歌王》等游戲化拓展后,正在朝著跨界和細分方向發展。其中《跨界歌王》邀請觀眾熟悉的演員進行音樂PK,節目創意十足,首播收視1.265%(CSM52城數據),排名當晚所有綜藝節目第6名,微博電視指數長時間在周六檔奪冠。據悉,在衛視下半年的項目中,還有類似跨界的項目推出。
基于產業鏈想象和粉絲經濟熱潮,偶像團體養成節目從去年暑期安徽衛視的《星動亞洲》開始便頻繁露出。今夏,東方衛視《加油!美少女》和湖南衛視《夏日甜心》兩檔節目繼續推出,可謂方興未艾。但包括這兩檔節目以及此前的《燃燒吧少年!》《星動亞洲》《蜜蜂少女隊》在內,團體養成節目在收視和影響力上并未達到想象中的火爆。
對此,湖南衛視節目制作中心副主任、《夏日甜心》節目監制夏青表示,一個節目能夠成為現象級,一定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電視節目豐富的當下,要產生昔日《超級女聲》的效果幾乎不可能。再者,女團的打造一定不是3個月就能速成的。湖南衛視做《夏日甜心》的初衷是為衛視選拔綜藝女團,絕非為了迎合市場。因此,節目播出后,還會有很多在衛視上曝光的機會來繼續錘煉和打造她們。東方衛視獨立制片人張敏認為,做這種類型的節目最需要的是堅持,“一個團體能夠在電視節目中有大體量的曝光,對她們的未來無疑幫助很大。大家還是應該要有耐心,給節目更多空間,看看最后趨勢究竟是什么樣子。”
乘借今年的奧運東風,以及國家發布的體育產業5萬億元的預估,衛視們從去年開始便已布局體育綜藝節目。暑期,東方衛視推出了《星球者聯盟》;浙江衛視推出將演播室設在巴西的《中國冠軍范》;湖北衛視、黑龍江衛視、重慶衛視三臺聯播《陽光藝體能》;《極速前進3》也將奧運元素無縫融入節目中。這些節目類別特性不同,收視表現各異。從內容角度來看,雖然很多人判斷“體育+娛樂”是個大風口,但其中也不乏大量泡沫,落實到具體項目時還需要遵循綜藝節目的創作規律。
今年暑期新節目中,有一檔節目尤其值得關注。央視一套推出的科學實驗節目《加油!向未來》,發動了袁隆平、歐陽自遠、劉慈欣以及全國各地科學實驗團體、愛好科學的明星和素人一起為科學發聲,用豐富的電視表現形式展現科學的“奇、美、趣、用”,力求在科普形式上創新,激活全民對科學的興趣,在暑期檔綜藝中獨樹一幟。
“限模令”第一彈 “我們體”霸屏
諸多綜藝節目改名,《偶像來了》更名《我們來了》,《戰斗吧男神》更名《我們戰斗吧》,《叢林的法則》更名《我們的法則》,《花樣男神》更名《花樣男團》……今年暑期檔,幾乎可以稱為“我們”的暑期檔。只是,“我們”代表的是明星真人秀,明星依然是熱門。而自去年暑期“限真令”、今年年初“限娃令”之后,被稱為綜藝節目史上規定最詳細的“限模令”于7月1日起施行,即今年暑期檔節目成為第一批被調控的對象。
《關于大力推動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工作的通知》(俗稱“限模令”)對引進模式數量做出限制,規定“各電視上星綜合頻道每年在19:30—22:30開播的引進境外版權模式節目,不得超過兩檔。每個電視上星綜合頻道每年新播出的引進境外版權模式節目不得超過1檔,第一年不得在19:30—22:30之間播出”,并規定“同一檔真人秀節目,原則上一年內只播出一季”,“與境外機構聯合研發、邀請境外人員擔任主創人員或境外人員在節目制作中發揮主要指導作用的節目,如中方未取得完全知識產權,視同引進境外版權模式節目管理”,明確了模式節目的外延。
從暑期綜藝片單上來看,《夏日甜心》《加油!美少女》《星球者聯盟》《熟悉的味道》《蓋世英雄》《說出我世界》《跨界歌王》等新節目都祭出“原創”大旗,一些本來以“聯合制作、聯合研發”作為“賣點”的節目也都在淡化各自的“混血”色彩,宣傳純正中國風。各家播出的模式節目均未超出兩檔,不過已有衛視滿檔,按照規定,第四季將不能播出模式引進節目。
浙江衛視戰略發展中心主任助理陸皓表示,浙江衛視在政策允許范圍內,會繼續引進一些好模式,但現在觀眾口味被“跑男”《極限挑戰》等節目瞬間拔高,市場上已經沒有更好更新鮮的模式了,等于中國綜藝市場已經走到瓶頸期,借力突破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自主原創成為最大挑戰。至于如何刺激原創,早已納入浙江衛視戰略布局,“浙江衛視此前已通過《24小時》《王牌對王牌》等節目慢慢在摸原創的脈門,收視都還不錯。今后,仍會在原創方面不懈努力,并定期舉行模式大賽,擇優制片。”
《我們戰斗吧》制作人謝滌葵表示,“限模令”對電視綜藝未來發展將有很大助益。他認為,此前行業環境就是“唯模式論”,很多電視臺不敢做非模式節目,這也是自信心不夠的表現。其實每個模式的本土化改造工程量都特別大,打著模式標簽并不能保證節目能夠成為現象級。客觀上,“限模令”將促使中國電視制作走向主動、專業、投入。“觀眾不在乎節目是原創還是模式,他只在乎是否好看,是否過癮。”而決定節目好看與否的條件無非是三個:“首先,節目形式是否讓人眼前一亮。第二,內容是否能夠讓觀眾全程投入,看了以后可能還會感動、會開心。第三,觀眾會對整體制作水準有個欣賞預期,如果畫面效果特別差,即便他們可能提不出什么具體意見,也會覺得不舒服,不會再想看下去。”
夏青認為,做原創很辛苦,模式節目做起來會輕松很多,但“只有原創才能給電視人帶來真正的成就感”。她認為,未來的現象級節目一定會出現在原創節目中,節目內容應該會很扎實。“現在的觀眾已經不喜歡看‘飄在空中的節目了,純粹搞笑的內容不能滿足需求。觀眾需要內容‘為我所用,有實實在在的啟發,并且能帶來輕松、放松的感受。”
趨勢及問題
“限模令”出臺后,下半年電視熒屏上的確原創節目比例大增,包括《我的新衣》《金剛傳》《歡樂大咖秀》等各種類型。《蓋世英雄》總導演車澈看好電視節目網絡化及細分市場兩個方向。“你會發現網絡化是個趨勢,年輕人不那么墨守成規,他們喜歡‘開腦洞的東西,喜歡幽默和年輕態的內容”。當下美食類、親子類(編者注:此處指網綜)等細分市場也很火爆。
謝滌葵則認為,類型其實是圈內人對自己設限。觀眾不是沖著類型而是沖著“好看”去看節目的,《中國好聲音》與《爸爸去哪兒》是完全不同的類型,但是觀眾都喜歡。所以,“我們現在要做和以后要做的是怎么讓自己的節目更好更極致,其他的都不重要。”
通過制作、分析《我們戰斗吧》,謝滌葵發現“劇情化綜藝其實是個偽命題”。“中國觀眾更希望看到明星在自然狀態下的言行,如果劇情連續性強,是不易體現明星性情的,觀眾從中間進入也容易看不懂,效果不會很好。《我們戰斗吧》從第二期開始調整,將稍微弱化劇情,更強調綜藝感。”
戶外真人秀持續高熱,陸皓認為經過這兩年的磨煉,國內制作團隊對大型綜藝的執行力已經沒有問題,關鍵還是內容上如何突破。“有三方面必須要抓緊,第一,更加真實化;第二,貼近生活化;第三,更加劇情化。如果把這三方面結合好,真人秀還是會比較豐滿而有市場的。”對于為何看好劇情化綜藝,陸皓認為,這是基于中國觀眾喜歡聽故事的傳統,但他同樣認為,劇情需要簡單,因為“復雜的情節老百姓不愿意看。”
此外,綜藝節目發展至現階段,藝人的表現力也是他所擔心的。“第一季和第二季節目,藝人可能會覺得很新鮮,也很賣力,但之后就會顯得疲憊,有些藝人甚至抱著上通告的心態來上真人秀。”這里面固然有上綜藝節目并非他們主業的原因,但歸根到底還是內容的創新度問題,這決定節目內容是否有新鮮感,能否帶給明星刺激。
近期,《關于進一步加快廣播電視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意見》下發,具體到電視節目,文件要求“加快融合型節目體系建設”,其中包括積極利用互動、虛擬現實(VR)等新技術創新節目形態,激發用戶參與節目的創作熱情,增強節目吸引力。
政策號召和市場驅動在今年暑期檔得到熱烈回應——《中國新歌聲》不僅推出VR版,還宣布開通LIVE直播賽區,打造四位導師之外的“第五戰隊”;科學實驗節目《加油向未來》、電子舞曲音樂節目《蓋世英雄》等均推出了VR版本;湖南衛視少女主播團隊養成秀《夏日甜心》,在節目本體樣態中加入了大量直播元素,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夏日甜心》首播CSM全國網收視率1.26%,收視份額7.84%,排名當晚同時段第一,其在符合政策規定的前提下實踐了“電視如何讓直播新技術為我所用”的行業命題。不過,夏青表示《夏日甜心》并非是為了“時髦”而用直播,而是因為直播方式可以更好地展現“甜心”們的素質功底,達到綜藝女團選拔的目的。她提醒,如果不能做到網絡和電視真正意義上的同步直播,那么所謂的網絡直播與電視直播嫁接的節目幾乎不成立。
可以想見,未來基于新技術之上的電視綜藝節目創新方案將會源源不斷出現。“電視臺、視頻網站都在搶與VR、直播的結合點,我們也在探索這方面的可能性。”陸皓表示,浙江衛視最近也收到了直播的提案,不過還沒有出現一個完美的方案,“但對于新事物,我們一定會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