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蛇口人民醫院(518000)劉俊杰 何其泉 栗志輝 李建偉
股骨粗隆間骨折為骨科常見病,在其治療上臨床首選手術治療,好的手術方式應當具備手術時間短、創傷小、牢固可靠、穩定性高,以便于術后能早期下床活動,促進髖關節功能恢復,減少并發癥[1][2]。髓內釘固定系統則具備以上優點,尤其是近年來幾種新型股骨近端髓內釘的應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手術難度[3]。對此,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的分別行PFNA及InterTan治療的86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旨在探討PFNA、InterTan這兩種股骨近端髓內釘在股骨粗隆間骨折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分別行PFNA及InterTan治療的86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兩組各43例。PFNA組男28例,女15例,年齡57~85歲,平均(72.6±5.9)歲;骨折AO/OTA分型:A1型21例,A2型18例,A3型4例;受傷原因:跌傷27例,車禍傷12例,墜落傷4例。InterTan組男31例,女12例,年齡57~82歲,平均(71.7±7.4)歲;骨折AO/OTA分型:A1型24例,A2型17例,A3型2例;受傷原因:跌傷28例,車禍傷10例,墜落傷5例。兩組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圍手術期處理 術前積極控制慢性合并癥,待內科狀況穩定后再行手術治療。術前預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防感染,術后常規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10d,抗生素2~3d。術后早期行功能鍛煉,視患者恢復情況至4周進行部分負重活動。
1.2.2 手術方法 PFNA組:于骨科牽引床牽引下進行閉合復位,并于C臂機透視確定骨折復位良好。于股骨大粗隆近端作切口,長約5cm,并以股骨大粗隆作為進針點插入導針,經正側位C臂機透視確定導針在髓腔中央后,沿導針依次擴髓,選取長度、直徑適宜的主釘插入髓腔內,調整高度與前傾角,測深后擴孔,選取長度適宜的螺旋刀片直接置入并鎖緊,正側位C臂機透視螺旋刀片位置,使尖頂距盡可能保持<25mm,最后鎖緊遠端鎖釘。
InterTan組:于股骨大粗隆近端做縱形切口,長約5cm,于股骨大粗隆頂點稍偏向內側置入導針,輔助插入擴髓鉆擴髓,置入長度、直徑合適的髓內釘至適宜深度,并經側方組件套筒置入頭頸釘導針,透視確定導針處于股骨頸中央,將加壓螺釘開口鉆沿著導針內下方套筒內鉆入,并插入抗旋轉桿,置入長度適宜的拉力螺釘(TAD<25mm),拔出抗旋轉桿,置入加壓螺釘,C臂機透視確認加壓效果,以確保加壓螺釘與拉力螺釘位置良好,最后置入遠端鎖釘。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6個月隨訪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
1.4 統計分析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21.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α=0.05。
PFNA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明顯小于InterTan組,InterTan組6個月隨訪Harris評分明顯高于PFNA組(P<0.01)。詳見附表。

附表 兩組手術相關資料對比
股骨粗隆間骨折為骨科常見病,以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最為多見。對于該類型骨折若選擇保守治療可明顯增加相關合并癥,且易導致墜積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肺栓塞等并發癥[4]。故對于股骨粗隆間骨折臨床主要采取手術進行治療,在手術方式的選擇上髓內釘固定因其具有的創傷小、穩定性高等優點,成為股骨粗隆間骨折的首選治療方式[5][6]。
PFNA作為一種新型的固定材料與手術技術,是在PEN基礎上改進而來,其不僅保留了PFN原有優點,還對固定進行了改進,手術操作起來也更為簡單,固定相對于PFN更加可靠[7]。PFNA將PFN原有的2枚較細的螺釘由1枚螺旋刀片取代,螺旋刀片置入時采取的自旋方法既不會移除骨量,還可對周圍骨質起到有效的填壓作用,故更適合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8][9]。InterTan為新型股骨近端髓內釘,其抗旋轉穩定與斷端加壓特點突出,主釘近端采取的梯形界面設計,4o外翻角,更符合股骨近端解剖特征[10]。InterTan獨創的聯合拉力螺釘組合可提供即時旋轉穩定性以及線性加壓的作用,加壓螺釘螺紋齒和拉力螺釘嵌合,最大能提供15mm無旋轉軸向加壓[11]。此外,這種聯合交鎖設計能有效防止以往雙釘系統“Z”字效應所造成的內固定失效[12]。PFNA與InterTan這兩種固定方式相比,PFNA操作更為簡單,創傷小,但其加壓距離與加壓效果相對于InterTan更為有限。本研究中,PFNA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明顯小于InterTan組,InterTan組6個月隨訪Harris評分明顯高于PFNA組[13][14][15]。
綜上所述,在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治療中,PFNA操作相對簡單,手術耗時短,而InterTan理論上具備更高的生物力學優勢與穩定性,術后髖關節功能恢復更快,二者各有優勢,使用時應視患者具體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