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體化課程體系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教師隊伍的課程開發與實施能力逐漸成為推進該項改革工作的瓶頸問題,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一體化教學是一種以職業生涯發展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在技工院校開展一體化教學時,應該融入技工教育的特有元素,應該體現技工教育的特色,應該具有更豐富的職業技術內涵,所以有必要對技工院校的教師課程開發能力和課程實施能力的實施培訓。
從教學的行為來看,教學由三個成分組成,即教師、學生和課堂。教師和學生是課堂教學兩個最重要的因素,一般來說,教師是向學生傳遞人類積累的文化科學知識和進行思想教育,把他們培養成滿足一定社會需要的專業人員。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知識為中心和以控制學習者為基本理念。教師具有權威性,他們對于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體化教學是一種以職業生涯發展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職業素質為目標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在技工院校開展一體化教學時,應該融入技工教育的特有元素,應該體現技工教育的特色,應該具有更豐富的職業技術內涵。
一體化教師的內涵
一體化的特點要求教師成為“雙師型”,即不僅要精通專業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應具備熟練的動手操作和技術應用能力。而當前的技工院校教師基本上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理論型教師,從大專院校畢業之后沒有經過企業工作,直接來校任教,大都缺少實踐技能,教學時只能從理論上講解,甚至照本宣科,教學有很大的局限性。二是實踐型教師,主要由工廠的焊接技術工人轉調而來,他們有很高的操作技能,但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不能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由于教師的原因,使學生在學習中不能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很多問題得不到解決。結合一體化教學課程體系改革的理念與思想,一體化教師應該是企業工作者與教育工作者的結合體,是技術技能能手與教育教學能手的結合體,具備較高的教育教學能力、專業發展能力和企業工作實踐能力,能夠承擔一體化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工作。具體來說,一體化教師的內涵體現為以下幾點:
1.一體化教師集企業工作者與教育工作者與一體
一體化教學是高于傳統課堂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或方法,一方面一體化教師應該具有比較豐富的企業工作經驗,熟悉企業生產流程、勞動組織方式、工作協調方式、設施設備使用、技能需求及知識運用情況等,因此,他們清楚的知道學生在職業成長過程中需要完成哪些工作任務,學習哪些知識、訓練哪些技能,具備哪些素質。另一方面,一體化教師又是教育工作者,能分析學生成長規律和學習規律,圍繞人才培養目標,按照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教學方案,實施教育教學工作。
2.一體化教師集技術能手與教育教學能手于一體
一方面一體化教師在本職業(專業)領域內技藝高超精湛,能運用自身的技術技能參與生產,輸出高質量的產品或服務。另一方面,一體化教師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又具備很好的教學掌控能力,能熟練運用一體化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活動變得精彩而高效。
3.一體化教師隊伍由學校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共同組成
學校一體化教師隊伍的建設需要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策略,一方面把校內的教師選派到企業參加生產實踐,積累企業生產經驗;另一方面從企業一線引進技術技能能手,對他們進行基本教學能力的培訓。同時,兩個渠道培養共組的教師隊伍,為了適應一體化課程開,發與實施的要求,還需要進一步深化對一體化課程與教學理念的認識,學習一體化課程開發和技術,掌握一體化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才能成為合格的一體化教師。
一體化教師的培訓
隨著一體化課程體系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教師隊伍的課程開發與實施能力逐漸成為推進該項改革工作的瓶頸問題,其根本原因是教師的企業工作實踐經驗及教育教學能力與課程改革的深層次要求不相適應,所以有必要對技工院校的教師實施培訓。從一體化教師培訓內容來看,可以分為一體化課程開發能力的培訓和一體化課程實施能力的培訓。
1.一體化課程開發能力的培訓
(1)一體化課程體系的思想與理念
學習和領悟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的思想、理念是一體化教師參與此項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對一體化課程的理解是否正確,將直接影響教師在一體化課程改革與教學實踐中質量輸出的好壞,因此思想與理念層面的學習必須得到高度重視,并貫穿一體化課程構建與實施工作的始終,以達到初步領會、實踐體驗、反思提升、不斷持續改進、層層深刻領會的效果。
(2)一體化課程開發技術路徑
從目前國內外學者關于課程開發的研究成果來看,一體化課程的開發技術相對比較成熟,眾多技工院校也參與實踐與驗證。對于一所技工院校或一位教師而言,一體化課程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開拓性工作,是一項凝聚集體智慧的工作,因此,有必要讓全體參與課程改革工作的教師掌握一體化課程開發技術路徑,從而熟悉企業典型工作任務的提取技術,掌握一體化課程標準的編制路徑,學會學習任務的設計開發方法等,為構建出高質量的一體化課程,實施出高水平的一體化教學服務。
關于一體化課程的開發技術路徑方面的培訓,培訓途徑與一體化課程體系的思想與理念方面是培訓途徑大致相同。
(3)一體化課程標準與學習任務的開發
一體化課程標準與學習任務的開發培訓要求教師結合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開展,具體內容包括:本專業一體化課程標準的組成、本專業一體化課程及其課程描述的特征、學習任務設計的思路、教學計劃編制的要求、一體化教學方案的構成、學習任務設計方案中的歌要素特征及其作用、學習任務設計方案等,對教師有針對性地開發設計本專業一體化課程有直接的指導作用。
2.一體化課程實施能力的培訓
(1)教學設計文本編寫方法
教學設計文本主要包括授課進度計劃、教案、考核方案等用于指引教學實施工作的計劃性材料。教學設計文本必須根據一體化課程標準與學習任務設計方案及教學活動策劃方案進行編寫,結合不同學習任務的特征、教學實施的現有配套設施條件、學期時間分配、學生基本情況等因素而設計。一方面,好的教學設計文本對具體的教學實施工作有明確而合理的指引作用,教學設計得好,教學實施效果則相對較好;另一方面,按照一定規范要求設計的教學文本,對教學管理有很大的規范作用嗎,能保證教學實施有序開展。長期的教學實施證明,教學實施工作過程必須在規范的狀態下進行,才能有效保證預期教學質量的實現。
(2)企業生產實踐、專業技術能力提高
教師企業生產(服務)實踐經驗的積累,參與完成企業工作任務,靈活運用專業技術知識、技能和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工作問題,是一體化教師實施一體化課程的重要基礎,沒有工作任務的實際解決能力,一體化課程的實施就無從談起。所以,在一體化教師培訓工作中,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和企業工作實踐能力是重中之重。
教師企業生產實踐、專業技術能力提高的培訓途徑包括:
做好計劃,分批安排教師到企業參加生產實踐,實踐完畢回校總結匯報、討論交流;
邀請行業專家、企業能手來校組織培訓;
選派教師參加各類專業技術培訓班等。
(3)行動導向教學等先進教學模式的培訓
怎樣才能組織好課程教學過程,教學活動的實施具體是怎樣的特征?這是一體化教師面對課程實施工作時要思考的問題。一體化課程的實施強調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學習過程;強調學生不斷輸出學業成果以驗證學習效果。因此,傳統的灌輸式授課方式顯然不能適應新課程實施的要求,必然需要教師掌握和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利用新的教學手段組織新型的教學模式,才能順利開展新課程的實施。其中,普通提倡的行動導向教學就是一類典型代表,具體的教學方法包括四階段教學法、頭腦風暴法、思維導圖法、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工作崗位培訓法等。
(作者單位:徐州技師學院)
基金項目:中國職協2015年立項課題“技工院校焊接專業實訓課程一體化教學開發及教學資源建設實踐研究”(職會字〔2015〕09號,批準號2015042)。
作者簡介:李興會,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高級講師,研究方向: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