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蔬菜學會理事長李武"/>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高軍 陳廣晶 /本刊記者

▲全國政協委員李武(右)與本刊記者
農殘、重金屬、保鮮劑、轉基因……一個個新名詞,一件件果蔬安全問題的傳聞不斷地刺激著普通民眾的神經。蘋果要削皮吃、綠色小西紅柿是轉基因食品不能買,信息轟炸真偽難辨。我國的果蔬安全問題真的如此嚴重?轉基因為何引發如此多的爭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本刊記者就此對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蔬菜學會理事長李武進行了專訪。
本刊記者:李委員,您好!這次兩會很多委員都提到了綠色蔬菜的問題,您作為蔬菜領域的首席專家,請您介紹一下,我國綠色蔬菜的現狀。
李武:關于很多人關心的綠色蔬菜、有機蔬菜的甄別問題,國家都有標準。關于安全狀況,我認為,近年來北京市蔬菜的質量安全越來越好了。從2001年開始,北京市開展了很多保障蔬菜安全的科技計劃,包括農業部開展的“食品安全行動計劃”,后來科技部在北京市開展的很多這方面的科技計劃,以及技術推廣課題、工程等,這些對保障蔬菜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我一直從事這方面工作,結合實際工作經歷來說,北京的蔬菜質量逐漸在提高。我在討論發言中用了一個詞叫“穩中見好”。調查顯示,2014年合格率是96.4%,2015年也大概是這樣一個數據,2016年我還沒有查到農業部對全國大中城市監測的結果,但是另有一份材料證明合格率約為96.7%,基本上還是穩定在96%以上的,這就是“穩中見好”。但是政府工作報告和其他很多材料也體現出,這離老百姓的需求、期盼值還有一定差距。這也是科技工作者和政府今后工作的一個重點。目前,我國的經營主體比較分散,一些很好的技術,如:安全防控的技術、安全使藥的技術很難推廣,個別地區、個別品種,在個別季節存在問題,這也是事實,但是我覺得,這個比例越來越小,還是應該肯定成績。現在網上,老百姓之間大多盯著最后的三個到五個百分點,傳的都是什么不安全、轉基因、農藥殘留的問題。這也不客觀。
本刊記者:關于剩余的3%到5%不安全食品,您認為政府應該做些什么?
李武:政府做了很多工作,已經取得了改革成果,包括2008年、2013年兩次的食品安全機構的改革,進一步明確了每一級或每一個食品、農產品生產加工環節的責任應該由誰來主管。這項工作當然還要繼續加強。政府應該進一步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在技術方面,如:種植的技術、管理的技術、加工的技術等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比如打農藥的噴霧器和噴藥的方法。現在為什么有一些果蔬會存在農藥殘留超標問題?農作物如果不打農藥,病蟲害就會多。農藥說明書上根據要求都會清楚注明濃度、比例,如果按照這個比例配置藥劑也應該沒有問題。但是問題就在于我國農民打藥所用的噴霧器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背負式壓式噴霧器。這種噴霧器“跑冒滴漏”情況很嚴重,霧滴也不細。往往農民配置的農藥比例沒問題,但是用這種噴霧器一打,量就多了,殘留也就多了。類似這種情況很多。其實,現在電動噴霧器、細霧噴霧器已經有了,政府是不是應該考慮如何支持市場,促進這種噴霧器盡快產業化。我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十三五”規劃已經有了這方面的內容。我想提醒消費者,以及廣大關心食品安全問題的人士,應該注意到這一點,其實政府還是很注意解決此類問題的。
此外,還要進一步落實規章制度,健全鄉鎮一級的食品安全管理站。這項工作目前已經有了試點,也做了幾年,并且準備盡快地在全國推廣,落實經費、人、責任。過去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只到縣一級。有些地方的縣城從南到北相距兩三百公里,北京市的縣也得五六十公里,機構偏少,人員偏少,監管人員能跑得過來嗎?跑不過來。這也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很關心的,經常提的問題。前些年提的問題,農業部也在落實,已經做了很多工作,這種狀況正在逐漸改進。
還有一個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重金屬污染,也就是土壤問題。關于這些問題的解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十三五”規劃都有所涉及,國家對土地,以及耕地污染的監測和修復工作已經開始了。
總之,我國的蔬菜安全“穩中見好”。消費者應該可以放心。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會有人問我,這個是不是超標啊,是不是轉基因?實際上,轉基因的東西也沒有什么。
本刊記者:您剛才說了,蔬菜保鮮時間比較短。北京作為特大輸入型城市,很多消費者擔心,果蔬保鮮劑可能會危害人體健康,比如蘋果是不是都得削皮?
李武:保鮮劑確切地應該叫防腐保鮮劑,在蔬菜中應用比較多。保鮮劑有幾種,食用膜就是其中之一,多用于柑橘、蘋果保鮮。很漂亮的蘋果,一般都“打蠟”,也就是使用了食用膜。打蠟有幾點好處,可以把氣孔封住把雜菌、細菌、霉菌都隔離開,保持水果的鮮度,也使商品更漂亮。蘋果每年10月份下樹,而消費者到第二年三、四月份還能吃到好的蘋果。蘋果一季采收,供應半年,還能那么漂亮,其中保鮮劑是一個很有必要的技術。這種食用膜主要成分是淀粉,不需要削皮,稍微洗一下就不會有危害,這都是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的。當然違規的現象也是存在的,確實也可能有一些小商小販為了延長保鮮時間,用了違規的殺菌物質。但是隨著市場管理的加強,這種現象會逐漸杜絕,有關部門也注意到了這一點。
本刊記者:很多消費者覺得一些易腐的食品,如草莓,有時候覺得口味不對,這是否與保鮮劑有關?
李武:任何蔬菜和水果,甚至所有的農作物,其品質的好壞,都與其栽培的地點、環境、管理的措施有很大的關系。比如同樣是蘋果,為什么山東棲霞蘋果就好?為什么北京昌平的蘋果就好?為什么山西、河南的蘋果就好?就是因為地區本身的地理位置不一樣,土壤結構不一樣。草莓也是一樣,也有味道好一些的,差一些的。而草莓,包括桑葚、楊梅是多漿植物,不能沾水,沒法洗。所以,我覺得草莓用保鮮劑的比較少。
本刊記者:保鮮劑的安全性,與使用的量有關系嗎?
李武:有。比如苯甲酸鈉。苯甲酸鈉是很好的防腐劑,所有的肉制品里都會有,一些飲料里也都有,用量都是要標出來的。苯甲酸鈉的安全性和量有很大關系,過量添加就會有危害。農藥也是一樣,在栽培過程中,是不允許在蔬菜和果品上用的,但是可以在大田上用,如果把大田上用的農藥放在蔬菜果品上了,就叫做超范圍使用。比如農藥,使用過程中,規定用500ppm或者1000ppm,但是你用了3000ppm或者1500ppm,濃度就提高了,這就是超范圍和超劑量,這樣就會影響其安全性。實際上國家有標準,對每種農藥的用量、使用范圍,都有相應的規定,這都基于大量試驗結果,也參照了其他國家的標準。
本刊記者:李委員,關于轉基因問題,現在很多人不太了解,什么是轉基因,哪些品種是轉基因作物,以訛傳訛的情況比較多,您作為權威專家,能不能在這里講一講市場上有沒有轉基因的蔬菜?
李武:沒有。這個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你。有關部門負責人也一直在說,我國公開批準的轉基因農作物就是棉花和木瓜。很多人都問,小番茄是不是轉基因的?英國番茄是不是?彩椒是不是?其實,那些都是傳統品種,都是利用傳統的雜交技術實現的。現在市場上的小西紅柿,有些是綠色的,有人說,怎么是綠的?其實這是傳統作物,如東北的“賊不偷”,就是綠色的西紅柿,只是后來不多見了,把這些品種丟失了,現在人們又把它的基因拿出來培育出來了,但不是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