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方霄/本刊記者
2015年3月14日,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召開了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補貼政策新聞發布會。會上,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委員、新聞發言人高小俊宣讀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申領看護管理補貼的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主要內容,并表示北京市將對落實看護管理且患者未發生肇事肇禍行為的監護人給予每月200元、全年最高2400元的補貼。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北京市公安局、首都綜治辦、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殘聯等機關相關處室的負責人也參加了此次會議。
高小俊說,北京市率先在全國推行了面向全市戶籍居民的門診免費服藥政策,2013~2015年這3年取得的成效非常顯著,參與人數由12484人升至23473人,參與比例由25.6%上升至41.1%,年度經費投入由1067.9萬元上升至3030.85萬元,人均費用由每年855.4元上升至1291.2元。截至2015年底,全市在冊管理患者57909人,在冊管理率為88.72%,在冊規范管理率為82.11%,年在管規范管理率為92.55%,病情穩定率為98.63%,規律服藥率為76.38%,幾項工作指標均處于國家領先水平。即使北京市擁有比較完善的精神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但仍有不足之處。提起制定《辦法》的原因,首都綜治辦副處長李知博說,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里強調了監護人要督促患者按時服藥,對患者日常生活進行照料,但是由于監護人的情況千差萬別,經常出現不力監護、無心監護或不愿監護的情況。從前幾年的情況來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監護人日常監管不力或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

為了更好地落實監護人的責任,在首都建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看護補助制度,激勵監護人積極主動履行職責,防范肇事肇禍事件發生,2015年12月31日,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北京市公安局、首都綜治辦、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殘聯等六部門聯合印發《辦法》,并于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2016年2月14日,六部門又聯合印發了具體的實施細則,對具體的操作流程進行規范。2月29日,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作為牽頭部門進行了系統內培訓,這標志著該政策進入具體的實施階段。
高小俊表示,《辦法》采取自愿申請、適度幫扶的原則,由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向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提出申請,由居住地村(居)委會和衛生、公安、民政、殘聯等部門的基層工作人員共同審核,對落實看護管理并且患者未發生肇事肇禍行為的監護人給予每月200元、全年2400元的補貼。“這項政策對所有在京居住、接受精神衛生服務管理的京籍患者,其監護人在履行看護管理責任后可享受相應的補貼。”高小俊同時還公布了不再給予監護人補貼、停發整年補貼和停發部分補貼的情況。“被監護人戶籍或居住地遷出本市的,被監護人死亡,監護人喪失履責能力的,將不再給予看護管理補貼;監護人未履行責任或被監護人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實施了肇事肇禍行為的,將停發整個年度的看護管理補貼;被監護人住精神專科醫院治療期間,被監護人入住康復、養老等福利機構期間,被監護人失蹤或下落不明、長時間未找到的,將停發部分補貼。”高小俊說。
“這項政策是一個重要的民生工程,北京市已經全面實施該項政策,全市16區也制定了相應的實施方案。”高小俊表示,該政策當前覆蓋人群已經超過5.8萬人,受益范圍遠超中央文件確定的獎補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