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記者 馬昊楠)2015 年12 月10 日,由北京醫藥行業協會主辦的第四屆北京醫藥科技創新大會召開,會議旨在使北京地區醫藥企業與國家產業政策和創新技術產品實現更好的對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副司長吳海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張蘭青等領導出席會議。會上,有關專家對國家“十三五”產業政策和醫藥行業創新思維等進行解讀,相關企業代表就醫藥科技領域內的創新技術、項目進行了推介。來自北京地區的制藥企業、科研單位、相關協會等組織的共百余人出席了大會。北京醫藥行業協會秘書長周玉蘭代表協會致辭。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張蘭青表示,預計2015 年年底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產值能夠達到730 億元(不包含醫療器械),同比增長約為11%,在全國和北京市整體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形勢下,醫藥產業逆勢上揚,離不開全體醫藥企業的努力。她說,科技創新不僅是國家戰略,同時也是中央國務院對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戰略。因此,充分發揮北京市科技優勢資源,進一步強化首都的核心功能,建設創新中心,是“十三五”期間的主要任務。以創新求發展,向創新要效益,是醫藥產業面對經濟新常態下的必然選擇。“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將面臨著做優做強,發展高精尖的更高目標,產業發展空間、動力巨大。北京市生物醫藥企業在下一個五年,要進一步激發自主創新活力,配套延伸產業鏈條,打造開放、共享、協作的網絡體系,希望各生物醫藥企業和政府部門聯手,在以產品、技術為表現的產業內創新和以模式、業態為核心的產業間創新兩個方面達成共識,率先探索新思路、新模式,打造良好的生物醫藥產業品牌。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副司長吳海東說,“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各生物醫藥企業要緊扣“小康”,實現升級發展,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更好地為我國衛生事業發展服務。統籌兼顧,務實推進企業的升級和發展,使我國向醫藥強國不斷靠近。
會上,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所、首都醫科大學等有關專家以及部分生物醫藥企業負責人,還就中英Bradford 科技橋、生物醫藥產業并購基金、科技租賃等醫藥科技領域內的創新技術、服務項目進行了推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