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區醫院(102200)張玉鳳 秦雅婧
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發生或首次發現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異常, 包括妊娠期糖耐量受損和妊娠期糖尿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條件提高,飲食結構改善,GDM[1][2]發病率不斷升高,對孕婦和嬰幼兒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增加了妊娠期嬰幼兒的死亡率。2007 年中華醫學會產科分會進行了全國妊娠糖尿病患病率的流行病學研究, 顯示我國妊娠糖尿病平均患病率6. 6%[3]。因此,提高對GDM患者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及自我管理能力,控制GDM患者的血糖十分重要。我科對82例GDM患者進行教育前、教育后認知情況的評估,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北京市昌平區醫院內分泌科住院治療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2例,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5.6歲。孕齡(30.4±0.8)周。GDM診斷依據:孕24周~28周完善如下檢查:①空腹血糖≥5.3mmol/L,②75g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服糖后1小時血糖大于10.0mmol/L,2小時血糖大于8.5mmol/L,以上3項有1項符合者,即診斷為GDM[2]。排除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1.2 方法 對住院第一天的GDM患者發放糖尿病相關知識調查問卷后,評估對疾病的認知及自我管理行為的情況,選擇由我院統一經過婦產科培訓的營養師進行營養配餐,第二天至第六天由本科室糖尿病健康教育護士根據妊娠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進行一對一糖尿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的干預。出院前再次發放糖尿病相關知識調查問卷,評估其對疾病的認知及自我管理行為。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版本軟件包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教育前后GDM患者對糖尿病知識掌握的比較(見附表1)。
2.2 教育前后GDM患者對自我管理行為的比較(見附表2)。
3.1 妊娠糖尿病是一種因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和作用障礙導致的以血糖升高或糖耐量異常為臨床特征的疾病,如血糖控制不良可導致母兒身體的嚴重損害[4]。健康教育護士必須對患者有計劃的,系統的,全面的進行糖尿病知識教育,使之盡早了解有關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從而減輕GDM孕婦的緊張及恐懼心理,使她們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由本組結果可以得知,實施健康教育后對糖尿病知識的掌握度及自我管理的行為要比教育前高。綜上所述,健康教育能夠使得GDM孕婦對糖尿病的健康知識的認知以及健康行為發生較為明顯的變化,能夠有效控制孕婦的血糖水平,保障母嬰健康,臨床應用值得推廣。

附表1 教育前后GDM患者對糖尿病知識掌握的比較

附表2 教育前后GDM患者自我管理情況的比較
3.2 有研究表明[5][6],GDM孕婦在其后的生命過程中發生顯性糖尿病的機會明顯增加,糖耐量異常程度越高,發生糖尿病的機會越多,住院期間對GDM進行糖尿病教育與干預,從而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節約醫療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