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利紅,曾 勇,侯 濤,楊吉光
(四川省煙草公司達州市公司萬源分公司,四川 萬源 636350)
?
淺析如何提高萬源煙葉產量
韓利紅,曾勇,侯濤,楊吉光
(四川省煙草公司達州市公司萬源分公司,四川 萬源 636350)
為摸清萬源煙葉發展潛力,本文立足于萬源各種煙鄉鎮實際生產情況,分析了每個鄉鎮的務農人口、近3年的種植面積和產量等,提出萬源2015年煙葉產量達到3萬擔是可能的。并制定了“優化布局、深挖潛力、充分發揮地方政府主體職能作用、強化科技支撐、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煙葉生產組織及服務體系建設、轉變發展機制、嚴格考核獎懲等方面努力”的發展對策,為順利完成目標任務打下了基礎。
萬源 ;煙葉產量;發展對策
萬源位于四川東北部的大巴山腹地,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光照充足、熱量較為豐富、無霜期長,有適合優質曬煙生長的生態條件和氣候環境,是全國晾曬煙種植最適宜地區之一[1-2]。在全國晾曬煙減量的形勢下,萬源曬煙卻穩步發展,工業需求量逐年增加,年度目標任務由2013年的2萬擔增加到現在的3萬擔。但要在種煙鄉鎮不增加及現有生產水平的基礎上完成年增加1萬擔的生產任務,對于萬源煙區來說有一定的難度。為此,本研究通過調查走訪,立足于萬源各種煙鄉鎮實際生產情況,充分挖掘、分析各鄉鎮煙葉發展潛力,制定相應措施,著力解決制約曬煙規模發展的瓶頸問題,以擴大規模、增加產量,提升質量為首要任務,努力打造“全國優質曬煙原料生產基地”,為順利完成2015年收購3萬擔煙葉的目標任務提供理論依據。
根據表1統計數據,萬源10個種煙鄉鎮總耕地面積為8017.18hm2,總人口101748人,常年在家務農有24876人。2012~2014年種煙面積從340.2hm2增加到389.47hm2,而2015年要達到566.67hm2;煙葉產量從2012年的16666.10擔增加到2013年的20581.75擔,而2015年要達到30000擔,即2015年萬源種煙面積要增加200hm2,產量增加1萬擔,這對地處偏遠、落后山區,勞動力不足的萬源來說是一個挑戰,但同時也是發展的機遇。下面詳細分析各個鄉鎮的發展潛力:草壩鎮耕地面積562.4hm2,常年務農人數約1060人,按照人均0.0667hm2計算,可種煙66.67hm2。加之與草壩鎮相鄰的新店、柳黃鄉部分農民有常年種植曬煙的習慣,且未發展煙葉生產,也可增加部分種煙面積。魏家鄉耕地面積896.44hm2,年種煙面積40hm2左右,人均種煙0.03hm2,但發展極不平衡,一、三、四村還有巨大潛力可挖。石窩鄉耕地面積951.2hm2,務農人口3850人,年種煙面積66.67hm2,一、二、三、四、七、八、九村都還能大幅增加面積。玉帶鄉耕地面積1324.53hm2,常年務農人口1717人,年種煙面積30hm2,四、五、六、七村種煙潛力巨大。河口鎮耕地面積657.33hm2,一、二、四、七、八村還可深挖潛力。大沙鄉耕地面積879hm2,年務農人口3000人,年種煙面積66.67hm2,一、二、四、六、七、九等村還可再突面積。秦河鄉耕地面積422.4hm2,常年務農人口2108人,三、四、五村還可增加7hm2左右的面積。中坪鄉耕地面積596.6hm2,常年務農人口2012人,年種煙面積30hm2左右,一、三、四、五、六、七、八村,每村增加3hm2是有可能的。曾家鄉耕地面積779.47hm2,二、三、五村還可增加10hm2左右的面積。井溪鄉14個村,常年務農人口3013人,年種煙面積40hm2左右,還可增加30hm2左右的面積。綜上,萬源種煙面積要增加200hm2是可行的。
2.1優化布局,深挖潛力
進一步調整我市煙葉生產布局,以基地鄉鎮和重點村社帶動煙葉生產規模發展,克服種植分散、規模較小的落后局面。在計劃分解上按照重點鄉鎮、重點村、重點社進行規劃,整村、整社連片種植。

表1 萬源市2012~2015年煙葉產量統計表
2.2充分發揮地方政府主體職能作用
在曬煙產業發展過程中,以全面激發提升干部隊伍工作推動力為手段,制定切實有效的舉措,強力推動煙葉生產。一要強化領導,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在考評上對曬煙生產發展嚴格執行“一票否決”;二要強化宣傳引導,務必層層召開動員大會,利用調茬及冬閑的有利時機,搞好煙葉生產各項政策的宣傳發動;對規劃好的煙田進行插標立界,責任到人,并對預留煙田進行分戶登記造冊,簽訂土地流轉協議及煙田承包協議,從鄉到村到社縱深推進。
2.3強化科技支撐
按照曬煙生產技術方案,全面落實優質曬煙生產技術措施,大力推廣應用先進實用技術,提高實用技術普及率[3-4]。加強科技研發工作,轉變生產組織方式,提升煙區綜合生產力和整體效益。一是積極培育和推廣曬煙優良品種。加強移栽期、施肥量、留葉數、采收成熟度、調制等配套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改變我市曬煙“莖粗、出絲率低”、“調制霉桿霉頭現象空出的”不良因素,使我市曬煙質量特色突出;二是優化落實常規技術措施。按市場需要組織生產,適度增加種植密度,增加留葉數量,留好二茬煙,提高產量,增加煙農收入,滿足市場需要;三是嚴格實行煙田輪作。建立以煙為主耕作制度,確保輪作率達到90%以上。積極推廣冬季深翻炕土措施,改善土壤結構,減少病害的發生;四是以測土配方施肥為重點,推廣應用平衡施肥技術。控氮增鉀,提高餅肥用量,突出抓好“測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5個環節的工作;重施有機肥,施用腐熟油枯40kg/667m2,草木灰200kg/667m2,腐熟農家肥1000kg/667m2,全面提升我市曬煙質量特色水平;五是全部應用集約化漂浮育苗技術,實行商品化供苗。積極推廣 “井窖式”小苗移栽技術,提早移栽季節,有效避開伏旱、秋淋,減少煙葉受災損失;六是加強技術培訓,推廣普及劃莖技術,減少上繩葉片數量,縮短調制時間,減少展條次數,杜絕爛煙損失,不斷提升煙葉調制質量;七是完善病蟲害預測預報網絡體系。在常規綜合農業防治的基礎上,大力推廣蚜繭蜂等生物防治技術,加大對病蟲害的統防統治力度,切實降低突發性病蟲害對煙葉生產造成的損失;八是推廣應用各類煙用專用機械,提高煙葉生產的機械化程度,降低煙農的勞動強度,提高種煙的經濟效益。
2.4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按照科學規劃、系統設計、整體布局、綜合配套的原則,在基本煙田范圍內,以煙水、煙路、調制設施、機械化設備、土地整治為重點,形成煙田灌溉基本配套,重點片區機耕道路網絡化,煙葉生產半機械化,調制科學化,從根本上改善煙葉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3-4]。
2.5加快煙葉生產組織及服務體系建設
積極推行煙葉種植的新模式,著力解決曬煙規模種植的難點,完善土地流轉機制,提高農民的市場化意識,構建新型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現代煙草農業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專業化分工和信息化管理。協助各種煙鄉鎮、村社積極組建煙葉生產專業合作社[4-6],通過鼓勵吸收農民入社的方式帶動煙葉生產的規模上量發展。
2.6轉變發展機制
一是探索新的曬煙發展機制。煙草部門成立技術指導、培訓團隊,實行巡回指導和培訓,地方政府負責發展,市委市政府、市煙辦按照發展的面積和煙葉數量扶持種煙鄉鎮一定的發展經費;二是加大工作激勵機制。地方政府和煙草部門要對曬煙產業發展工作加大考核獎勵力度,重點加大對村、社干部的考核獎勵;三是改變現有用工制度。對表現好的技術員簽訂長期合同,增加煙葉技術人員的責任心和對企業的忠誠度,穩定煙葉生產發展隊伍。
2.7嚴格考核獎懲
一是市委、政府對各種煙鄉鎮的主要領導和煙葉工作相關人員實行重獎重懲,并嚴格落實“一票否決”和“責任追究”制度;二是各種煙鄉鎮也要將煙葉生產作為干部績效考核和職務任免的重要依據,逗硬實行獎懲,嚴格執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措施。按照分階段考核的辦法重點加大對駐村干部和村社干部的考核獎懲,對任務完成好的干部實行重獎,對完成差的重懲,分階段及時兌現;三是成立煙葉工作考核領導小組,按照能者多得的原則進行獎懲,在煙葉生產的各個環節對煙葉科、煙葉站、收購點進行監督考核,對工作不力的人員,一律按煙葉工作管理辦法的規定嚴懲,確保各項工作落實。
萬源10個種煙鄉鎮總耕地面積為8017.18hm2,總人口101748人,常年在家務農有24876人。2015年萬源種煙面積要增加200hm2,產量增加1萬擔,這對處于偏遠、落后山區,勞動力不足的萬源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根據各鄉鎮的人口及近3年的種植面積和產量等情況,采取相應措施發動煙農的種煙積極性, “擴大種植規模、提高產量,完成3萬擔”的目標是可能的,必須要從“優化布局、深挖潛力、充分發揮地方政府主體職能作用、強化科技支撐、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煙葉生產組織及服務體系建設、轉變發展機制、嚴格考核獎懲”等方面努力。
[1]中國煙草種植區劃組.中國煙草種植區劃報告[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85.
[2]鄭州煙草研究院[Z].中國煙草種植區劃單行本,2009.
[3]張惠林.湖南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實踐與思考[D]. 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0.
[4]黃文清,熊一.湘西北煙區煙葉生產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1(1):378-380.
[5]吳震,曾中,田峰,等. 湖南煙葉標準化生產現狀與發展對策[J].中國煙草科學,2013(34):7-11.
[6]王云彪,雷學鋒,文俊明,等.咸陽市烤煙生產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J].陜西農業科學,2012(5) :163-165.
2016-6-29
韓利紅(1987-),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煙葉科研與技術推廣。E-mail:3753649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