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持續活躍,今年前9個月實際發生的并購金額已超去年全年。美國金融數據統計機構迪羅基甚至稱,中國海外并購金額在2016年前9個月已經成為全球第一。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8日在新聞例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中國企業共實施海外并購項目521個,實際交易金額達到674.4億美元,已超過2015年全年544.4億美元的并購金額,創造了新的歷史交易記錄。
商務部數據顯示,前9個月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涉及美國的交易金額達162億美元,居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第一位,開曼群島以157.1億美元位列第二位,中國香港排名第三位。
從分布行業看,涉及制造領域的并購項目133個,金額為161億美元;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81個,金額為154.8億美元。
迪羅基近日發布統計結果稱,2016年前9個月,中國已超過美國,首次成為國外購買股本最大的國家。迪羅基稱,2016年前9個月,中國海外并購金額達了1739億美元,遠超商務部18日公布的674億美元。
但中國商務部并不認可美國智庫的這一統計結果。沈丹陽18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向《環球時報》記者回應稱,國外一些市場機構的統計數據中包含了尚未交割生效的并購項目,而商務部發布的數據依據國際統計標準形成已經實際發生的投資統計數據。“最主要的差異就是這樣產生的,中國官方數據與國外智庫研究機構的數據并不具有可比性。”
在中國企業掀起海外并購高潮的同時,背后所隱藏的問題也引發擔憂。英國《金融時報》18日援引穆迪分析師對中國前9個月海外并購的點評時稱,中國的并購活動很可能會越來越多地由民營企業驅動,并集中于科技和娛樂等高價值部門。但他們同時也警告說,中國企業管理跨境投資的能力“仍有待考驗”。▲
環球時報20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