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廳 施松華 宋健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水利事業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各地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不斷增多,為提高社會經濟效益做出很大 貢獻。然而保障國家利益的同時也對自然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為了減少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消極影響,急需相關部門采取對應的解決措施,將可持續發展原則真正落實到水利工程建設中,從而實現自然環境的生態效果。本文也會對水利建設與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做進一步的闡述。
【關鍵詞】水利建設;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水資源短缺現象十分嚴重,其分布范圍也不均勻,公民對于節水意識較為缺乏,致使大量水資源出現浪費和污染的現象十分普遍。因此建立良好的水利工程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實際水利工程建設中,還要考慮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不能因此失彼,所以就要協調好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的關系,確保兩者的建設效果,為保證水資源與生態環境的質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水利工程建設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
(一)消極方面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增多,使其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如:水資源短缺、污染、浪費等現象。針對這種情勢,盡管部分城市通過建立水庫來改變下游河道的流量,然而水庫一旦處在存蓄汛期洪水的狀態下,就會形成大量的非汛期徑流,很容易導致下游河道水位的降低甚至斷流。另外隨著水利工程的建成,很多生態環境也會隨之出現問題,如:下游的天然湖泊容易干涸、入海口的位置容易形成海水倒灌等問題,尤其對于規模較大的航運業以及水產養殖業來說,無疑會造成很大的危害,因為在水利工程建設完成之后,其周圍地區受水庫蓄水的影響,會降低輸水渠兩側的水分滲入,而抬高地下水的水位,則庫區周圍附近的土地就會被浸沒,從而導致土地發生鹽堿化、沼澤化的質變。
(二)積極方面的影響
由于目前我國水資源的大量匱乏,且地理分布不均勻,因此只有進行水利工程的建設才會使水資源缺乏的現狀得到大大的改善。可通過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利用跨流域調水項目來緩解各地區的水資源危機,幫助其解決因缺水導致經濟發展緩慢的困境。在我國水利工程的建設中,成績最顯著的當屬南水北調工程,這項規模龐大的工程不僅有效的解決了我國南北地區水資源分布不均的現象,也極大的幫助了北方缺水地區度過危機,使其可以滿足工業生產用水需求,并大大減少了因水資源分布不均而致使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幾率。此外,為了防止長江流域沙澇的問題,我國還建立了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設,如:三峽水電站等大規模的水利工程,不但有效地解決了沙澇問題,而且由于其建成后庫區聚集了大量的水資源,待水蒸氣蒸發后,會提高水利工程周邊地區的空氣濕度,所以這樣的氣候也促進了周邊植物的生長,同時也保護了周邊地區的環境,使其達到一定的環保效果。
二、實現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完整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體系
為了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更好的保護生態環境,使其可以盡快的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水利企業必須建立完整的生態環境影響體系。首先在進行水利工程施工前,工程師應當做好各項調研工作,對工程的周邊環境進行認真的勘察和監測,并詳細記錄檢測結果,以便于其對日后工程建立所產生的影響可以作出科學全面的評估分析。其次設計師應在整體水利工程設計環節中貫徹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利用先進的設計手段來完善防治方案,使其可以降低水利工程建成后將會帶來的消極影響,并且在制定科學、完整的生態環境影響評估體系后,還要注重水利工程建設對經濟和生態環境這兩個方面的評估結果,為早日實現經濟效益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與水利工程發展三者的共同目標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此外在建立完整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體系的過程中,工程師和相關科技人員還應充分考慮社會、環境、經濟、人民等多方面的因素,認真評估生態環境的實際價值,從而做出有利于水利工程建設的可行性方案,充分體現評價體系的完整性和科學性。
(二)合理制定水利工程的建設規劃選取正確建設區域
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最重要的建設項目就是其設計環節,因為其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針對河流流域狀況的改變問題,所以在水利工程的設計環節中需要對河流進行重新的規劃評估,制定合理的設計規劃,在保證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確保河流流域設計的科學性與嚴謹性。另外在水利工程設計前,工程師一定要做好其選址工作,認真勘察地理環境,盡量選擇對于生態環境影響較小的地區,降低其建成后對周邊地區的環境以及人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為保證水利工程建設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加強水利管理體制
為了更好的保護生態環境,使其達到可持續發展目標,水利企業就要按照嚴格的水法制度對水資源采取統一的管理,深化改革制度,完善管理機制,把水資源的統一管理、監督、宏觀調控等管理項目與開發利用的具體活動區別開來。另外水行政主管部門要通過運營機制,對取水許可和有償使用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并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科技等手段,合理分配水資源,為實現全社會涉水事務的統一管理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規模也是越來越大,盡管工程建立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也同樣破壞了自然的生態環境,使其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阻礙,一旦環境失去生態平衡,對全社會造成無法估量的后果。因此這就要求工程師加大建設力度,建立完整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體系,使其在水利工程設計和施工中進行有效的評估和分析,為保證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從而促進我國水利建設事業的長期發展。
參考文獻:
[1]田豐.水利工程建設與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4)14-15
[2]梁波.水利工程建設對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 2015(0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