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華
【摘要】項目風險管理是保證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質量,提升水利水電工程效益的重要措施,造價工作作為項目管理工作中最為基礎的環節,其為提升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效果起到了關鍵性影響作用。為了能夠在水利水電工程中更好的發揮出項目管理工作的作用,做好對其工作內容中的造價控制實施至關重要。文章分析了水利水電項目風險的影響因素,提出了水利水電建設項目風險管理措施。
【關鍵詞】水利水電;建設項目;風險管理
一、水利水電項目風險的影響因素
二、水利水電建設項目風險管理對策
1. 風險控制
對于水利水電建設項目的風險,如果要進行風險的管理和規避,則要有效控制風險。具體要做到以下三點:(1)工程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也是承包商與發包商合法權益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約的作用,可避免兩者之間出現違法操作。因此,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必須時刻保持強烈的風險意識,對工程合同中的每一條條款進行認真、仔細的閱讀,并充分考慮其中是否存在風險因素,避免日后產生經濟糾紛。(2)利用合同形式進行風險控制。利用合同形式進行風險控制時,要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對于一些規模較小、施工單位具備豐富的施工經驗的施工項目,發生風險的可能性較小,施工單位可采取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并制訂總價合同形式;在一些大規模的工程項目施工中,由于施工情況常發生變化,常受到內部和外部因素的干擾,具有極高的風險性,所以,需要制訂適當的風險轉移措施,利用單價合同的形式降低合同風險存在的概率。(3)優化設計方案,控制風險。科學的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方案可為工程建設奠定基礎。因此,必須學習和利用先進的技術和設計理念。
2. 風險轉移
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風險管理中,可將項目風險有意識地轉移給其他建設方。通常情況下,風險轉移包括以下二種措施:(1)購買保險。由于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建設工期較長,且施工環境較為復雜,一旦工程項目存在風險,會對項目的投資者甚至是建設者造成很大的損失。如果承包方在項目工程建設前投保,則當施工過程遭受風險和損失時,保險公司會根據保險條款補償一部分資金。(2)完善合同條例。一方面,總承包商可通過合同將工程項目轉讓給其他承包商或進一步分包,這樣可實現風險分散;另一方面,可選取具有良好信譽的第三方作為擔保方,為承包方提供擔保,這樣可有效分散項目中存在的風險。
3. 風險規避
風險回避是最容易進行的也是最低級的一種風險管理手段簡單來說就是放棄風險比較大的項目來使得整個大的施工項目的風險在一個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風險回避的方式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是一種消極的風險管理手段,直接放棄了存在風險的項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但是,對于小型的水利水電企業來說,直接從源頭解決風險,有的時候也是一種最佳的選擇方案,因為如果不放棄這類高風險的項目河能在后續的施工中就會因為要減小風險而投入太多的資金和精力。如果水利水電工程項目遭遇某種風險的概率較大,或某種風險會給建設單位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則管理者應對該風險制訂相應的策略,以合理規避風險。所謂“規避風險”,指的是運用合理的策略從源頭上規避風險,從而杜絕風險發生,這樣可最大程度地減少承包方和建設方的損失。
索賠根據相關合同對工程風險進行重新劃分,能體現合同的公正性。工程索賠是工程項目實施中的關鍵環節,在施工階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工程索賠具有十分廣闊的領域,比如,它貫穿在工程的施工、設計和相關變化等方面。以合同條款或推斷條款為依據進行工程索賠,有利于降低工程風險,保障各方的利益。為了加強電力項目經營階段的投資風險管理,國家應根據電力項目的實際情況和市場的具體需求,合理重組發電廠與電網,這樣才能最終實現電力項目的正常運營,進一步降低電力項目投資的風險。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水利水電為我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方便了人類生產和生活。但是,水利水電工程是一項非常復雜繁瑣的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并且影響工程開展的主觀或客觀因素有很多,導致工程存在安全隱患,這些安全隱患如得不到及時解決勢必會嚴重威脅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和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企業形象。基于此,筆者通過探究風險問題和分析方法提出了幾點解決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價值。相信,我國通過不斷的摸索和實踐,一定會探究出更適合我國在水利水電工程開展中規避、降低、自留風險的方式,讓水利水電工程更好的為國家、社會、人民服務。
參考文獻:
[1]趙新娥.項目投資風險傳導及柔性管理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0(02).
[2]李景峰.淺議電力項目投資風險的灰色模型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