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思禹
“腐敗的后果主要是影響社會的公平,而反腐的真正目的就是恢復公平的秩序,實現公平的社會。”
“某省人大代表452人涉及賄選……”近期的這條熱點新聞讓人唏噓不已。有人評論說,一個人涉賄是個人問題,一群人都涉賄就可能是規則問題。
陽光之下,也會有照不到的陰暗,制度之外,仍然存在無法言說的潛規則。當社會進步到一定程度,人們開始越來越多的思考生存與生活的區別。這本應是精神和物質的平衡,如今卻變成了財富與權力的較量。是制度造就不安?還是中國人天生迷信權力?當一個國家快速崛起,思想如何跟上經濟的步伐?
主持人:是權力會刺激人的欲望?還是中國人天生對權力有太多渴望?
黃鐘:英國思想家阿克頓曾說過,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在沒有制約的權力面前,全世界的人都存在被腐化的可能性。所以西方有些國家建立了一系列制約權力的機制,而且這些機制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地改進。
岳屾山:人作為感情動物,肯定有各種欲望,追求權力是其中之一。而且人又都有控制欲,控制欲就體現在追求權力上,因為有了權力才能控制其他人。所以說,在哪個國家,權力和人的欲望都是相輔相成的,在取得了一定的權力后,自然而然又會產生更大的動力去追求更大的權力。
主持人:“反腐”的根本意義是什么?什么樣的制度才能控制權力帶來的貪婪?
岳屾山:腐敗的后果主要是影響社會的公平,而反腐的真正目的就是恢復公平的秩序,實現公平的社會。其實在任何一個地區,權力都會衍生貪婪,因為貪婪是人的本性使然。
在這種情況下,不管什么制度其實都會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制度只能抵制腐敗,而不能完全消除腐敗。目前大家比較認可的制度是依法治國,在法律的框架下執行制度。如果有法律而不執行,制度就是一紙空文,跟沒有一樣。
黃鐘:反腐的根本意義是建立制約、凈化權力的框架,不是誰把誰打倒了,更不是為了打倒誰而打倒誰。如果有制度卻只做表面功夫,忽略核心問題,變成大權力約束小權力,帶來的后果一定是,一個腐敗份子倒下之后,另一個腐敗份子又冒出來,前赴后繼。“看齊”絕不是社會進步,反而是明確了“指定”原則的權威。
所以合理的制度不是制約某個人,或者某一個層級的權力,而是制約整個社會的權力,促進社會向更好、更光明的方向發展。
主持人:在一個大國轉型或者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官員和企業家各自扮演的角色應該是什么?
黃鐘:快速發展就像跑步一樣。往前沖的能量不是一下子就能消耗掉的,只能慢慢來,但這不能只靠政府,也離不開個人的努力。企業家是一個國家發展不可或缺的人群,如果把一個國家比喻成一座大廈,他們就是這座大廈不能缺少的鋼筋水泥。當環境導致企業家有道德上的瑕疵,或者我們認為的瑕疵,就敵視或者反感這樣一個階層,并不利于社會的正常轉型。所以我們對企業家的態度應該更加寬容。但是對官員要有隨時防備他們干壞事的態度。因為權力一旦為惡,后果更為嚴重。
岳屾山:經濟轉型的時候,應該提倡服務性的政府,官員要有一種服務意識,給市場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環境,而不是瞎指揮。現在很多企業家還是過于看重官員個體的影響力。但如果有一個好的制度和市場環境,官員的個人不會影響到市場經濟。一個良性的社會,應該是縮減政府權力,讓官員為企業服務,維護市場穩定,企業則安心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主持人:“移民潮”的出現,是否跟制度有關?移民是否真能成為企業家的“護身符”嗎?
黃鐘:當權力沒有制約,一個人想踏踏實實創造財富的成本會很高。哪怕擺個小攤,都需要賄賂城管。在這種情況下,財富本身就沾上一些令人不恥的東西。當企業家面對權力選擇余地非常小的時候,最后會選擇遠離權力。移民不是護身符,但是他們沒得選。權力擁有者應該反思,如果企業家們惶惶不可終日,都移民了,就相當于把國家這座大廈的脊梁抽空。一棟房子缺少支撐,隨時都可能坍塌。
岳屾山:一個有身家的人,覺得自己所在的國家制度不夠完善、不夠公平時,可能會選擇去移民,去一些表面上看制度好的國家,但移民到那些國家也并不一定更安全。一些發達國家也存在各種問題和障礙。還有些人移民可能出于其他考慮比如逃避法律制裁,但移民并不是一個好的出路 隨著世界各國經濟法律合作的加深,去國外也可能被遣返,我并不認為移民就是“護身符”。
主持人:企業如何避免卷入“涉賄”當中?企業家面對“權力”要如何調整心態?
岳屾山:企業家和政府官員勾結在一起,是想用企業家手里財富資源,與官員手里的權力資源結合,衍生更多的財富和權力。如果官員手里權力太大,甚至一句話就能決定一個企業的生死,企業家會迫于無奈妥協,所以說要有限制官員的權力。企業家也要更相信自身的實力,掙該掙的錢,并要清楚知道絕不能觸碰法律的底線。
黃鐘:中國傳統講修身,但修身是有限度的。如果大環境有問題,所有成年人,無論有錢還是沒錢的人,有權勢的還是沒權勢的,都會陷入腐敗的旋渦,只是程度的大小,深淺不同而已。每個人能做的是保持向上的心,盡可能減少可以不配合的腐敗。但在某種意義上說,如果要求所有人做到像圣徒一樣不沾凡塵,是不現實的。所以對個體人的行為,社會要保持寬容的心態,而對權力本身要保持敏銳的思考。
主持人:權力制約對于一個國家的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黃鐘:集權之下的繁榮,只是一時的幻象,身處其中的每個人都會變得渺小。反而,在眾目睽睽之下受到制約的權力,會激發一種看不見摸不到的勢能,讓普通人也能活得更有尊嚴。只有當每個人認同自己是國家的主人,國家所有大的方針都跟自己利益有關,才會發揮出主觀能動性,形成一個國家的力量。但如果人們對國家認同感非常低,那么,一旦遇到強敵這個國家就會一潰千里。所以國家要保證公民的權力,時刻提防權力的失衡。所謂企業的基業長青也同樣是取決于一個國家的安全性。
岳屾山:權力是老虎,要關在籠子里才不會傷人。權力制約對一個國家來講,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如果說權力不受任何制約,完全憑掌控者的喜歡,這個國家很快可能亂掉。甚至一項決策的失誤就可能引發毀滅性的災難。
嘉賓:岳屾山 岳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黃鐘 《帝國崛起病》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