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盈
摘要:自2011年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下發,到2013年8月1日“營改增”全國范圍的試行推廣,在短短的時間里,這兩個稅種在很多行業中對企業影響愈來愈大。隨著“營改增”在我國稅制改革中的深入推進,對各個行業帶來的問題也隨之凸顯。本文以錦州市企業為例,探析“營改增”對錦州市企業的影響,從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營改增” 影響 研究
一、“營改增”對錦州市企業的影響分析
(一)對企業稅負的影響。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對錦州市企業稅負的影響應從不同行業和不同規模企業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不同行業的稅率不同。以交通運輸業為例,從整體看來,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有利于該行業的長期發展,但是處于交通運輸業中的各個具體企業受稅改政策的影響是不相同的。在稅改前,交通運輸業的稅率是3%,稅改后,稅率提升為11%。實際上,錦州地區大部分處于交通運輸業的企業的稅收負擔不減反而增加,雖然企業購置設備以及勞務所獲取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但是由于大部分企業不會經常更換或購買設備,因此,企業獲得的可抵扣進項并不多。對于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業而言,在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政策出臺前,企業購入機器設備所獲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能用來抵扣進項。稅改政策出臺后,一般納稅人可以獲得大量的可抵扣的額度,這樣從實質上減輕了處于該行業的企業的納稅負擔,增加了企業的收益,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不同規模企業的稅負不同。增值稅納稅人按照規模分為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在除交通運輸業的其他行業中,小規模納稅人按3%的稅率征稅,實際稅率下降了2%,但對于一般納稅人來說,將按照6%的增值稅率進行征稅,這比原來的營業稅反而高出1%,如果企業的可抵扣稅負不能抵消這部分,這將成為企業的新增稅負。針對這一現象,政府也應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使其最終稅負不超過征收營業稅期間的稅負。
(二)對企業經營效益的影響。第一,“營改增”會對企業銷售收入的確認有著一定的影響。營業稅屬于價內稅的性質,而增值稅屬于價外稅的性質,在“營改增”之后,企業銷售收入的確認會按照不包括增值稅的情況進行確認。而之前企業銷售收入確認時按照包含營業稅的情況進行確認,這兩種確認方式有著數量上的差別,在原有的定價體系沒有得到改變的情況下,現有的營業額中的一部分將轉變為增值稅銷項稅額,作為增值稅發票開票方的企業,收入將會有一定下降,利潤也會相應的減少。第二,“營改增”會給企業銷售方面的稅金帶來影響。企業營業稅的核算一般是通過“營業稅金及附加”這一科目進行的,這種核算的方式會給企業的利潤總量產生影響。在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企業的增值稅并不會被作為成本進行核算,因此,將不會對企業的利潤帶來影響。第三,流轉稅額會發生變化。營業稅是按照企業取得收入進行計提的,一般不存在抵扣項目,會產生重復征稅的現象。而在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根據增值稅的征收方式,一般納稅人可以進行進項稅額的抵扣,在稅率不變的情況下,企業所承擔的流轉稅負以及其他各項附加稅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降低。
(三)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錦州市大多數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比較落后,在實際的稅收征管中存在很多漏洞,“營改增”之后,企業必須不斷完善和調整經營管理模式,才能適應“營改增”的要求。首先,在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企業在商品以及服務的定價方面就需要考慮更多的因素,比如商品的成本、市場的供求狀況、稅收政策等,并根據這些因素的變化對定價進行調整。從稅收政策的角度而言,如果企業的客戶屬于一般納稅人,那么企業增加定價可以使雙方都能得到好處,如果不增加定價,企業就需要自身負擔一部分的增值稅。其次,“營改增”之后,由于增值稅的計稅方法比營業稅復雜,其中,增值稅銷項稅額影響企業的收入,進項稅額則影響企業成本,在“以票扣稅”的進項稅額抵扣制度的背景下,企業必須將可抵扣進項稅額的多少進行考慮。在這種背景下,企業對于組織架構以及運營模式進行調整,將會改變企業的業務模式,還會對客戶的選擇造成一定的影響。
(四)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實施“營改增”后,還會給錦州市企業財務管理方面帶來眾多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營改增”實施后,將使得企業內部會計核算審計產生變化。會計核算要求比營業稅更高,因為繳納稅額等于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而這兩項的稅額又必須依靠應交的稅金進行計算,這樣一來,會計在計算稅金等方面就會有所改變,這對于企業財會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專業素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由于他們對增值稅的核算內容、核算標準以及核算程序的了解程度不夠,大大降低了會計核算工作的效率,從而也就加大了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艱巨性。另外,錦州市目前存在很多混合企業的經營現象,“營改增”后,如果混合企業在分辨各種業務的核算方面能力不足,將會使得稅率明顯提高。因此“營改增”后,對于混合企業的分辨核算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第二,“營改增”后,對于管理發票方面也產生了影響,對于發票的管理將會變得更加嚴格,這也將影響到企業所需繳納增值稅的稅收金額。例如,像建筑行業,由于建筑企業的施工地在地域上往往與企業注冊地具有分離性,同時,某些建筑企業又會把工程通過發包的方式,分給地處不同地區的發包方,這樣,受地域分散性的影響,建筑企業無法及時有效地取得與工程建設相關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有時可能超過了延遲納稅期也沒有成功取得發票,這樣也就不能抵扣相應的進項稅額,進而加大了企業的稅收負擔。第三,面對“營改增”政策的推進,企業的稅務管理模式相對較為落后,急需改進,目前缺少一套能夠適應增值稅征收要求的稅務流程,納稅籌劃手段尚需進一步完善。
二、錦州市企業應對“營改增”問題的主要對策
(一)分析稅負增減變化。面對著新的政策,錦州市企業首要任務是分析稅制改革后本企業的稅負變化情況。企業首先要了解其所經營范圍涉及不同行業的不同稅率以及不同計稅基礎關于新政策、新規定的信息。其次,企業要了解所合作的上流供應商以及下行分銷部門和客戶能提供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額度。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政策減稅實質即存在可用以抵扣的進項稅,因此,企業應優先選擇與有資格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供應商合作,從購貨過程中獲取大額的可抵扣稅額,同時,企業要盡量套用高的折扣率,合理優化可抵扣稅額額度。企業根據新政策,結合實際購銷的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性質計算出可抵扣數額。可抵的數額越大,企業越能實現減負程度越大。可抵數額越小,企業可能面臨稅負不減反增的困境。
(二)合法應對新政策以謀求降本增利空間。對于錦州市稅負加重的行業企業,首先,要積極應對,不要存在不滿情緒。企業要使保持合作關系的供應商了解企業因稅改政策而處的新納稅環境,根據新政策協商出一個“雙贏” 的合作方案。在維系舊合作伙伴的同時發展新的合作關系。一些企業盲目追求增加增值稅發票數額而將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拋諸腦后,采購了比預算要求更高的商品或原料,那么即使實現了抵扣降負,也會由于實際生產經營成本的激增反而讓企業無法得到預期的經濟效益。因此,企業應本著合理稅收籌劃的原則,在供應商和客戶等上下游企業中, 通過全流程分析、預算和規劃,達到規范執行政策,謀求降本增利空間。
(三)完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營改增”改革對錦州市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在“營改增”之后,應該重視對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完善。首先,企業要加強財務部門以及稅務部門人員的培訓和學習,提高他們應對“營改增”政策的業務能力。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企業的會計核算以及計稅方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對于增值稅發票的使用方面,更要重視。同時,對于增值稅項目中,還存在著很多不可抵扣的項目以及事項,因此,企業應該熟練、精確地掌握,從而為企業節省稅收,降低企業的稅負。企業加強對于“營改增”政策的培訓,可以有效地減少企業的納稅風險。因此,企業的財務部門、稅收部門以及銷售、采購和管理部門等都應該對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政策進行相關的學習,在“營改增”政策試點之后,能夠制定出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財務、納稅以及經營管理政策。
(四)加強會計核算及發票管理與稅收管理。首先,建立新的會計核算方式,根據企業自身的經營業務進行合理有效劃分,加強主要的會計科目明細核算,重視“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會計科目下的明細核算,對新增的明細科目“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抵減的銷項稅額要會合理應用,對于取得的不同稅率不同服務,及相同服務不同稅率的進項稅及企業開展不同業務發生的銷售額所對應的不同稅率的銷項稅,需要更加明細地核算。其次,加強發票管理。員工要重視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意發票的完整性,小心保管。財務部門要把好關,對于可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業務必須取得增值稅的專用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一定要專人經管專人掌控。企業要定期對涉及增值稅的人員進行管理和培訓,保證增值稅發票開具時單據齊全收取后保管妥當。再次,對稅務管理模式進行改進,建立全新的稅務流程,保證企業的納稅籌劃能夠適應增值稅征收的要求,充分利用稅收政策中的優惠政策,選擇合理的納稅人身份進行納稅籌劃,建立合法的應對“營改增”的納稅籌劃方案。
參考文獻:
[1]李暉,毛艷銘:“營改增”對遼寧經濟及稅收影響的實證分析[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
[2]張際萍.對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政策若干問題的看法[J].商業會計,2015,(17).
[3]羅瑞華.“營改增”對企業運營的影響及政策透析[J].當代經濟,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