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摘要 從播前準備、苗期管理2個方面介紹隆德縣地膜玉米全覆蓋栽培技術,并分析隆德縣地膜玉米全覆蓋栽培中存在的問題,以供參考。
關鍵詞 地膜玉米;全覆蓋;栽培技術;寧夏隆德
中圖分類號 S513.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9-0050-02
Abstract Corn plastic full coverag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in Longde County were introduced from two aspects,including preparation before sowing,seedling management,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rn plastic full coverag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analyzed,in order to provide for references.
Key words corn plastic;full coverage;cultivation techniques;Longde Ningxia
玉米地膜全覆蓋栽培技術是一個集“規范帶植、適時早播、良種選擇、合理密植、嚴蓋微膜、平衡施肥、病蟲防治”等為一體的玉米綜合高產栽培技術。玉米地膜覆蓋種植技術,有助于抑制雜草生長[1-6],促進玉米生長發育、早熟和增產。
1 玉米地膜全覆蓋高產栽培技術
1.1 播前準備
1.1.1 規范帶植。近年來,采用機械起壟覆膜省時省工,勞動效率得到了提高。畦的高度一般為10~15 cm,壟面寬度60~80 cm。過高,不利于土壤水分橫向滲透;過低,增溫效果不好。壟上栽植2行玉米。
1.1.2 選用良種。根據隆德縣的自然條件、耕作制度、生產水平,選擇既有高產栽培潛力,又能避開災害性氣候的雜交玉米品種,例如長城706、先正達408、元華116、登海3號。試驗示范表明,這些品種是適合隆德縣種植的高產品種。
1.1.3 施足底肥,配方施肥。堅持施足底肥,重施拔節肥,猛攻穗肥的“一底兩追”施肥原則。底肥、拔節肥、穗肥分別占總施肥量的40%、15%、45%。底肥的施用方法:覆膜前10~15 d精細平整地面,做到耕作層深、細、平、凈,在玉米帶中間開1條深15 cm的施肥溝,根據目標產量確定施肥用量。根據隆德縣幾年的示范推廣,底肥用N、P、K、微含量為37%的玉米專用肥效果比較好。在玉米有6~7片可見葉時,用尿素120~150 kg/hm2作拔節肥。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用。此時正是玉米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旺盛時期,需水需肥也最多,是決定果穗大小、粒數多少的關鍵期。
1.1.4 適時播種。當露地5~10 cm土層溫度回升到10~12 ℃即可播種。隆德縣玉米播種一般以4月上中旬為宜。
1.1.5 合理密植。據試驗和大面積調查,隆德縣玉米合理密度為4.50萬~5.25萬株/hm2。因品種特性、土壤肥力水平、施肥狀況不同而有差異。緊湊型品種宜密植,松散型品種宜稀植。土壤肥厚或施肥量大的宜稀植,反之,宜密植。
1.1.6 嚴蓋地膜。 播種完后將膜邊四周用細土壓嚴,有大風的地方可隔3~5 m用硬土塊壓膜。膜內不要覆蓋太多的泥土,保證采光面積達到80%以上。個別地方采取直播的,應比露地提早10 d左右播種,先播種后蓋膜,如遇低溫寒潮,膜內濕度大,可適當延遲引苗,但最遲不超過3~4葉,如遇氣溫高,應及時引苗出膜,以免燒苗。切忌晴天中午引苗,引苗出膜后用細土壓嚴膜孔。
1.2 苗期管理
1.2.1 中耙除草。播種后遇雨,為破板結,應及時耙地。對于未進行除草劑處理的土壤,進行耙地中耕,可鏟除雜草,有助于增加地溫、保墑、改善土壤通氣狀況。根據雜草多少及土壤板結狀況,確定中耕次數。一般在頭水前機械中耕2~3次,人工株行間松土鋤草1~2次,第1次中耕以7~8 cm為宜,以后逐漸加深。做到不拉膜、不鏟苗、不理苗、不留隔墻[1-5]、不拉溝、不起大土塊,力求行間平、松、碎。
1.2.2 及時定苗。定苗應遵循去弱留壯、去小留大、去病留健的原則。玉米2~3片葉時應及時定苗,缺苗處可留雙株[1-6],被剔除的苗要連根拔除,以免后發,做到留苗均勻。
1.2.3 蹲苗打杈。遵循蹲黑不蹲黃、蹲肥不蹲瘦、蹲濕不蹲干的原則,及時去除分蘗,防止養分消耗[1-3],應注意的是忌動搖根系損傷全株。
1.2.4 病蟲防治。影響隆德縣玉米生長的病蟲害主要有紋枯病、玉米螟、 蚜蟲等,另外還有老鼠危害。用甲胺磷拌種或配毒鉺防治土蠶和鼠害;玉米螟用3%呋喃丹或5%殺蟲雙大粒劑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點心防治;紋枯病發病初期,剝除基部病葉片、葉鞘集中燒滅,或用抹布浸藥液涂抹莖稈基部,或用5%井岡霉素水劑1 500~2 250 g/hm2對水750~900 kg/hm2噴施發病植株基部進行防治;防治蚜蟲,用吡蟲啉或大功臣15包/hm2對水750~900 kg/hm2防治。
1.2.5 灌水與追肥。有灌溉條件的地塊在玉米生長前期應少灌或不灌水,生育后期根據生長情況和土壤墑情適當進行灌水,不論何時灌水都不應該超過畦壟面,否則會在地膜表面淤積泥土影響透光增溫。玉米是需肥較多的作物,除施足底肥外,應分期合理施追肥,一般在拔節至抽穗期施追肥。第1次追施尿素、磷酸銨的量分別為360、450 kg/hm2,施于玉米旁4 cm處,深9 cm以下[1-2]。施肥后15~20 d后澆頭水,再過10~15 d后,及時澆第2次水。澆第3次水時,依據玉米長勢長相再追施尿素150~225 kg/hm2,即2次施肥,要防玉米后期缺氮而早衰減產[1-6]。
2 玉米地膜全覆蓋推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玉米地膜全覆蓋栽培技術雖然是一個成功的栽培技術,但由于農民素質和傳統觀念的問題,在玉米地膜全覆蓋推廣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品種不對路、種植密度不夠、底肥施用量不足或施用方法不當、蓋膜質量較差、部分直播玉米出現燒苗現象、追肥不及時等。地膜玉米栽培主要存在以下3個方面的問題。
2.1 底肥施用方法不當,施用量不足
玉米地膜全覆蓋的底肥應在覆膜時施于土中,一些農戶底肥施入量少,導致苗期長勢差,營養生長不良,玉米地膜全覆蓋后,追肥操作困難,底肥施用量不足,出現嚴重脫苗早衰,葉色發黃,中下部葉片枯死[1-3],功能葉綠色面積降低,光合產物顯著減少,籽粒灌漿不足,單產大幅度降低,直接影響玉米產量。
2.2 少數直播的玉米出現燒苗現象
隆德縣大部分都是秋季覆膜,但仍有少數玉米播種后直接覆蓋地膜的,在出苗期間應經常到地里檢查出苗情況,及時引苗出膜,而一些農戶隔2~3 d才到地里引苗出膜[1-6],遇到連續晴天,氣溫偏高,導致膜內溫度過高,肥料轉化快,濃度大,引起燒苗。
2.3 蓋膜質量較差
一些農民蓋膜時膜四周沒用泥土壓嚴,遇到大風,膜會被吹開。引苗出膜后,孔四周泥土壓膜較少,遇到風吹或雨淋,植株根部周圍露出一個很大的膜孔[1-4],這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地膜全覆蓋的增溫保濕作用。
3 參考文獻
[1] 顏世杰.地膜覆蓋玉米高產播種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1(1):33.
[2] 春播玉米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EB/OL].[2016-04-25].http://wenku.baidu.com/link?url=JzO6PRPoNNGfd6-BwgykNPhcR0TicorV5qP2Cj7U CYSKV9XUaPXot2qezwJu9it-QvIdhKoJjLRoCeUWpQRtkmxl_cZf-Bk DCwYxlS1k0h7.
[3] 汪麗平.春播玉米地膜覆蓋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3):205.
[4] 楊楠,王慧茹,班亞偉,等.玉米高產開發田間管理技術[J].種業導刊,2009(8):21.
[5] 賀海.玉米大垅雙行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6(4):30.
[6] 董廣同,蘇晨光.夏玉米制種田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河南農業科學,2000(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