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星 龍金鳳
摘 要:武陵山民族地區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數民族聚居、資源豐富、貧困人口分布廣的連片特困地區,在這樣的地區加快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對國家意識形態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同時對于武陵山民族地區打贏扶貧攻堅戰,在2020年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武陵山民族地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意識形態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8-0033-02
馬克思主義作為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要廣大人民群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實現大眾化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其大眾化、本土化、民族化的程度直接關系到國家意識形態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武陵山民族地區是全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資源富集區,也是我們國家的民族文化走廊,自然資源豐富、文化資源也很豐富;但武陵山民族地區又是國家新一輪確定的重點扶持的11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和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因此,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對于武陵山民族地區要在2020年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武陵山民族地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內涵
1.民族地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民族地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指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來武裝和教育民族群眾,使之逐步信任、認同、接受并指導其實踐的過程[1]。
民族地區作為一個特殊場域,不管是在地理區位、環境資源,還是經濟社會發展、民族文化信仰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顯著的特點。馬克思主義要在民族地區實現大眾化,必須要與民族地區的實際相結合,實現本土化,使民族地區的人民群眾能夠認同、接受,并自覺運用于生活生產實踐,才能取得實效,獲得生命力。
2.武陵山民族地區概況
武陵山民族地區位于湖北、湖南、貴州、重慶三省一市交匯處,是以武陵山脈為中心,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區,俗稱“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
該地區涵蓋71個縣(市、區),土地總面積為17.18萬平方公里,人口四千萬左右。①區域內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能源資源、旅游資源和少數民族文化資源;也可以說是,山同脈、水同源、人同根、民同俗,經濟同類、文化同質,資源稟賦相似、經濟結構趨同、發展水平相近;是一個在自然環境、經濟社會發展同一性較強的相對完整和獨立的地理單元。同時還是一個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于一體,跨省交界面大、少數民族聚集多、貧困人口分布廣的連片特困地區。
3.武陵山民族地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內涵
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進程和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是緊密相連的,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武陵山民族地區進入脫貧攻堅,同步小康的關鍵決勝階段的大背景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要內容應該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以及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休戚相關的黨的政策方針。對于普通民眾來講,最關心的、最直接的、最有說服力的應該是物質生活的滿足,精神生活的提升。
因此,武陵山民族地區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應該是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及黨和國家現行的有關民族地區和武陵山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方針來武裝和教育民族群眾,使之了解、接受,并能夠結合實際外化于生產生活實踐,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脫貧致富,同步小康的道路。
二、武陵山民族地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必要性
1.武陵山民族地區需要科學理論的進一步指導
一方面,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理論,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要想讓人民群眾接受并運用于實踐,就必須要進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武陵山民族地區也不例外;另一方面,武陵山民族地區由于歷史及現實因素的影響,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進程及程度與其他地區有很大差距,由科學理論轉化為實踐指導的動力強度也削弱很多;因此,需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進一步普及,加快強度更大、范圍更廣、效果更強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
2.武陵山民族地區實現全面發展的客觀要求
武陵山民族地區由于起點低,底子薄,經濟社會發展始終落后于全國其他地區。近年來在黨的民族政策及扶貧規劃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武陵山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快,經濟總量獲得較大提升;但社會各階層也出現了分化和調整,彼此之間的利益、文化沖突進一步加劇。這些現實問題由于涉及多個領域[1],復雜且難度較大,傳統的經驗做法已經無法有效解決問題,這就需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及現行的政策方針來統領社會意識形態,并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調節和整合作用,來妥善化解各種社會矛盾。這對于作為國家確定的新一輪扶貧攻堅的11個連片特困地區之一,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同步小康主戰場的武陵山民族地區來講,具有生命線一般的重大意義。
三、武陵山民族地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路徑選擇
1.結合武陵山民族地區實際,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通俗化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雖然來源于生產生活實踐經驗,但又高于生產生活實踐經驗,具有很強的理論性、抽象性,要為武陵山民族地區的廣大民族群眾普遍認同、接受就需要理論工作者結合武陵山民族地區的實際,特別是民族文化特點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用民族群眾熟悉的語言和表達方式進行最大限度的通俗化、民族化,以提高武陵山民族地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實際效果。
2.不斷增強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能力
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提高政治素質、加強黨性修養、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徑,更是各級黨員領導干部不斷提高執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對于武陵山民族地區的黨員領導干部來講,不僅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一般知識,還要有能夠快速準確領會和掌握黨和國家對民族地區和武陵山民族地區的大政方針,并及時做出反應,根據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制定出符合本地實際的地方政策,一方面確保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執行度,另一方面又能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這就要求廣大黨員領導干部不斷增強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能力,為本地區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提供實實在在的理論支持,為武陵山民族地區打贏扶貧攻堅戰,實現同步小康提供真真切切的政策支持。
3.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普及方式
一是要大力推廣普通話。武陵山民族地區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區,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等三十幾個少數民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比例接近50%,所使用的民族語言也有很多種,同一民族因地域不同又有不同的民族方言,不可否認這正是民族文化得以傳承的重要載體,但從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角度講,這無疑會增加很大的難度。隨著區域經濟的開放與發展,武陵山民族地區的普通話普及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總體情況仍不容樂觀,相對開放的地區,普通話的普及程度要好一些;有些交通條件不便,環境相對閉塞的山區,甚至整個寨子都沒有人會說普通話。這是影響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最直接的消極因素。因此,武陵山民族地區在努力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進程中,必須要更加重視普通話的推廣,同時還要加強雙語民族干部的培養。
二是宣傳內容具體化。對于武陵山民族地區來講,馬克思主義要實現大眾化,必須要加大宣傳普及力度。如何確保宣傳普及效果,讓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廣大的民族群眾理解和接受并自覺地指導實踐?筆者認為在宣傳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容具體化,效果將會更好。舉個例子:我們經常會在鄉鎮、村寨道路兩旁的房屋墻壁上看到一些口號式的宣傳標語,如“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等等,這些標語沒有錯,可如果你去田間地頭問那些群眾:“知道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嗎?”可能他們只會搖頭,宣傳效果遠沒有“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焙汀耙詿釔圩鎳鵀闃s、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更為貼近群眾。所以,武陵山民族地區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宣傳方法,多貼近基層,貼近實際,才能取得實效。
參考文獻:
[1]高千.近年來學術界對民族地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研究評述[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