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軼修
摘要 為提高遼北地區玉米種植水平,結合工作實踐,分析了影響玉米出苗的因素,并提出促進出苗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 玉米;出苗;影響因素;促進措施;遼北地區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8-0059-02
鐵嶺市地處松遼平原中段,光照充足,水分充足,雨熱同季,氣候條件良好,土壤多屬棕壤,土質肥沃[1-4],適宜大面積發展玉米生產,是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玉米年種植面積達40萬hm2,是遼北第一大糧食作物。玉米生產直接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和全市農村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往往因不良氣象因素和播種技術等諸多原因,導致玉米在早春播種出苗階段出現一系列問題。播種階段是玉米全年生產的關鍵,也是增產增收的基礎環節。從玉米生產階段看,早春播種是決定全年生產好壞的基礎,必須高度重視。現分析遼北地區影響玉米出苗的因素,并提出促進出苗的措施,以供參考。
1 影響出苗的因素
1.1 播種過早
播種過早,地溫較低,種子發芽慢,很容易出現粉種壞種或發生絲黑穗病。當面臨春季氣象條件不利或中期氣象預報易出現倒春寒時,建議農民要適時播種。
1.2 播種時蓋土不科學
蓋土過深,或深淺不一,以及踩格子過實,都容易影響出苗或使二三類苗增加,從而導致小苗或弱苗后期容易倒伏和出現空稈現象發生。
1.3 種子和化肥間隔距離過近
要求一次深施玉米專用肥間隔距離6~8 cm,使用口肥時切記種肥應隔離以避免“燒種”。
1.4 種子活力差
部分包衣后包裝的種子,很難從外觀上觀察到種子的成熟度或顆粒是否均勻一致。一般鐵嶺本地玉米繁種基地多在高寒山區,收獲時往往種子含水量稍大,外觀成熟度稍差,有可能造成種子活力不夠,而且種子遇低溫易受凍更會造成出苗不齊。
1.5 除草劑使用不規范造成藥害
不同除草劑對雜草的防治效果不同,使用技術也不同。除草劑的品種選擇、使用時期、用藥方法及用藥量不當,噴布不均,用水量不科學,霧滴漂移嚴重均會對當季作物或后茬作物產生藥害。
1.6 病蟲害
近年來,遼北各地普遍反映苗期地下害蟲如金針蟲、小地老虎等危害嚴重,建議所有地塊必須使用種衣劑進行拌種。如發生危害應及時用藥防治。
2 促進出苗的措施
完善播種技術,實現一播全苗。播種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證全苗。苗齊、苗全、苗壯是確保單位面積上有足夠的株數與穗數,并實現豐收的基礎。目前生產上種植的大都是耐密型品種,田間密度較大,如果不能做到一次播種保全苗,勢必會出現小苗弱苗參差不齊。莖稈高的上層植株果穗長大、禿尖少,穗粒較重;株型矮小的下層植株勢必長的果穗較小,禿尖嚴重,粒重變輕,對產量影響極大。據統計調查表明,30%以上的小苗弱苗不能結穗形成空稈,結穗的籽粒產量亦降低55%以上,千粒重則降低23%。因此,要想獲得高產,必須實現一次播種保全苗。具體措施如下。
2.1 選種與曬種
目前生產上都采用單粒點播,對種子質量和種子活力等指標要求非常高。為確保播種高質量,一定要堅持從有資質、講信譽的正規渠道購種,并保存購種相關手續。曬種可在玉米播種前選擇晴朗天氣將種子攤在席子上連續曬2~3 d,并且經常翻動,確保光照均勻。通過紫外線殺滅種皮表面的病菌,提高種子活力和發芽率,降低種子水分,確保含水量一致,增加種子吸水力,促進提早出苗,出齊苗。
2.2 種衣劑的選擇與使用
種子包衣能在玉米播種后防止病菌的侵入[5-6],有利于防治苗期地下害蟲和絲黑穗病等;有助于抗病抗旱,促進玉米生根發芽及壯苗;種子包衣對田鼠有趨避作用。種子包衣技術是防治旱田各種作物地下害蟲、苗期害蟲和苗期病害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因此種衣劑的選擇和使用顯得尤為重要。
2.2.1 種衣劑的選擇。首先,要選擇有“三證”的種衣劑產品,即標簽上有農藥生產許可證或農藥生產批準文件、農藥標準證和農藥登記證3個證號;其次,要針對主要防治目的進行選擇;第三,要詳細查看說明書,弄清楚有效成分和含量以及防治對象。
2.2.2 種衣劑的使用。播種前7~10 d,用玉米包衣劑按藥種比1∶40~60的比例進行包衣,使藥劑在種子表面固化成膜。為避免藥膜脫落,提高使用效果不佳,忌在地頭邊包衣邊播種。播種前。地下害蟲發生比較嚴重地區,選擇玉米種衣劑時,一定要看有效成分中是否含有克百威,更要看其含量,一般要在7%~10%才能起到較好效果。防治玉米頂腐病則要選擇含有烯唑醇殺菌劑的種衣劑。
2.2.3 種子包衣方法。包衣有2種方法:一是機械包衣,由種子部門在銷售前集中進行,適用于大批量種子處理;二是人工包衣,即農戶在播種前在圓底容器中進行,按藥劑和種子的比例,邊加藥邊攪拌,使藥液均勻地涂于種子表面。防治玉米絲黑穗病的包衣劑可選擇含有三唑酮種衣劑、蟲黑消種衣劑等的包衣劑。
2.3 確保種子活力
種子活力是指在雨漬、風蝕、低溫、旱災等不利條件下的種子萌發能力,也即在正常條件下抵御外來不利環境下的拱土能力。種子發芽試驗不能低于95%的芽率。農民可將種子種植在花盆中進行活力試驗,一般在15~18 ℃條件下進行,越接近自然溫度越能考驗該品種的拱土能力。
2.4 播期確定
一般以土壤耕層5~10 cm地溫連續5 d穩定通過8~10 ℃,土壤水分達到田間持水量的70%即可播種。遼北地區地域面積大,一般在4月15日至5月1日播種為宜,各地確定播種期應以當地同期氣象預報為依據。一般說來,適時早播是指要在土壤化通之前播種,即“種在漿期”,可充分利用土壤底墑,抵御早春干旱造成的威脅,但也應因地制宜,不宜過分搶早。就鐵嶺市而言,東部山區和冷涼地區就不適宜早播,以防受凍或早春出現倒春寒出現粉籽或爛芽。
2.5 播種方法
2.5.1 整地質量。要求要細碎平整,土層上松下實,播種后蓋土要均勻,種子分布等距均勻,無漏播或重播。
2.5.2 采用機械播種,播種深淺要適宜。大力推廣玉米機械化精良播種及玉米大壟雙行栽培技術。有利于實現全苗,加快播種進度,增加玉米產量。播種深度應根據土壤墑情和播種早晚調節。墑情好,可淺播,播深在3.0~3.5 cm之間;土質疏松易干燥的砂壤土應以4~5 cm為宜。具備噴灌條件的地塊,播深以鎮壓后三指深為宜;西北干旱地區坐水種的田塊應適當淺播。
2.5.3 科學鎮壓。播種后進行鎮壓要得當,大體上以干土重鎮壓,濕土輕鎮壓,千萬不要覆蓋過深否則影響出苗。
2.5.4 側深施肥。一般情況下,為避免“燒種”,提高化肥利用率15%以上,一次深施化肥位置在種側5~7 cm,深4~6 cm。
3 參考文獻
[1] 云仲岳,張洪賓.2015東北玉米春播應注意的問題[J].民營科技, 2015(7):202.
[2] 李志文.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4(14):38.
[3] 張國志.建平縣玉米田出苗不齊的原因及保全苗的方法[J].現代農業, 2015(11):49.
[4] 張萬久.淺談制約昌圖縣玉米產量提高的原因及對策[J].現代農業,2008(11):21-22.
[5] 邱姝媛.淺談制約昌圖縣玉米產量提高的原因及對策[J]. 農業科技通訊, 2008(11):73-74.
[6] 張國巍.昌圖縣玉米產量提高的原因及對策[J].現代農業,2009(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