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輝紅
摘要 結合興寧市山區氣候及資源特點,分析了興寧市山地資源優勢開發的現狀,在此基礎上,從因地制宜地對山地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對山區產權制度進行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發展對策,以期為當地及其他地區發展山區經濟提供參考。
關鍵詞 山地資源;現狀;對策;廣東興寧
中圖分類號 F59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8-0342-01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and resources in Xingning City,the status of exploiting mountain resources was analyzed in Xingning City,on this basis,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from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ountain resource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reforming the property right system of mountain area etc,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and other regional economic.
Key words mountain resources;status;countermeasures;Xingning Guangdong
我國的山地面積廣闊,6.33億hm2的土地面積中,山區占6成以上,1.33億hm2的耕地面積中,山區占4成,1.22億hm2的有林面積中,山區占9成左右,竹林、茶園、油茶林等亞熱帶特有的經果林,都分別在山區,我國的300多科、超過3萬種的高等植物,絕大部分也是分布在山區。由此可知,山區有著極為豐富的資源,開發利用的潛力巨大。特別是南方的山區,水源充足,光熱條件好,發展潛力極佳。
興寧市位于廣東省的東北部地區,地處北緯23°50′~24°37′,東經115°30′~116°00′之間。全市的總行政面積在2 100 km2以上,境內的氣候屬于南亞與中亞熱帶過渡氣候,年降雨量在1 500 mm以上,年均溫在21 ℃。最冷的1月,常年均溫在11~12 ℃,最低溫度在-6.4~-2.7 ℃;最熱的7月,常年均溫在28~29 ℃,最高溫度超過38 ℃。自然條件優越,光照資源豐富。境內四周山嶺綿亙,地貌主要包括臺地、平原、丘陵、山地等類型,其中山地(海拔超過400 m)面積占比在12%以上。筆者以興寧市山地資源為例,對我國山地資源的現狀及發展對策進行簡述,以期為山區經濟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1 興寧市山地資源的特點
興寧市山區,具有與其他南方山區一樣的特點。從自然環境方面分析,山地、丘陵占比較大,地形復雜;在水平梯度、重力梯度等作用下,水土流失現象較為明顯;氣候表現為夏季雨水多,溫暖、潮濕,冬季雨水少,寒冷、干旱;土壤母巖分布較為廣泛,在興寧市溫度高、雨水多的環境下,發生風化侵蝕的幾率較大。從經濟結構方面分析,山區經濟的發展較為落后,教育、交通、科技等滯后于平原地區。山區經濟主要是圍繞當地的山地資源而發展起來的種植業、采掘業,基本上處于初級加工階段,缺乏深加工產品,主要的加工對象來源于種植業,據統計南方山區第一、二產業的生產總值在當地國民生產總值中占比超過90%,第三產業發展落后,由此可見,興寧市等南方山區經濟發展的主要生產資料來源于山地資源,如果不能可持續地利用山地資源,將影響當地經濟的發展,前途堪憂。
2 興寧市山地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興寧市的水資源豐富,境內寧江從南向北貫穿其中,流域面積達到1 364 km2,在全市總面積占比在60%以上,是流域面積最大的梅江支流。境內多個流域的產水量平均為64.8萬m3/km2,相當于整個梅州地區產水量(80.6萬m3/km2)的80.4%以上。生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此外,興寧市還是廣東省礦產資源的重要產區之一,初步探明的礦產資源有33種,已開發的礦點數量超過230個,其中無煙煤、石灰巖礦、稀土礦等種類豐富,曾經被列為國家產煤的重要基地。一些山區,礦泉水及地下熱能資源也較為豐富,可供開發。針對興寧市的山地資源實際,該市政府經過分析,決定結合自身的產業優勢,大力開發山地資源,轉變成經濟優勢。自2012年該市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提出“三園一區一基地”建設目標以來,將發展高效農業、推動山區經濟發展作為重要的工作任務來抓,其中廣東興寧柚果種植研究基地是建設中的重點項目之一,為了推動該基地的發展,興寧市大力推廣了沙田柚的栽培新技術,以沙田柚質量提升作為重要目標。大坪、永和、石馬等鄉鎮種植柚果歷史悠久,具有一定的優勢,興寧市利用該傳統優勢,進一步在柚果生產中推廣標準化種植,提高了果品的質量,提升其市場價值。目前,該基地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已建設完成,并在生產中全面使用,2015年統計的產量達到205 t。龍田鎮某基地的火龍果 2015年首次結果,產量在100 t以上,產值達到200萬元。興寧市山地資源中比較有名的當屬茶葉,茶葉在當地栽培歷史超過500年,最早出名的品種包括平均海拔高度300 m以上山嶺上生產的龍北官田茶。
3 發展對策
要實現興寧市山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不僅要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作為其指導思想,還要結合興寧市山區的特點,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促進當地山區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3.1 因地制宜地對山地資源進行綜合開發
結合興寧市山區的地形、土壤條件、氣候特點,在堅持以林業為主要產業的基礎上進行綜合開發,要兼顧到開發山地資源及發展山區經濟2個方面。在山地資源的開發途徑上,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對于科技較為發達、經濟基礎較好的鄉鎮,以選擇投入高、產出高、比較效益高的開發方式為宜;對于水土流失嚴重、經濟基礎不好的鄉鎮,可先栽植灌木、草等,逐漸改善當地的土壤條件,再采取適宜的方式發展經濟。
3.2 對山地產權制度進行改革
土地資源的承包制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山區經濟的發展,但從長遠來看,并未真正地解決根本矛盾,承包制度雖然明確了經營權的主體,但是所有權相當于虛置,造成了在土地資源的利用上存在為了短期利益而損害長遠利益的問題;承包制度經營的規模小,因此發展的水平較低,很難實現大幅度的提升。從興寧市山區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土地利用方面可推行長期租賃制度,確保土地的使用權與使用權分開,承包責任制改為長期租賃制,堅持有償使用的原則,在土地的使用權上,可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的手段進行流轉,以重新調整土地權利的初始配置情況,最大限度地提高山地資源的利用效率,達到長期穩定發展的目標。
3.3 對山區土地資源利用進行宏觀調控
結合興寧市山區山地的土壤肥力、土層厚度、坡度及理化性狀等,對土地資源進行分級利用,以改善當地水土流失現象。對于坡度25~30°的山地,選擇土著樹種進行造林,堅決禁止一些開墾作業;對于坡度超過30°的山地,可將其劃分到防護區域內,推行山腳、山腰分別種植糧食作物、林果的綜合模式。針對興寧市的水土流失現象,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飛播造林、封山育林等方式,營造水源涵養林、防風林、水土保持林等,提高森林覆蓋率,充分發揮森林在水土保持中的重要作用。興寧市山區的果園、茶園內,可套種牧草、綠肥等,不僅達到培肥土壤、保持水土的功效,在溫度較高的夏季將其割倒鋪在果園的地面上,還能蓄養水源,起到調節小氣候的作用。
4 參考文獻
[1] 馮佺光.我國山地資源綜合開發與山區經濟可持續發展[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8,29(6):696-701.
[2] 黃光宇,林錦玲.山地資源型城市的生態環境空間控制初探:以攀枝花市攀密片區為例[J].規劃師,2006,22(4):11-14.
[3] 鐘紀剛.山地資源型城市空間發展戰略:關于攀枝花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的思考[J].規劃師,2006,22(4):15-16.
[4] 羅必良,溫思美.山地資源與環境保護的產權經濟學分析[J].中國農村觀察,1996(3):13-17.
[5] 程鴻.我國山地資源的開發[J].山地學報,198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