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作文批改作為作文教學的重要一環,有必要對其再認識。目前,作文批改的現狀不容樂觀,有兩個問題比較突出:一是作文批改耗時多、教師負擔重、應試教學壓力大,壓得教師喘不過氣來;二是批改不得法,效果甚微。探究作文批改策略尤為必要,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在作文批改中的主導作用,運用有效策略,讓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從而提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教師主導;作文批改;師生共改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部分自主命題省份的作文分值在不斷提高,高中作文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作文批改作為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師和學生通過作文進行的一次直接交流,更具互通性。通過學生的作文呈現,教師可以直接發現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教師批改,學生可以更好地認識到自己作文的優點和不足,進而保持和改進。但作文批改環節還存在諸多問題,有必要對其進行再認識。
一、作文批改的現狀
筆者長期工作在高中語文教學一線,對高中作文教學及批改的現狀較為了解??傮w而言,學生對教師的作文批改是滿意的,但是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教師還應清醒認識到當前作文批改存在的諸多問題和突出矛盾。筆者認為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作文批改耗時多、教師負擔重、應試教學壓力大,壓得教師喘不過氣來;二是批改不得法,效果甚微。
現在一個語文教師通常任教兩個班,常規教學任務重,改作文本身又很費時。關鍵是教師批改作文耗費這么大的工作量,學生作文長期以來還是老樣子,教師的付出沒有換來明顯的效果。久而久之,教師批改作文的熱情就會降低,于是作文批改就顯得低效甚至無效了。高效批改作文的應對策略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二、教師主導下的作文批改策略
作文批改可分為改、批、評分三個內容,又有教師批改、學生互改自改、師生就某一篇文章共同批改等多種形式。我們完全不必被現有的作文批改現狀所困擾,而是要轉變觀念,改變作文批改的策略,在教師主導下尋求作文批改環節的高效突破。
1.少改多批
作為一篇學生習作,要改的地方一定很多,教師不必一一改正,通常只需改到字、詞、句,段以上的問題不宜多改,改動太多會打擊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清人王日休認為:“若改小兒文字,縱作得未是,亦須留少許,不得盡改。若盡改則沮挫其才思,不敢道也。直待作得十八分是了,方可盡改十分。若只隨他立意而改,亦是一法?!蓖跞招輰ε摹靶骸蔽恼碌目捶ň腕w現了對“小兒”寫作積極性的保護。對文章要少改,但批語可以多寫一些,可以指出問題讓學生自行修改,也可以表揚優點以示鼓勵。尤其是要多旁批,它是對作文的某一點或某一部分進行的具體評價,對學生作文是一種非常切實的指導,學生最需要的就是這種具體實在的指導。這樣的批改原則,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2.積極評分
作文評分的結果直接關乎學生寫作的興趣,對學生寫作水平有重要影響。不同的評價標準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同樣是一篇作文,不同的教師會打出不同的分數。拋開主觀認識的偏差,就客觀評價標準而言也是不同的。如果學生作文得滿分都要達到作家寫作的標準,那學生的作文分數肯定是很低的;如果學生作文得滿分只要達到該次寫作訓練的要求,那學生的作文分數肯定可以很高。學生的作文是瑕瑜互見的,如果教師批改作文時,能在中肯指出問題的同時更多側重于激勵學生作文中的優點,經常給學生作文打高分,那么學生在明確自身作文問題的同時,也能更好地發現自身作文的優點,就會讓他們逐步形成對寫作的興趣;如果每次作文都在基準分上下,無明顯優劣之分,學生就會缺乏寫好作文的動力,慢慢就會失去寫作的興趣。教師要認真確定每次寫作訓練的評價標準,不放過問題,多挖掘優點,以鼓勵激趣為主。教師如此引導學生,就會使學生對寫作多一份期待,慢慢就有了興趣,就會重視寫作。教師主導下的作文批改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學生拿到作文本后最先關心的就是自己的作文分數。正確的評定作文分數,可以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成為學好作文的內部動力。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文的基礎上還應當正確評定分數,做到客觀公正、恰如其分。正確掌握評分標準是正確評定作文分數的關鍵。教師除了應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正確理解積極評分的精髓外,還應注意克服某些影響正確評分的消極因素,如教師對某類文章的偏好,教師對某個學生的主觀印象等。
按照正確的評分標準積極評分,就會給學生積極的寫作導向,必然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寫作教學中,教師的積極引導,對學生的影響是積極而深遠的。
3.科學選用批改方式
當前教師批改作文的工作量很大,這嚴重影響了作文批改的效果。作文批改的現狀不容樂觀,關鍵是沒有轉換作文批改方式,如果作文批改方式能得到科學選用,作文批改的不良現狀就可以得到改觀。
作文批改應變單一的教師批改為教師批改、學生自改互改、師生共改相結合,有時還要進行有針對性的面批作文。
教師批改可以分為教師精批和略批。某一次作文,教師精批一半學生的作文,略批另一半學生的作文,下次作文則交替對待。批改作文是為了了解學生的寫作情況,然后做出針對性的指導,這樣的批改策略是完全可以達到作文批改效果的,更為關鍵的是它還節約了作文的批改時間,提高了作文的批改效率。教師對作文的精批和略批相結合,很好地體現了教師的主導性。
學生自改互改要求教師事先對作文批改做出指導,按照一定的要求進行批改,改完后教師還要對學生的批改作出總結,提出優點以示表揚,指出不足以資改進。這是為了以后能更好地進行學生互改自改作文。這樣的作文批改方式,不僅大量節約了教師批改作文的時間,而且還讓學生對作文的優劣有了更為明確的認識。長期堅持這樣做,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此外,這樣的批改方式能充分調動學生批改作文的積極性。因為學生對身邊同齡人的作文有一種天然好奇,這種好奇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作文課的興趣,進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師生共改就是以學生的一篇或幾篇典型作文為例,按照一定的評分標準,教師學生共同批改。這樣的批改有著明確的指向性,它可以幫助學生更直接地指出作文存在的問題,指明正確的方向。它可以是一個獨立的批改過程,也可以是教師對學生互改自改前的指導。這樣的作文批改,也是以教師的精心設計為前提的,更具針對性,往往事半功倍。
面批作文是對個別學生的作文當面作出的個別批改和指導。這一方式對很多教師并不陌生,但是卻常受時間、精力的限制而無法有效付諸實施。面批作文需要花更多時間,所以,大面積地進行面批是不現實的,只能個別的小范圍實施。面批的關鍵是面對面,更具針對性。教師要事先閱讀學生的習作,對習作的優劣要了然于心,然后,找學生面批作文,指出學生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或肯定學生的優點,提出表揚;或聽聽學生寫作的心路歷程,以期指導更貼近學生的寫作真實。總之,面批作文的目的是希望對學生作文的指導更深入、更具體、更有效。
作文批改方式應該多樣化,但是這種多樣化必須基于教師科學有序的安排,即教師要更好地發揮在作文批改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教師在剛剛接手新班級時,應先自己批改,批改可以從扣題、語言、結構、內容、主題等角度加以評述,力求起到示范作用。經過一段時間對作文的規范批改后,學生就能基本熟知作文批改的一般要求,接著就可以過渡到教師精批一部分,略批一部分;或者,教師改一半,學生自改互改一半;或者,教師挑出有代表性的學生作文作為范例共同批改;或者,面批少數學生的作文。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也要針對學生批改作文的問題作出針對性指導。教師還應根據學生每次作文寫作的實際情況確定作文批改的形式,做到收放有度,力求作文批改效用的最大化。教師從單一的自改作文的高耗低效中得到了徹底解放,這是充分發揮教師在作文批改中的主導作用的結果。筆者以為,這才是教師主導下的作文批改的有效策略。
總之,在作文教學的諸多環節中,作文批改的現狀不容樂觀,必須要作出改革。作為語文教師首先應該端正態度、轉變觀念,認真做好作文教學的批改環節。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在作文批改中的主導作用,運用有效策略,真正讓學生積極行動起來,以作文批改為切入口,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朱芬,李彬.中學作文評改現狀調整和參與式評改策略[J].作文教學研究,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