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要]: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其教育的目標需要通過校園環境的塑造來實現。試圖找出高校校園綠化管理存在的三個問題,然后再以梧州學院為例提出強化校園綠化管理的三個具體措施。
[關鍵詞]:高校 校園綠化 管理
近年來,隨著校園面積的不斷擴張,大部分的教師和學生對美化環境的需求進一步加強,高校的綠化管理問題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困難。校園綠化管理工作作為校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創造一個良好的高校校園環境的基礎。
一、高校校園綠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1、長期缺乏科學規劃、校園文化氛圍的缺乏
(1)校園的整體規劃和設計校園與校園建設不同步。長期性、前瞻性和可持續發展遠遠不夠。一些大學在校園的建設,沒有對原有的植物進行移植或保護,造成對學校的原始生態景觀的破壞,也導致許多物種的喪失。部分大學多次改變了公共綠地樹種頻繁的更換,所以重復建設,導致浪費資金。
(2)由于關注不夠,一些高校的景觀規劃和設計綠色投資少,一些綠地公園、綠色建筑并不能反映自己的文化和審美內涵;一些高校盲目投資,設計上的過度追求新、奇和其他裝飾效果,對理想的追求高標準設計,而不是結合綠化的基本建設規則和學校的特點,導致了設計和操作脫節,不能很好地反映校園文化的特點,使整體設計水平很難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尤其是近幾年園林綠化、草坪熱現象的出現,一些學校把大片的樹林全部砍伐然后又全部鋪上草坪,導致校園樹木和草地不平衡,不僅嚴重影響校園綠化的生態功能和效率利益,還增加了綠色管理的成本。
2.綠化管理資金投入不足
因為高校的校園綠化建設不能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此外,絕大大多數教師和學生對校園綠化的功能替代的認可缺乏認識和理解。導致大學在校園綠化管理方面投資不足、缺乏專業技術的支持。而大部分高校是沒有專門的校園綠化管理部門,很多都是掛靠在綜合管理處或者保衛處。例如梧州學院就是掛靠在保衛處。管理部門對校園綠化管理重建設,輕管理,沒有一支專業的園林綠化管理團隊,對管理要求也不嚴格,把高校的綠化管理工作簡單理解為就是播種、除草、修剪、澆水、施肥等等,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缺乏技術的指導。
3.缺乏嚴格的綠化管理制度和專業的綠化維護團隊
大部分高校的綠化管理部門沒有對校園綠化進行分類管理,責任到人,也沒有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對校園綠化養護工人也沒有規范的職責要求。校園綠化管理一般是高校的綜合管理處或者保衛處管理,而校園綠化的資金管理都是高校的財務處。監督部門和資金管理部門不是同一個部門,資金的使用程序繁瑣。有時部門之間的溝通不足,也會造成資金使用上的困難,比如:財務處不知道校園綠化維護具體都了哪些工作就盲目地控制資金,而綠化管理部門不知道項目可以使用多少經費,按照哪個標準去支付,就會盲目地提高維修養護的標準;校園綠化管理資金缺乏科學計算,有時也要很多預算外的維護成本需要支出。
此外,高校的綠化管理人員大部門都是一些失業或者轉崗的工人,很少有專業的園林師。這些工人普遍專業素質低,缺少專業知識的指導,甚至很多植物生長的一般知識也不了解,這樣就會導致校園綠化管理缺乏科學性、技術性。所以,提高高校校園綠化管理隊伍的專業素質,管理專業技術知識是鞏固綠化成果的關鍵因素。
二、以梧州學院為例強化校園綠化管理的若干措施
1.合理規劃,科學的養護管理
高校應在學校全面發展的目標指導下,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進行總體的規劃。遵循“信息與園林”和諧并存的校園建設理念,建設一個具有濃郁的校園文化精神和現代化氣息的師生員工休憩的綠色校園。
首先,高校校園綠化要以人為本,不僅要發揮綠化功能,更要發揮精神功能,使得自然和人文的有機結合,通過校園綠化展現校園的精神風貌,孕育校園文化氣息,使師生得到熏陶。
其次,要構建相對完整的校園生態系統。營造自然、和諧、舒適、優美的校園環境,要搞好校園植物的配置設計,合理選擇物種,應根據校園所在地的氣候特點做到因地制宜,優先考慮本地適宜生長的樹種,營造獨特的校園地方特色。
最后,校園綠化管理是一項長期有效的工作。要完善相關的養護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化管理。此外還要增強師生的綠化意識,大家都不自覺維護校園環境必定會給校園綠化管理帶來很大的難度,也只有用心地進行養護管理,才能營造出真正的綠色校園。
2.領導重視,穩定的資金投入
很多高校的相關領導都比較支持校園綠化工作,但是也有部分高校在建設新校園或者擴建舊校園的過程中因經費問題還有很多校園綠地有待進一步建設。我所在的高校梧州學院也如此,資金的不到位,造成校園綠化建設滯后。所以,高校校園綠化需要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在財力、人力、物力給予更多的支持,制定相應的資金到位的政策、并引進和調配一些業務素質高、責任心強、擅長管理的高素質人才到校園綠化管理部門。另外,高校還要積極開拓渠道籌備綠化資金,加大投入。
3.加強監督,完善的管理制度
加強監督管理,完善健全管理制度,是做好校園綠化管理工作的有力保證。首先,,建立和完善高校園林管理體系,這樣工作有目標,有制度,也提高了日常綠化維護工作的質量。如梧州學院先后制定了《梧州學院校園綠化管理制度》、《梧州學院學生公益勞動管理條例》等文件。第二,注意維護植物群落,重點養護重點綠化。運用生態學和園林美學的原理,植物配置要多樣化,構建合理的生態校園,降低養護費用。對各種植物的生理習性要及時歸納和總結,對于一些適應性比較差的品種要有針對性地護理。第三,改良校園綠地的土壤。日常的護理要注意土壤結構,這樣才能保證植物的生長。
根據園林景觀的特點,結合本高校的實際情況可以引入激勵、競爭、監督和評價機制,落實園林管理崗位責任制,技能崗位工資制,采用競爭、多勞多得、優勝劣汰的管理制度,以實現責任和報酬的真正的統一。
總之,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但也要通過物質環境才能實現。搞好高校校園綠化對建設和諧校園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志強.關于如何搞好高校校園綠化建設與發展的思考[J].農業與技術,2006(2):36-38.
[2]張啟兵.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幾點認識[J].高等教育研究.
[3]張鎖成.高校校園綠化養護管理影響因子及對策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07,9(2):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