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喜明
【摘要】自建國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隨著我國最近幾年的大量城市化建設,我國的環境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國家通過對全國的環境和城市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后,對我國的環境保護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規劃,以此適應我國的城市經濟得快速發展。筆者根據我國目前的國家環境保護規劃的發展歷程,對我國的環境保護規劃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認為我國目前的環境保護規劃中存在很多問題,比較突出的就是缺乏法律效力,而且法律的地位明顯不足。環境保護的規劃情況不能夠符合要求,很多區和市都缺少相應的環境保護規則,這些規劃本身存在銜接不夠的特點,對于規劃的使用情況也缺乏相應的監管。筆者對于我國的環境保護規劃情況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結合荷蘭和美國的環境保護規劃情況進行,對比,提出了我國進行環境保護規劃的問題處理辦法和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發展歷程;問題;國際借鑒
1、我國環境保護規劃的發展歷程
我國的環境保護規劃是隨著國家的環境情況逐漸進行的,剛開始是處于探索階段,自1973年—1982年,在1973年我國的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上主要指出了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的指導思想, 標志著我國環境規劃工作的開始。然后就是從1983年— 1988年的研究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對環境保護計劃進行了相應的研究,并將其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提出了計劃要求達到的相應目標。接著是1989年—1995年的發展階段,并實現了技術路線向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的逐漸變化。最后就是自1996年至今的深化階段,各級政府對環境保護規劃進行了全面的重視,實現了對各項環境保護規劃的全面落實和實施,確保了我國得環境保護規劃符合要求。
2、我國環境保護規劃的問題分析
2.1規劃缺乏法律效力
我國的環境保護規劃中曾經指出,《環境保護法》是我國重要的環境保護規劃參考資料,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其他的很多發達國家都對此有較為明確的規定,而且有很多相應的其他法律進行控制。我國的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文獻只是對這些對環境保護規定了與法律相關的公定力、確定力和約束力,并實現了對法律的全面執行。這些對于環境保護規劃有一定的影響,甚至導致其本身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受到了影響。
2.2 規劃法律地位不足
通過對環境保護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進行分析得知,環境保護規劃的地位是低于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在法律中的地位十分的不足,導致城市的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受到影響,進而導致我國的城鄉規劃體系的權威性首要影響。從我國目前的法律規劃角度來看,我國的環境保護相關規劃的總體布置并不能達到要求,而且需要對此進行全面的控制,并確保其能夠發揮出本身的作用。
2.3設區的市缺少環境保護總體規劃
我國目前的環境保護規劃與同級進行審批的時候,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導致規劃的協調性和執行力度受到影響。在進行設區的時候,如果缺少對城市的總體規劃,而且土地的利用和總體規劃等都沒有相應的法律進行控制,就會導致設區缺乏相應的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影響設區市的整體環境控制。
2.4規劃協調、銜接不夠
我國的城市本身具有多樣性,所以在進行規劃協調的時候要進行綜合的考慮,并將我國的城市環境多樣性考慮在內,但從目前我國的環境保護規劃情況分析得知,規劃的體系和縱向橫向的銜接不夠。一般會導致各個區域和部門編制之間的相互脫節進而,導致機構的職能不完善,容易出現各種相關的銜接問題。
3、國外環境保護規劃借鑒
3.1規劃的法律保障
通過對發達國家的環境規劃分析得知,一般在發達國家都是將這些與環境保護規劃相關的法律和政府的行政法進行相應的聯系。例如《美國政府績效和成果法》在第三部中指出了對戰略規劃的制定要求,并明確指出每隔3-5年都要對此進行重新修訂
3.2規劃的實施保障
美國的環境保護署對于戰略規劃的內容進行分析,并將其看作是環境保護的重要控制和考核方面,最終以此推動規劃的實施和不斷落實。在荷蘭,國家的政策計劃實施主要是政府和目標群體進行談判然后進行盟約的簽訂。盟約具有較高的契約性質,而且具有較高的法律效力,并以此實現對規劃的實施和保障。
4、對我國環境保護規劃發展的建議
4.1完善環境保護規劃的法律機制
想要全面提高我國環境保護的規劃情況,必須要首先啟動對環境保護的規劃立法工作,對《環境保護法》進行全面的修訂,并提高環境保護規劃中的法律地位。對于與環境規劃法相關的內容,都要進行相應的法律控制,并確保所出臺的法律都能夠符合要求,制定的相應的程序和權利,確保環境保護的合法性和約束性。
4.2設區的市編制環境保護總體規劃
對于設區的市,要進行相應的編制,并確保在國家和省級環境保護規劃的戰略指導下進行。設區的市是從國家的戰略角度出發,對于環境的宏觀調控進行分析,并進行全局性的謀劃,實現環境保護的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之間的相互協調。如果在這期間出現了環境保護和其他規劃之間的相互矛盾,就要在合適的時候對此進行修訂和整改,確保環境保護的總體規劃制度符合約束環境的根本要求。
4.3建立完善的實施監管機制
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評估機制,并以此實現對各級環境保護規劃的全面評估。通過建立年度評估機制和跟蹤評估機制,可以實現對評估的全面監控。然后要建立相應的行政問責制度,確保以此為政績考核的依據。在此基礎上,明確實施部門的情況,確保強化環境保護規劃的作用,并增強其本身的可操作性,確保制定和審批的責任明確。另外還要加強對環境保護規劃的公眾參與性,以此提高環境保護規劃的全國性和統一性,確保建立完善的實施監督機制,提高我國環境保護規劃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曉敏.對我國環境保護規劃的研究與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03).
[2]楊峰,聊媛.我國環境保護規劃的具體分析和展望[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8).
[3]張雪梅,涂建橋.我國環境保護規劃的分析與展望[J].城市地理,2016,(02).
[4]安磊.我國環境保護規劃的分析與展望[J].環境與生活,2014,(08).
[5]金文鴿.如何完善城鄉環境保護規劃策略[J].現代園藝,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