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信息化時代的影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欣賞舞蹈的渠道也越來越豐富。這對舞蹈編導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們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才能編排出符合大眾需求的舞蹈作品。在這種大環境之下,各大高職院校也開始調整本校的舞蹈編導專業的教學課程,增加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一部分,期望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的編舞水平。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是本文將要深入探討的課題。
關鍵詞:舞蹈編導;高職教學;創新能力;生活素材
舞蹈并不是一種單調的身體活動形式,而是一種表達情感的方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還是薄弱環節,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學生編排出的作品往往缺乏靈動感,無法傳遞出藝術感,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下面筆者將進行詳細的分析。
1 高職舞蹈編導創新能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形式較單一
以往高職的教學模式都是老師講解、學生學習的形式,舞蹈編導專業的教學也不例外,基本都是以老師的講解為主。學生都是按部就班地學習知識點,很少會對所學知識提出疑問。長此以往,這會束縛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對其創新意識的養成造成了直接的不利影響。
1.2 教學內容缺少生活元素
高職院校都是以培養高素質、高技術的實用型人才為主,但是在對舞蹈編導專業學生進行教學時,并沒有過多地將生活元素加入教學之中。這樣很容易導致學生學習的內容與市場實際需要出現脫節的現象,而且學生長時間處于相對封閉的教學環境,沒有得到較多的實踐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會出現一定的負面影響。
1.3 教學內容多元化不足
要想編排出一支好的舞蹈,編舞人員必須要擁有足夠的素材資源,但很多學生接觸到的素材基本都是從課堂的學習內容,儲備的資源非常有限。以往該專業的教學都是以動作模仿為主,并沒有過多地講解舞蹈方面的資料,這些情況都會造成學生在進行舞蹈創作時思路受到限制的局面,從而無法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2 提高舞蹈編導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2.1 將民間舞蹈加入教學之中,拓展學生的資源儲備
高職老師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收集與改對民間舞蹈,使其成為學生自己的資源,并運用到的編排舞蹈之中。
(1)收集素材,并對素材進行整合。高職老師在教學時需要讓學生系統地調查當地的民間舞蹈,可以通過錄制視頻的方式來記錄當地的民間舞的動作。之后再對這些舞蹈進行反復的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對收集到的素材進行科學的整合,納入自己的資源庫中,以備以后編排舞蹈時使用。
(2)借鑒和改革整合的素材。在學生擁有一定量的資源儲備之后,老師就要引導學生正確地使用方式。老師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參照民族舞蹈的肢體動作加入編的舞之中,組合完全不同的動作創作出新的舞蹈。這樣的培養方式能夠讓學生自主對舞蹈素材進行深入的研究,并在研究的過程中讓學生理解這些舞蹈種類的形式與風格,這樣不僅能夠對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模式,同時還能讓其掌握足夠的素材,增加自身作品的藝術感。
2.2 創新該專業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高職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后期到成熟初期,這個時期的學生較為活潑、好動,具有較強的創造欲望,較喜歡自由,追求自己喜歡的事物。老師在教學時要將學生這些心理特點充分考慮到該專業的教學計劃之中,要充分調查學生的喜好,并在教學時將這些元素融入編舞課程內。例如,筆者在調查之后,發現本班級的很多學生都喜歡韓國明星。首先,在教學之前,筆者先播放一段韓國著名組合“Big Bang”《謊言》中的一段歌舞視頻,這段音樂節奏性較強,很快就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這時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都喜歡這段編舞嗎”,得到學生的肯定答復之后,筆者繼續拋出問題“同學們老師現在會再次播放這段舞蹈視頻,請你們認真觀察他們的舞蹈動作,并發表你對這段舞蹈編舞的見解”,并以此為切入點對動作和技巧進行了適當的講解。老師在講解時要注意講解的分寸,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自我思考空間,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之后筆者再提出了“請同學們就這首歌曲編一段屬于你們自己的舞蹈”這一拓展作業,讓學生進行即興表演。這種方式不僅讓學生與老師之間具有有效的互動,提升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同時還為學生提供了表達自我的機會,引導他們逐漸養成自我思考的習慣,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舞蹈動作和技巧。
2.3 為學生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
學生在掌握一定的專業技巧之后,必須要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實踐機會,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鞏固自身所學,從到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該專業的老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學生實踐其專業技能:
(1)視頻資料。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在高職院校得到了普及,編舞專業的老師要利用這一優勢,訓練學生的專業能力。例如,筆者在教學時讓學生播放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并讓學生根據自己觀影后的感受進行編舞。一位學生將芭蕾的舞蹈動作特點編入了自己的舞蹈之中,并把地震中人們的不安、恐懼以及絕望等情緒都融入舞蹈中完全表達了出來。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也使學生感受了在平時生活中沒有經歷過的事情,對學生的創作靈感具有極大的幫助。
(2)到自然中對培養學生。在教學時老師不要將教學地點固定在教室,可以帶領學生走入大自然,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風、花以及動物等不同的事物的狀態,讓學生細心觀察并得到新的感悟。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而且還讓學生積累了舞蹈素材,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
3 結語
舞蹈編導老師對高職學生進行教學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要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舞蹈素材,使學生能夠在編舞時從中得到源源不斷的靈感,從而成為一名優秀的舞蹈編導。
參考文獻:
[1] 李倩蕓.高職舞蹈編導課程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職教通訊,2012(09):23-25.
[2] 孫進.談舞蹈編導課程教學中的創新能力培養[J].神州,2012(08):138+141.
[3] 孫曉芳.淺談高職學生舞蹈編導能力的培養[J].遼寧高職學報,2004(06):49-50.
[4] 王秀紅.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路徑探究[J].職教通訊,2015(11):18-21.
[5] 閆青會.高職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思考[J].經濟師,2015(10):221-222.
作者簡介:石鈞尹(1985—),男,碩士在讀,講師,研究方向:舞蹈編導,舞蹈表演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