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志偉
摘 要:對于我國建筑施工企業來說,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導致現在的施工企業員工的心理存在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地進行疏導,就會導致員工帶著沉重的心理負擔投入工作,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安全隱患、不在狀態、人員流失等問題。因此,做好員工心理疏導工作,是黨務工作者的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文就如何做好員工心理疏導進行探討。
關鍵詞:施工企業;心理疏導
建筑施工企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職業群體,流動性強,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都無法與固定單位相比,員工長期流動在外,四海為家、風餐露宿,沒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照顧家人,加之工作環境艱苦,生活枯燥單調,必然會使員工比其他行業承受更多的心理壓力。關心員工根本利益是國有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企業實現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加強員工心理疏導工作,促進員工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平衡,對構建和諧企業勞動關系、實現企業和諧發展具有要的意義。
一、當前企業員工心理問題及分析
(一)企業擴張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一路一帶”戰略實施,PPP領域方興未艾,建筑施工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時代,企業的市場營銷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張,常年在外工作的一線員工,由于工作壓力、個人需求等原因,心理負荷重,經受著沉重的心理壓力,這就帶來了員工工作不穩定問題。
(二)家庭帶給的精神壓力
企業中一般都有各個年齡段員工:剛有孩子或者孩子即將面臨上學的,總是被擇校、教育、溝通、家庭等問題煩惱;青年員工,特別是家在外地的單身員工,由于生活圈小,往往下班后沒有地方交朋友,缺乏人與人之間學習、交流的機會,工作發展和情感生活受阻;一些女員工在工作中是女強人,回家后卻難以平衡家庭關系,遇到問題喜歡自己壓抑處理,沒有一個積極向上、陽光健康的生活圈進行傾訴,傳遞著焦慮、郁悶的負能量,不利于女員工的身心健康。
(三)社會地位和角色
面對熟悉的朋友、同事經濟和社會地位不斷上升,部分員工思想受波動,工作動力減退;還有員工在經濟和社會上處于弱勢地位,遇到了一些自身難以解決的實際困難,對未來生活缺乏信心,缺乏職業自豪感;一些勞務派遣員工認為,自己與正式員工群體相比是二等公民,缺乏企業歸屬感。
二、員工心理疏導的經驗借鑒
(一)開展心理疏導講座
通過聘請優秀的心理教育專家到企業中講解、開展心理服務月活動等形式,使員工能夠與專家面對面咨詢健康問題,解答心理疑惑增強保健意識,釋放緩解壓力,實現“快樂工作、健康生活”的和諧畫面。
(二)創辦心理咨詢室
為保障企業人文關懷工作的長期性和目的性,設立員工心理健康服務室。為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升公司人文關懷氛圍、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提供便利。
(三)心理活動拓展訓練
根據員工分布特點,結合心理需求為員工設置游戲、特訓環節。經過團隊合作完成訓練,加深了員工彼此感情,深化了企業文化對員工的積極影響。
(四)進行員工幫助活動
員工幫助計劃,是企業組織為員工提供系統的、長期的援助與福利項目;通過專業人員對組織以及員工進行診斷和建議,提供專業指導、培訓和咨詢,幫助員工及其家庭成員解決心理和行為問題,提高績效及改善組織氣氛和管理。通過引入員工幫助計劃,成功進行知識講解體驗和走進勞模團隊活動,讓大家認識和了解壓力,帶領團隊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體味友情、感受快樂,學會調適。
(五)心理健康網絡學習
網絡對于很多企業而言,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學習交流工具,通過即時通、QQ、微信等網絡平臺,將心理健康學習資料分發并組織全體員工學習,提高了工作、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三、探索員工心理疏導新路徑
(一)將心理疏導與黨風廉政建設結合起來
黨的十八大提出反腐倡廉新思想、新要求、新舉措后,企業也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堅定不移地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斗爭引向深入。除了正常的黨風廉政建設的規定動作之外,還應嘗試開展家庭助廉活動:組織企業中層、重大項目員工以及他們的家屬來參加廉政建設心理疏導活動,以人為本傳達家庭廉潔教育理念,宣讀簽署家庭助廉倡議書,增強防范提醒和督促教育的意識。通過家庭助廉,使員工能夠以潤物細無聲的態度接受廉潔教育。
(二)將心理疏導與全面深化改革結合起來
全面深化改革明確了改革方向,開啟了新的改革窗口,對于實現兩個100年目標、實現“中國夢”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改革必然帶來舊方式與新未來的沖擊,很多員工對企業發展存有疑慮,對職業生涯憂心忡忡。因此,黨組織要留心這些不穩定因素,發揮黨工團的組織優勢和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做好改革的宣傳發動和組織工作,為員工群眾釋疑解惑和心理疏導,引導他們積極投身全面深化改革浪潮中,廣泛開展獻計獻策等活動,為企業全面深化改革鋪平道路,確保企業各項改革工作的順利推進。
(三)將心理疏導與精細化管理結合起來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是整個企業運行的核心工程。首先,精細化管理推動企業文化建設。精細化管理以量化、細化為特征,在制度執行上集中表現為嚴格、細致和偏重“剛性”,離不開以人為本的“柔性”企業文化。因此,在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可以開展經常性教育、辦公場所設立格言警句等心理幫扶活動,發揮文化的滲透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員工的精細化思維,提醒自己的工作行為,有效避免員工的倦怠情緒。其次,可以通過工會組織開展專項精細化民主管理工作,主動幫助疏導員工思想和心理變化,排除整治隱患,解決化解矛盾,切實形成“企業民主我參與”的良好局面。最后,利用網絡載體豐富心理疏導的精細化管理。可利用微信、網站、QQ、郵箱等信息載體,組織熱心、有經驗的員工組成“陽光幫扶”團隊:一是員工當有生活和工作上的心理疑惑時,可匿名請團隊幫助,幫扶團隊要對員工隱私進行保密。二是根據女員工的特殊要求,網絡載體上可設立“女性專口”和“家庭教育”窗口,高效快捷地解決女員工需求。三是為長期在一先工作的員工設置網絡直通專道,如有條件,可組織心理疏導活動或特定員工互助計劃,為駐守一線的員工傳遞愛的力量。
(四)將心理疏導與服務提升工作結合起來
服務質量和產品質量都是企業的生命線,只有讓廣大干部員工樹立服務意識,端正服務態度,提高服務效率,增強服務能力,才能打造企業口碑形象。要抓住機遇,提升組織整體素質,加強心理疏導的力度,提高服務的本領:一是提升思想素質。積極培養黨群干部隊伍的發展意識、民本意識、服務意識,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二是提升心理素質。建立黨群干部員工關愛制度和心理輔導制度,增強干部員工應對重大挑戰、面對重大挫折的抗壓能力和調試能力。三是注重心理引導。首先,在企業大力倡導提升服務契機下,可開展心理健康服務月活動,宣傳、督促、引導員工重視心理健康發展。其次,要注重青年員工心理健康,工會、共青團組織要關心、引導青年員工健康發展,可開展牽手搭橋聯誼、先進楷模教育和文體活動等,讓新晉員工了解企業、理解企業,使他們能夠愛企如家。
(五)將心理疏導與企業品牌打造結合起來
品牌,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獲得核心競爭優勢的基礎。當企業的心理疏導文化不斷成熟時,可嘗試將心理疏導文化作為文化產業(演出、講座交流)進行推廣,同時創建網絡心理指導電子書屋和家庭子女教育經驗論壇,創立企業心理疏導品牌,發揮示范效應,不斷增強心理疏導工作的吸引力、影響力。當前,企業項目部的遍布各個省、市,組織心理疏導工作無論對自己還是他人,都是在實現自我管理和經營人際關系,進而營造企業培育和諧心理的氛圍和人文環境。
著名學者馬爾庫賽認為:“觀念和文化的東西是不能改變世界的,但它可以改變人,而人是可以改變世界的。”心理和諧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力量,是“企業大學校”的一個課題和使命,帶領好員工融人大家庭,凝心聚力建功立業是心理疏導工作的目標和任務。黨群組織具有獨特優勢,要嘗試新舉措,拓展新內涵,力求以多方位、多方式體現人本思想,實現企業心理疏導的本質,增強責任擔當,積極主動作為,形成工作合力,促進企業和諧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