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巧霞
煤炭企業基層黨建工作要堅持以科學發展為統領,應按照“圍繞中心做工作,融入管理起作用”的工作思路,不斷改進黨建工作方法,完善黨建工作機制,努力將黨的組織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組織活力轉化為發展活力,為企業平穩、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思想和組織保證。本人多年的工作實踐為例,聯系實際,談談基層黨建工作的有效途徑。
一、堅持黨建工作績效考核,建立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發展機制
要堅持黨政機構同步設置,黨政班子同步配備,黨政干部同步安排,黨政工作同步部署,才能使黨的工作滲透到礦井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
在思想認識上,黨政班子要始終堅持黨政一心,牢固樹立“共種一塊田,同育一棵苗”的理念,發揮各自優勢,行政干部突出抓好各項目標的實施,黨務干部突出抓好宣傳教育,凝聚人心,調動職工積極性的工作,從而形成目標同向、責任共擔、各有側重,“一崗雙責”、團結一心謀發展的良好局面。
在管理機制上,煤炭企業應當科學審視,推行黨建工作績效考核“6211”結構工資制,其中,安全生產占60%,經營管理占20%,地面標準化占10%,黨建工作占10%,通過每月目標管理考核,每季綜合管理認證,做到黨建工作與行政工作同步安排、同步考核、同步獎罰,形成一個完整的考核評價體系,實現以黨建工作促進企業發展,以企業發展衡量黨建工作成效的良性互動。
在活動載體上,深入開展“雙基雙承諾”和創建“五好”黨支部、爭當“五好”黨員“雙五好”主題競賽活動,將煤炭企業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分井下、地面、機關三條線,采取職工座談、民意測評、問卷調查、綜合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分線考核兌現,對排名靠前黨組織授予“五好”黨支部,對排名靠前的黨員,結合工作性質分別授予 “黨員安全標兵”、“黨員經營能手”、“黨員服務明星”等榮譽稱號,以增強黨組織活力。
二、積極推行督查督辦,建立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監督保證機制
引入機制。強化過程監管,提高工作的執行力、落實力,克服辦事效率低、推諉扯皮、水流不到頭等問題,我們應按照“圍繞中心抓黨建,融入管理起作用”的思路,探索建立督查督辦機制,使這一工作機制成為充分發揮黨組織監督、保證作用的有效載體和抓手。
運行模式。由煤炭企業黨委牽頭、相關部門組成督查督辦工作組,對每月的重點工作、重要事項、重點工程等進行跟蹤落實,由承辦單位作出任務承諾,督辦單位進行跟蹤督辦、流程控制,并建立督辦信息機制和督辦例會機制,定期召開督辦工作例會,總結分析上月工作督辦情況,研究提出本月工作督辦重點,每季度進行點評通報;嚴格問責機制,對違反承諾書規定、未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的實行問責處理。
三、暢通民情回饋渠道,建立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黨務公開機制
黨務公開是黨內民主的重要內容,也是激發職工參與治理企業、關心企業的積極性、主動性的有效途徑,在大力推行企務公開的基礎上,進一步推行黨務公開。
一是擴大要公開的內容。建立月度工作會議制和情況通報制,每月月初召開月度工作會議,總結上個月的工作成效,確定下個月的工作主題、具體工作措施,每月對全礦整體工作情況進行考核通報點評,鼓勵先進,督促后進,相互學習,共同推動。
二是擴大公開的方式。增設電子觸摸屏、OA辦公網絡、領導熱線電話、LED大型電子顯示屏、黨務公開欄等公開載體,及時公開、宣傳上級、礦黨政的決策部署和群眾關心的工資分配、水電氣暖等涉及職工生產生活的熱點問題,傾聽黨員群眾的心聲、解疑釋惑,及時掌握社情民意。
三是增強了黨員的積極性。擴大黨員的知情權,實行黨支部、黨員公開承諾,職工群眾對黨支部工作和黨員作用的發揮進行客觀評價,黨組織工作的好壞由黨員群眾說了算,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活力。
四、實施素質提升激勵,建立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人才成長機制
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增強發展后勁,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要提升全員素質,抓好三支人才隊伍建設十分必要。
深入開展責任型干部 “113”考核競賽活動。“113”考核競賽機制,即:依據一個標準——分類量化考核標準;引入一項機制——360度考核機制;力求做到三個結合——把考核結果與通報、點評、激勵相結合,與干部督查督辦相結合,與干部素質提升相結合,形成自我評價、領導點評、群眾評議三位一體的考核機制。
對專業技術人員,引入競爭激勵。定期分工種、分專業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理論考試,從作業規程、科技成果、專業論文、合理化建議、QC成果五個方面量化考核排名,實行動態評聘。
對操作崗位的職工,實行星級激勵。操作崗位職工通過理論考試、專家答辯、實踐操作三個環節,分專業分線認定星級,評出1—5星級和首席技師六個等級,按月分別給予一定的津貼補助,可有效調動職工學技術的積極性。
五、深化扶危幫困工程,建立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困難幫扶機制
國有大型煤炭企業,由于歷史原因,一些職工仍然存在各種各樣的生活困難,僅靠做思想說服教育工作是不夠的,只有建立一定的長效機制,才能有效地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建立“一金、一市、一站”幫扶格局。建立愛心助困金,籌集幫扶基金;建立心貼心超市,對貧特困戶給予價格優惠,對行動不便的困難戶提供上門服務,在超市設立幫扶接待室,由專人接待職工群眾,將幫扶工作深入到社區;設立了困難職工幫扶站(點),開展創建五星級困難職工幫扶站(點)活動,使幫扶站(點)建設成為充滿愛心、充滿陽光的困難職工之家。
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建立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糾紛調處機制
發揮職工群眾工作站的“連心橋”作用。礦上把關心職工群眾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抓在手上的工作,以職工群眾工作站為橋梁和紐帶,每天由一名礦領導和4—6名黨群部門干部24小時值班接待群眾來信、來電、來訪,發揮其一把手工程、一站式服務、一條龍辦理的功能,使職工訴求得到及時解決。
初探社會創新管理營建和諧的礦區環境。堅持以人為本,在不斷改善職工生產生活環境提高職工生活質量的同時,應兼顧各方利益,注重內外部環境建設,內部環境突出治安穩定,外部環境突出協調融合,積極構建包容、發展、合作、共享的良好環境,礦區對外形象和整體實力明顯提升。
圍繞如何加強和改進企業黨建工作,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積極的探索與實踐,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煤炭企業特別是大型煤炭企業集團要與時俱進,結合實際,創新實踐,以黨建工作的新成效促進企業的和諧發展,為企業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