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新
摘 要:對于國家而言,腐敗一直是一個歷史性難題。在“十八大”后,我國的腐敗問題出現了新的特征,腐敗問題驟然加劇,并逐漸向高層滲透,向基層蔓延。在新時期必須著重發揮黨委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用制度限制和監督公權力。
關鍵詞:反腐敗;主體責任;制度監督
一、“十八大”以來我國腐敗問題的新特征
(一)腐敗問題驟然加劇
新時期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和國民收入的不斷提高,較于之前的個體腐敗,腐敗不斷呈現出“串案”、“窩案”等不曾有過的現象,腐敗問題較之以往驟然加劇。現階段的腐敗形式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數量增多。縱觀新中國成立后對腐敗問題的查處案件、人數,十八大后這幾年查處的數量比建國到十八大這60多年內查處數量的總和還要多,腐敗由個人發展成一群人。
2.破壞力變大。腐敗案件和人數的成倍增長對黨和政府正常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響,嚴重破壞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中良好的形象,降低了群眾對黨的信任。
現實中,腐敗人員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同時,還要規避腐敗行為暴露的風險,這樣他們自動形成攻守同盟,形成了具有高度組織化的利益共同體,他們之間相互保密、包庇和掩護,不同部門之間功能互補,使他們獲取非法利益變得更加輕松。
(二)腐敗蔓延滲透較為嚴重
眾所周知,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掀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層級最高、形勢最復雜、成效也最顯著的反腐敗斗爭。截止到2016年5月,共有近160名黨政軍高官落馬,打破了所謂的“刑不上常委”的“潛規則”。高層領導干部思想不深刻、意志不堅定,就會嚴重影響國家發展方向、中華民族偉大事業,極大地削弱了黨的執政基礎。
理論上講,權力尋租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出租者手中必須有權力,即只有手握重權的人才有“資格”利用權力獲取利益,只有他們才有“資格”去腐敗。但結合實際來看,小官腐敗卻頻繁發生,甚至發生“小官巨貪”的惡劣事件。在我國的行政序列中,村干部和股級干部根本不能算作領導干部,但由于在實際工作中他們承擔著具體的領導工作,導致他們有機會侵吞國家集體資產。所以權力大小與行政級別并不絕對成正比。科級貪官雖然職務不大,但長期扎根基層一線,關系網錯綜復雜,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其腐敗行為直接對群眾利益造成危害。
二、腐敗問題的治理
十八大以來,新一屆黨中央從“反四風”和“八項規定”入手,以踏石留印的決心、抓鐵有痕的勇氣,“打老虎拍蒼蠅”,160多名“老虎”落馬,數萬名“蒼蠅”入網,群眾紛紛拍手稱快,既贏得了民心,又鞏固了政權。2014年12月,習總書記在江蘇調研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從嚴治黨”,這標志著黨對腐敗治理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一)強化黨委主體責任
黨章中有明確規定:“各級黨委要整體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這非常清晰地明確了黨委在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
當前,我國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容不得半點放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從腐敗特點上看,用權腐敗和用人腐敗彼此共存,領域性腐敗和區域性腐敗互相交織,權權交易、權色交易、權錢交易三者同在,腐敗問題和政治問題交叉滲透,體制外和體制內相互勾結,各種利益關系盤根錯節。從腐敗程度上看,塌方式、系統性腐敗時有發生,有時甚至發生窩案串案。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是一場輸不起也不能輸的斗爭,當前腐敗和反腐敗呈膠著狀態,原因就在于腐敗滋生的土壤依然存在,因此在“十三五”關鍵時期,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就更為迫切和重大。當前,任務很艱巨,形式很嚴峻,唯有靠各級黨委切實扛起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才能使思想和行動與中央保持高度同意,才能保持堅強的政治定力,才能打贏反腐攻堅戰。
(二)完善規章制度
習總書記曾強調:“要對權力的使用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制約,形成一個讓領導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懲戒防范的保障機制,堅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結合實際來看,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是反腐的重要手段。只有協調好立法、行政、司法三權之間的關系,才能真正構建完善的權力制約和監督體系。
1.公開權力清單,明確權力邊界。權力一旦“任性”,就會越過界肆意妄為,勢必會損害對他人權利,破壞社會的公平正義。而腐敗,就是最典型的權力“任性”。為進一步厘清黨政官員用權的界限,在十八屆四中全會上,出臺了權力清單和負面清單,對該做的和不該做的事都做了明確的說明,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權責不清、界限不明的問題。
2.深化簡政放權,分解“一把手”權力。“一把手”權力過大,這既易因獨斷專行而破壞黨內民主,又易引發“一言堂”而帶來腐敗。地方在換屆時,“一把手”往往會收到很多需要關照的,這樣的權力集中為不正之風提供了滋生土壤。在國務院第二次廉政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指出要繼續簡政放權,因為它既是深化改革的“當頭炮”,更是防范公權濫用的“釜底抽薪”之策。
參考文獻:
[1]李斌雄,婁向紅.中共十八大對反腐倡廉政策的新發展[J].廉政文化研究,2013(01).23.
[2]沈國興.對十八大反腐倡廉新精神﹑新要求的解讀[J].改革與開發,2013(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