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力度的加大,企業內部產業結構、組織結構和隊伍結構的大幅度調整,徹底打破了過去大一統的計劃經濟格局,經濟成份、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呈現出經濟結構的多元化、勞動關系的復雜化、就業方式的多樣化。這給國有企業工會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面對這樣的形勢,國有企業工會就必須清醒地認識和研究當前工會工作所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以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迎接挑戰,這樣才能探索出適應新形勢要求的企業工會工作新路子。
一、新時期下國有企業工會工作的價值
在新時期下,國有企業中的工會組織對于全企業的員工具有一定的精神領導作用,是黨建工作在企業中重要的承載體,工會組織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為群眾和黨之間建立了一個思想的橋梁。國有企業中的工會組織一般來說不僅能夠保證職工隊伍的思想穩定,還在企業日常經營中扮演著監督、管理等重要的工作,承擔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新時期里國有企業工會工作的價值體現在各個方面,主要來講工會組織能在企業中落實黨的各種先進思想工作,是企業中的帶動力量,對于落實民主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是實現企業科學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工會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有責任和能力來幫助企業走向正確的思想道路上來,樹立道路自信。新時期下,工會工作對于推動企業的工作,發揮出國有企業工會組織應有的作用是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二、新時期國有企業工會中出現的問題
(一)國有企業員工受到各種思想的沖擊
隨著國有企業的工作環境的復雜化,員工的思想受到各種外界的沖擊和影響。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員工的經濟思想和利益格局已經悄然的發生了變化,員工在國有企業中已經不單單滿足于經濟要求,更加注重的是自身的價值在企業中的實現和飛躍。企業員工對于企業平臺和未來的發展越來越看重,思想的不穩定因素越來越突出。在世界文化思想的沖擊下,企業員工的思想變得更加多元化,思想狀態越來越多變。當下許多國有企業的工會工作對于企業員工的思想狀態的把握不到位,沒有注意到員工思想的變化和變化的趨勢,不能及時的進行思想干預和引導幫助,導致企業人員的流動性變動非常大。國有企業員工思想多變但是沒有得到工會組織的妥善處理是新時期中國有企業工會組織常見的問題之一。
(二)職工收入差距的不斷拉大,使工會工作難度加大
隨著企業分配制度的改革,過去的“平均主義”和“大鍋飯”已被徹底打破,現在企業實行的是經營者年薪制、股權制或期權制和職工的崗級制或持股制,同時資本、技術等要素進入分配領域,企業內部分配方式和工資檔次呈現出多樣化。在當前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更加注重人才和知識,為了吸引和留住高級管理人才和科技人員,在分配上制定出一系列向管理、科技人員傾斜的政策,這使得企業內部不同職工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拉大,大多數從事一般工作的普通職工群體處于低收入狀態,而這個群體一旦遇到天災人禍,就會陷入困難或特困之中。在這樣現實面前,工會無論從經濟實力上,還是方法手段上,都沒有力量解決職工就業、提高收入等根本問題。工會關心和維護弱勢群體的具體利益,也只能是參與、協調和幫助;只能救助部分特困職工。維護的難度越來越大,經常出現“不能不維護,又不能多維護”的尷尬局面。
(三)員工的政治參與需求急劇增加
在現有的企業文化氛圍中,企業員工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在企業中產生的作用以及影響,同時員工還有參與民主監督與民主政治的心理需求。隨著改革開放后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隨之而來的精神需求越來越強烈,現代企業的人力管理措施和模式都逐漸的走向了國際化,在人力資源的分配上也慢慢更加科學。員工在參與國有企業的重大決策和人事管理等重大事情上的熱情不斷高漲,許多國有企業沒有注意到員工的這種思想需求和愿望,仍然按照老路子、老辦法進行企業的管理和運作,滿足不了員工的實際需求,得不到真正的民心。當下的主要矛盾就是在國有企業中如何建立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機制。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主要內容是要幫助企業進行成功的轉型,實現企業的管理模式的完善和健康成長,完成國有企業科學科學發展,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實現自我的發展價值和企業的價值。
三、新時期里國有企業工會工作的思考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思路
以人為本是解決國有企業中一切矛盾的根本力量。現代企業先進的管理理論和方法中強調的重點也含有以人為本的工作思想。嚴格執行以人為本的工作思想是工會工作的標準線,能夠幫助工會工作順利的落實各項工作內容,更加突出了工會組織里對待員工的態度,幫助員工能夠反映出自己的心聲,成為國有企業中承上啟下的重要樞紐作用。只有認真的履行工會職責,團結全體員工構建一個和諧的企業文化,發揮出工會組織在企業中的職能。
(二)完善職工代表機制,實現民主監督和民主管理
要想實現企業中的民主監督和民主管理,需要充分的發揮出企業中職工代表大會的作用,通過職工代表大會來把職工的內心需求和各種矛盾得到統一的解決。按時開展職工代表的討論和會議對企業各個領導層的表現進行民主監督和評比,對已有的薪酬制度、考核制度進行改革和創新,讓每一位員工都能夠實現自己的民主權利,得到參與的權利,提高廣大員工的企業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讓他們心甘情愿的積極參與到企業的日常工作中來。通過完善職工代表制度,建立民主管理與監督機制,與企業及有關部門建立聯系會議制度,讓各種問題通過工會組織和有關部門之間進行暢通無阻的傳遞和溝通,也能夠更加方便的搜集各種員工的思想問題和企業與員工之間的矛盾。
(三)要轉變、創新工會工作方法
在新的歷史時期,企業工會只有徹底擺脫舊的工作模式,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開展工作,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一是工會工作要“求變”。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為了不斷發展,經濟結構日益多樣化,工會要在多樣化經濟格局中發揮作用,必須在復雜的客觀環境中,以變應變,找準位置,尋求最佳結合點,體現出變化的態勢。要學會根據不同的企業類型,確立工會的工作內容、活動方式、工作重點,體現出針對性、特色性、靈活性和實效性。二是工會工作要“做專”。當前,企業工會工作的重要性、復雜性、獨立性顯著提高,工作內容和領域不斷擴展和延伸,比如,代表職工與行政協商談判,簽訂集體合同,勞動法律法規的監督,促進下崗職工再就業等工作,涉及的領域廣,專業知識強,工會要想完成這些繁重而艱巨的任務,必須加快工會干部隊伍專業化進程,更好地把握工作的主動性,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三是工會工作要“依法”。工會要承擔起維護客觀上處于弱勢地位的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必須運用法律武器,以法律為準繩,堅持依法建會、依法治會、依法維權。工會干部要學深、學透《工會法》、《勞動法》,達到每一條款都能夠熟悉運用,成為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專家。四是工會工作要“干實”。“干實”工會工作必須突出重點與講求實效,這不僅是工作方法問題,更是工作作風問題。突出重點就是常說的“牽牛鼻子”、抓關鍵點。重點工作需要集中人力、財力和時間,全力以赴突破之,以達到用重點帶動一般的良好效果。求實效就是要明實情、講實話、鼓實勁、辦實事。通過深入基層,深入職工,了解情況,研究問題,提出對策,向黨政反映職工群眾的呼聲和要求,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干黨政所需、職工所求、工會所能的實事。
(四)提高工會組織隊伍建設
新形勢下的工會組織面臨的狀況是多變的,要想積極應對這些多變的狀況必須提高工會組織自身的建設,履行好自身的職能。首先,工會組織的工會干部要積極學習其他工會組織的先進工作經驗,進行積極的對照學習,并成功的摸索出適合本企業工作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其次,工會干部還要健全自身的法律素質。要樹立正確的法制觀念,把常見的《工會法》、《勞動法》等法律武器作為工作中的工作利器來處理各種問題。最后,加強文字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各種工作思想的交流和指導工作中離不開語言的表達和文字的敘述,因此有必要提高這方面的能力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