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聯昆
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機械工廠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數量也隨之大量增加,針對機械工廠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的安全評價也越來越多采到各方面的關注和重視。做好機械工廠安全設施的安全評價是保證機械工廠員工的人身安全和企業財產安全的有效保障,本文就怎樣進行機械工廠建設項目的安全評價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機械工廠;建設項目;安全評價
我國對企業的安全評價起步于2002年,開始涉及的大都為高危行業,相對于這些高危行業,機械工廠有其本身的特點。機械工廠使用量大的是切割及焊接設備、起重設備、金屬切削設備、運輸設備等,涉及的物料大都為金屬物料,但在氣割和焊接生產中也使用少量的易燃氣體、涂漆生產中使用易燃液體、焊接中使用具有窒息性的保護氣體,機械工廠使用的危險化學品數量一般都很少,這就意味著機械工廠易發生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除火災、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外,還存在起重傷害、機械傷害、觸電、物體打擊、車輛傷害、坍塌及其它職業病危害等。
一、安全評價的前期準備
(一)明確評價對象的基本信息
對于機械工廠的安全評價,便是評價的對象自然情況,包括該工廠的人員情況、設備情況、產品情況、工藝流程、使用的原材料、周邊環境情況等,明確了上述情況后才能針對性的進行安全評價風險評估、確定評價范圍以及在進行安全評價中,有利于識別出項目的危險、有害因素,有針對性的提出安全對策和措施。
(二)確定評價范圍
根據每個建設項目具體的特性來確定相應的評價范圍,評價范圍一般包括3個方面:評價內容所涉及的領域、說明評價對象所處的地理界限、說明評價責任的界定。
(三)進行風險評估和合同簽定
評價機構在確定承接安全評價建設項目前必須進行風險評估,如應明確所要安全評價建設項目是否在評價機構的資質范圍內,評價人員的專業是否滿足建設項目的評價需要,是否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等。確定承接安全評價建設項目應簽定書面合同。
(四)現場勘察
現場勘察評價對象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與周邊環境,采用多種記錄形式現場的實際情況,如拍攝照片、攝制視頻、繪制地圖、文字記錄等。
值得注意的是現場勘察中一定要了解周邊環境的情況,如周邊建筑物的性質、周邊和自燃情況等。以評價對象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與周邊環境的相互影響為例,由于機械工廠的特點,其存在的危險性對周邊的環境影響對外部周邊環境的影響不大(不排除使用易燃氣體引發火災和爆炸的危險對周邊產生的較大影響),周邊環境對機械工廠的影響視周邊環境的危險性所決定,如所處環境的自然條件對機械工廠的影響,發生泥石流、洪水、海嘯可能會沖垮工廠建筑物,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五)資料收集
對于安全評價的過程,需要有著充足的資料進行輔助。所以,及時的收集有關的信息,并且做到對于危險的因素進行識別處理,并且將評價的工作進行單元性質的劃分,對于評價的方法進行多樣化的選擇,這些工作的基礎都是以評價工作所能夠提供的資料來進行確定實行的。
二、機械工廠危險因素的識別
機械工廠中所出現的事故,與其他的工業企業如化工企業、煙花爆竹企業以及對礦山進行開采的企業的事故并不相同。這三類工廠有著極高的危險性,一旦其發生事故,將引起十分嚴重的災難性后果,其危害性高,并且涵蓋面十分的廣泛,不論是對人員還是財產方面都能夠造成極大地傷害。在機械工廠內部所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雖然其發生的頻率相對較高,然而很多情況下的事故后果較以上三類工廠要小的多,但仍然會造成人員的傷殘,累計起來的財產損失也是相當大的。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針對機械工廠的實際情況,機械工廠十分常見的事故類型一般包括:坍塌;鍋爐爆炸;容器爆炸;火災;高處墜落;觸電;灼燙;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車輛傷害;中毒和窒息;物體打擊等。
三、評價單元的劃分和評價方法的選擇
在進行安全評價的過程中,評價單元劃分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根據對象的不同,可以按地域范圍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形成獨立的評價單元,也可以按生產工藝特性分成逐個的獨立單元,實際應用中使用較多的是按機械工廠的功能劃分為獨立的單元。這樣劃分的結果,可以將原本龐大的評價對象細致的劃分為逐個的單元,將評價的工作變得更加細致和具體,使得結果更加容易得到實現。
在進行安全評價的過程中,選擇一個適宜的安全評價方法,不僅是進行定性評價的保證,也是進行定量評價的有效工具。根據機械工廠的特點一般常用的安全評價方法,安全檢查表法、預先危險性分析法、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等。
安全檢查表法是一種系統的定性(定量)評價方法。此方法在安全預評價、驗收評價和現狀評價都可以使用。
預先危險性分析方法也稱初始危險分析方法,是在每項生產活動之前,特別是在設計的開始階段,對系統存在危險類別、出現條件、事故后果等進行概略地分析,盡可能評價出潛在的危險性。此方法在安全預評價使用較多。
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是一種半定量評價方法(亦稱LEC法)。此方法在驗收評價和現狀評價使用較多。
四、定性、定量評價
根據評價單元的特性,選擇合理的評價方法。對評價對象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進行定性、定量評價。
五、對策措施建議
依據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結果與定性、定量評價結果,遵循針對性、技術可行性、經濟合理性的原則,提出消除或減弱危險、危害的技術和管理對策措施建議。
對策措施建議應具體詳實、具有可操作性。按照針對性和重要性的不同,措施和建議可分為應采納和宜采納兩種類型。
六、結束語
每一項安全評價都應以與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及規范性文件為依據,針對機械工廠建設項目的特點,分析危險、有害因素并提出安全對策措施,對所需安全設施進行設計、施工和驗收,并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審查備案等相關工作,從而為建設項目投產后的安全運行及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礎。開展機械工廠安全評價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消除、預防和降低各種危險有害因素對勞動者的傷害,提高機械工廠的本質安全。依據可研報告、相關國家法律法規標準、類比工程資料,在深入分析、定性、定量評價系統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的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建議。
參考文獻:
[1]安全標準.安全評價通則AQ8001-2007.
[2]林琳.硫酸生產企業的安全評價[J].企業文化,2016(4):8-13.
[3]邢蕊.機械工廠安全評價工作簡論[J].決策與信息,2015(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