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軍 宋磊
摘 要: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網絡互動日益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尤其進入到“人人都是自媒體,人人都有麥克風”的信息時代,為企業輿情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面對大眾的質疑,如何將有可能演變為企業“危機”的“突發事件”消弭于無形、化解于無物,正確處理好新聞輿論導向宣傳,是擺在縣級供電企業面前的新課題。
關鍵詞:輿情研究;縣級供電企業;防范;應對
近日,一國家大型企業在棄碴風波中,要求員工跟帖評論的截圖曝光后,便陷入輿情漩渦,飽受質疑。被媒體評價為“最壞的示范”,給公共事件的危機公關提供了鮮活的素材。這一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互聯網等新興媒體迅速崛起的年代,當“突發事件”來臨時,如何應對媒體的報道、面對大眾的質疑,如何將有可能演變為企業“危機”的“突發事件”消弭于無形、化解于無物,正確處理好新聞輿論導向宣傳,是擺在縣級供電企業面前的新課題。
一、輿情現狀及特點
社會心理方面。當前我國處于社會轉型時期,貧富差距增大,各種矛盾凸顯,人們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央企的壟斷性被廣大網民認為供電企業是高工資、高福利的企業,因此受到廣泛關注。
供電優質服務方面。每年迎峰度夏或迎峰度冬期間既是用電高峰期,還是及易發生輿情時期。由于線路設備過載 “卡脖子”現象突出,大多客戶針對“低電壓、反復性停電、睡眠時沒電、做飯時缺電”而顯得煩躁指責,客戶惡意投訴和網絡炒作風險增加。
供電安全方面。主要有高壓線路跨越房屋、電力設施與建筑物、樹木等安全距離不夠,存在安全隱患;屬用戶產權的電力設施發生安全事故,供電企業無責任性涉電投訴和事故賠償糾紛增多。
電價執行和用電繳費、收費方面。對欠費用戶只進行欠費催費,用戶繳清欠款后,未能及時恢復供電;部分窗口收費人員對政策及新業務理解不透,造成用戶誤解;對用戶預存電費、自助繳費系統使用宣稱引導不夠。
企業內部穩定方面。職工子女就業、車輛管理等問題,都是職工關注和炒作的熱點話題。
二、輿情處置存在的問題
隨著互聯網在我國的高速發展,論壇、博客、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各類網絡應用形態層出不窮。企業的種種突發事件,經網絡等媒體披露后,會引發“突發危機”,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社會公信度。
(一)主動應對的意識滯后
部分企業認為應對網絡輿情是宣傳部門的事,在輿情應對方面投入人力、物力、財力不足,每年在迎峰度夏(冬)用電高峰期間發生停電事故后,往往只限于啟動應急搶險預案,快速搶修,傾力而為。而忽視了輿論引導,社會公眾和客戶不知信息,極易引發負面輿情。
(二)工作機制不完善
雖然有的企業明確專門的工作機構、工作職能,但是沒有配備所需的設施設備,互聯網上的信息量巨大,僅僅依靠人工的辦法難以應付海量信息的收集和處理,第一時間獲取全面的輿情信息存在很大的技術難度,影響了應對網絡輿情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應對網絡輿情的能力不強
一是處置滯后。輿情發生后,輿情管理部門在回復信息時,由于對有關搶修和報裝程序等信息掌握較少,不可避免的在應對輿情危機中出現滯后性。二是時機把握不準。一般而言,如果不在24小時內對網絡輿情進行積極回應,就會導致輿情成為熱點,無法控制。三是缺乏與媒體打交道的經驗技巧。輿情事件發生后,網民質疑和媒體采訪是避免不了的,我們還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和技巧。
三、應對輿情的對策及建議
(一)提高認識,增強應對輿情的責任心和緊迫感
當前,互聯網掀起了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未來互聯網的發展和影響,更加難以預測、難以想象。同時,網絡又是一把“雙刃劍”。供電企業要把握網絡輿情發展趨勢,并形成與之相對的工作理念,夯實輿情應對思想基礎,增強應對網絡輿情的責任心和緊迫感。
(二)多措并舉,建立健全輿情應對常態工作機制
要把應對輿情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一是加強輿情工作的組織領導;二是組建輿情應對隊伍;三是建立完善信息發布機制;四是建立健全網絡輿情應急處置預案;五是建立健全輿情監控機制。掌握輿論熱點和媒體關注焦點,分析判斷突發及重大輿情的級別和程度,提出處置意見,及時啟動相關預案。
四、沉著應對,確保供電企業形象
輿情事件發生時,要迅速作出反應,查找問題根源,及時回應公眾疑問,有效解決輿情事件,維護供電企業形象。
(一)主動出擊,正面引導
面對突發輿情事件,要第一時間滿足公眾知情權,第一時間組織力量調查事件真相,第一時間把真相公布于眾,如事件復雜,要根據進展情況分段公布,來滿足公眾的期待,從而減少網上謠言傳播,引導網絡輿情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二)措施有力,澄清真相
輿情事件發生后,不要一味屏蔽刪除信息,要及時啟動有關組織程序,要變強“堵”為“疏”。及時與有關單位和客戶進行溝通協調,防止事態惡化。同時主動與媒體溝通,化解情況不明而引起的社會輿論震蕩。
(三)方法靈活,杜絕炒作
在應對輿情時,既澄清事實,又講究情理。面對網民的“拍磚”、過激的言論和傳統媒體記者的窮追猛打,不能與客戶發生沖突和過激言行,而要沉得住氣、擱得下面子,做到冷靜分析、平和交流、坦誠溝通。在搶修現場和停電區域,要將告各戶書、搶修快訊、應急服務快訊、將修進度等發到客戶手中或告知客戶,做到控制風險、化解危機。對于一些虛構捏造、夸大其辭、極端偏激的帖子,則通過及時聯系相關部門進行屏蔽或刪除,避免惡意炒作,形成不良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