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輿論宣傳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關系到企業能否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增強新聞宣傳實效性,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輿論氛圍,是新時期石油企業賦予新聞宣傳工作者神圣而又光榮的使命。
在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聞宣傳之所以要增強實效性,首先是由于我們企業的宣傳思想工作面臨著來自信息網絡、其它思想領域以及企業內部諸多矛盾的考驗和挑戰,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明顯增加。受眾思想活躍,眼界開闊,信息靈通,他們厭倦那種簡單化、程式化的宣傳方式,那種空洞說教的宣傳方式,那種居高臨下、疾風勁雨式的宣傳方式。新聞輿論屬于意識形態范圍,不能強制受眾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聞宣傳更是如此,必須貼近員工群眾的生活與思想實際,必須適應人們的思維能力和接受能力,必須改進宣傳方式,提高引導藝術。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員工群眾對一些現象疑惑不解,需要加強新聞宣傳進行釋疑解惑,作出有針對性、有說服力的宣傳。改革涉及到利益格局的重新調整,將會直接反映到人們的思想意識與人際關系上,正確的思想與錯誤的思想互相激蕩,進步觀念與落后的觀念相互影響,這都是難以避免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新聞宣傳就要深入了解與密切關注員工群眾的思想動向,深入研究他們思想活動的規律與特征,摸準員工群眾的思想脈搏,解開思想的“扣子”。
由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獲取外部世界信息的渠道增多,對新聞與信息的鑒別能力增強。特別是隨著網絡業的勃興與第四媒體的崛起,新聞、信息傳播的速度、頻率加快,覆蓋面迅速擴大。因此,我們要學會在高新技術發展的條件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就要求新聞宣傳從封閉圈中走出來,拓展報道面,增加信息量,下大力氣提高新聞時效,有力地發揮思想引導和教育作用。
增強新聞宣傳在思想政治工作宣傳中的實效性,應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做好“上情下達”與“下情上達”的雙向回流工作。新聞宣傳所發揮的思想政治工作功效,大量的是在“上情下達”與“下情上達”的雙向回流的循環中實現的。“上情下達”,不是簡單地照搬照抄,不是機械刻板地當傳聲筒,而是要結合生動豐富的實際,創造性地進行宣傳報道。“下情上達”,就要求新聞工作者深入實際,深入一線,了解實情,把握員工群眾的心態,以員工群眾的情緒為第一信號,感受員工群眾贊成什么,反對什么,喜歡什么,厭惡什么;并善于對員工群眾的輿論進行“導航”,站在企業決策的立場去統一各種認識。
二是注重從文化的角度講究宣傳策略與引導藝術。當前,廣大員工群眾的思想十分活躍,民主意識、參與意識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聞宣傳要著重引導,要既善于把已經從廣大干部員工中集中起來的文化,又要善于抓住干部員工的愿望、要求,經過新聞采訪進行升華,將其引導到正確的方向。從新聞宣傳工作來說,善于因勢利導,這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掌握的一項宣傳藝術,要善于從文化的角度巧妙地對員工群眾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及時提供,對員工群眾希望回答的問題作出有說服力的解釋,思想政治工作的輿論引導才會取得巨大的效應。
三是正確把握企業熱點問題的報道。新聞宣傳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發揮其影響力與滲透力,集中表現在對員工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的把握與報道上。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和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必然會出現一些熱點和焦點問題。比如,對于員工群眾關注的收入問題、物價等問題,這些問題與員工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新聞宣傳如果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那就起不到對員工群眾關切的問題作釋疑解惑的作用,就等于放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輿論陣地。但一些熱點問題,又是十分敏感的,如果報道時把握不當,就會加熱升溫,激化矛盾,給實際工作幫倒忙。因此,新聞宣傳既不能回避,又不能草率從事,關鍵是要冷靜觀察,審時度勢,講究報道的時機、分寸。
四是先進典型人物的報道要注重同員工群眾的貼近性。滿腔熱情地挖掘各類先進典型,大力宣傳先進人物履職風采,是開展好新聞宣傳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通過弘揚先進典型的事跡,對企業發揮“見賢思齊”的示范作用,同時,要擴大先進典型在員工群眾中的感染力與影響力,就要注意同員工群眾的貼近性,通過一些小事、感動人的先進事跡深深地打動受眾的心,激發起巨大的精神動力,人們深深地為他們無私奉獻、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的精神所折服。要讓報道出來的新聞稿生動感人,入情入理,成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