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琳
摘 要:社會保險基金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發展的基石,養老保險基金是社會保險基金的脈搏。本文結合中國實際,探索如何更好把養老保險基金投資于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我國投資運營策略、監管方案以及相應的法律法規都尚未完善,通過分析基礎設施建設的實際情況,與養老保險基金的互動關系,對養老保險基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的可行性,面臨風險等問題進行探討。同時通過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經驗,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養老保險基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分析
2012年,國務院正式批復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把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放在優先發展位置。建設基礎設施項目,最重要的就是資金。而目前我們國家面臨的另一個重大問題,就是日趨嚴重的老齡化。因此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問題也就被提上了日程,當然它也一直是社會保障界各學者不斷探討的一大問題。
一、養老保險基金和基礎設施建設互動關系
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我國目前養老保險基金結余大約有4萬億,可以為基礎設施建設注入一股強有力的動力。基礎設施建設在時間上也具有和養老保險基金一樣的特征:長期性。它更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一股重要推動力量,不僅增加需求,增加資本存量,提高生產能力,還對其他國民經濟部門產生重要“乘數效應”。
近幾十年城市化的迅猛發展為新舊基礎設施更替提供了有利條件。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基建設施改造,不僅在建成后實現保值增值,還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為投資其他渠道創造良好的環境。另外,養老保險基金的增值,可以不斷給基礎建設提供資金動力,也給整個養老保險體系,社會保障體系夯實基礎。
二、養老金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可行性研究
(一)政策支持
2015年7月3日,正式通過《中國保險投資基金設立方案》。2015年12月保監會更是就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二)澳大利亞案例經驗分析
澳大利亞政府對這部分基金在其資產配置中,特別關注以下幾個方面:投資行業,地區,比例。
1.投資行業。該國政府青睞于對交通公路、通訊設施、能源設備等經濟型基礎設施進行投資,不同的超級年金基金會根據其不同的投資使命選擇不同的投資行業。但有些養老基金投資行業依然比較廣泛,例如CBUS基金、澳大利亞超級基金,這些養老基金幾乎涉及所有的經濟型基礎設施,甚至還涉足社會型基礎設施投資。另一些如HESTA基金和Unisuper基金僅涉足一兩個基礎設施領域。
2.投資地區。根據相關研究數據,澳大利亞的超級基金對其基礎設施海外投資比例超過基礎設施總投資的50%,主要涉及的地區包括北美、西歐、亞太地區、拉丁美洲地區等。對于大部分超級年金基金選擇的昆士蘭投資公司來說,其主要也是投資海外市場,例如歐洲、美國以及一些新興地區。這是由于該國對基礎設施這一領域發展相對成熟,競爭也非常激烈,因此政府對其投資有諸多限制和規定,使得大部分的超級年金基金投資選擇了海外市場。
3.投資比例。有機構對澳大利亞超級年金基金投資基礎設施的比例進行評估并發現從2006年6月到2009年6月,澳大利亞的超級年金基金有8.1%的資產投資在非上市基礎設施領域或是參與了直接投資。
從具體資產分配來看,澳大利亞超級年金基金對所投資的基礎設施根據重要程度、風險狀況、收益大小進行了等級劃分。主要有:核心基建,附加核心基建,在建基建三大類。并根據各風險收益高低配置份額。
三、關于我國養老保險基金進入基礎設施相關建議
(一)宏觀環境
1.加強法律配套措施。2001年,我國頒布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但是里面并沒有涉及針對基礎設施的相關要求。基于目前我國在養老基金投資方面法律配套措施并不完善的客觀現實,政府決策層需盡快出臺一部更為完善、具體、更具有時效性,權威性的文件。
2.適度開放基礎設施投資市場。國家可以根據市場需要,逐漸放開準入限制。比如對壟斷性行業,電網,航空,水電等可以在政府的管制下進行。對于其他行業可以通過各個地方政府介入,分種類,分步驟,逐步放開。
(二)微觀環境
1.具體資產配置。我國可以效仿澳大利亞超級年金基金,先確定適合投資的核心基礎設施、附加核心基礎設施以及高收益的在建基礎設施。在確定了核心基礎設施之后,我國養老基金可以著重投資核心基礎設施,例如交通設施、水利設施方面的基礎設施。一方面是因為在我國交通設施類基礎設施需求量較大如高鐵、地鐵等,投資機會較多,另一方面這些經濟型基礎設施是需要消費者在使用時付費,因此投資可以較快收回。
2.鼓勵發展相關基金管理公司。澳大利亞及許多其他國家有專業的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機構和基金公司,如澳大利亞的昆士蘭投資公司和行業基金管理公司。我國應多發展相關專業公司為其建設做研究分析。
3.根據投資使命選擇投資基礎設施行業。學習澳大利亞有針對性的投資,賦予每支基金不同的使命。再參考其基金在投資基礎設施的相關經驗,在投資地區的選擇上主要進行海外投資,且在投資行業的選擇上可以多元化選擇。
四、小結
經過前文分析,雖然基礎設施擁有穩定的利潤增長,抗通脹,門檻高等優點,但依然存在不可控的風險。同時因為我們自身缺乏相關投資經驗,難以建立一支專業的投資團隊,并且市場上也沒有專業的基金管理公司,所以我國養老基金在進行基礎設施領域投資的時候要多參考其他國家的投資模式。比如多投資核心基礎資產建設,建成后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分配投資比例,對收益高風險低的項目相對加大投資比例等。除此之外,政府也應該多發揮作用,建立一些相關的補貼制度,多向拉美等國家學習。
參考文獻:
[1]高霞.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開發的實證分析[J].天津市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2).
[2]劉雅慧.澳大利亞養老基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及其對中國的啟示[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