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婷
聯想控股“清倉”地產業務
李少婷
“清倉”房地產,將戰略投資專注于聚焦的行業,聯想控股的這一戰略決策,讓人們對誰當地產的接盤俠產生無限遐想
經歷過房地產行業的起起伏伏,如今,聯想控股要與其房地產板塊核心資產“狠心”說再見。
9月18日晚,聯想控股發布公告稱,將向融創中國轉讓融科智地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科智地)旗下40間目標公司及安信頤和的相關股權及債權,共計42個物業項目權益,交易總價約為137.88億元。
融科智地在聯想麾下走過15年的風雨,但這一次聯想控股決定將地產業務交給關系密切的“小伙伴”融創中國。聯想控股在公告中稱,通過出售事項,其戰略投資將專注于聚焦的行業,并將退出房地產開發業務。
據了解,近年來,聯想控股地產板塊業績并不理想,而艱難的IT板塊及其他新興業務都需要更多“補血”資金和投資“彈藥”。在聯想控股看來,此番出售可一次性整體變現其地產業務資產,從而加強整體流動資金及財務狀況,聚焦于“消費與投資”主業發展。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道,此類并購,也說明了一些主營業務非地產的企業,在目前正碰到很多尷尬,地產規模不大不小反而會使得各類成本增加,也會牽制其他主業的發展,所以亟需減負。
一直以來,聯想控股向外界表述自己的業務模式為“戰略投資+財務投資”雙輪驅動,其中,房地產板塊即為其戰略投資部分的第二大收入貢獻源,不過,聯想控股現在已決定砍去這一枝蔓。
根據聯想控股與融創中國9月18日晚間發布的公告,聯想控股擬向融創中國出售41間目標公司的相關股權及債權,而目標公司主要擁有42個物業項目的權益。
此項交易的代價總額為137.88億元,聯想控股出售的41間目標公司中有40間來自其房地產板塊核心公司融科智地。聯想控股稱,通過出售事項,其戰略投資將專注于聚焦的行業并將退出房地產開發業務。
融科智地地產業務在聯想版圖中屬“元老級別”,其成立于2001年,在聯想麾下發展壯大走過15年歷程。而聯想控股的官網上還顯示著對融創智地的期許,“肩負著要把房地產當成事業和產業來做、要在房地產行業中再創聯想傳奇的使命”。
接盤方融創中國也是聯想的“老朋友”,據融創中國官網介紹,該公司2015年實現銷售金額734.6億元,業績名列全國房企第九位。
而為何會是二者“聯姻”?嚴躍進表示,融科智地規模后續做大有難點,而憑借今年房地產市場價格上升的態勢,可以積極提高估值,打包轉讓給融創中國,也是個好買賣。
按照18日晚間公布的框架協議,交易完成后,聯想控股將僅剩位于北京融科資訊中心園區的權益及武漢智谷投資有限公司60%的股權,而融創中國則將獲得分布于北京、天津、重慶、杭州等16個城市,總占地面積約693.7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802.21萬平方米,未售面積約730.05萬平方米的物業權益。
根據聯想控股前不久公布的2016中期業績報告,其房地產板塊報告期內收入同比上升3%,但歸屬于聯想控股權益持有人的凈利潤同比下降75%。相較于戰略投資的其他幾個板塊如金融服務、農業食品,房地產板塊“光環”已褪。

對于此次交易,聯想控股方面表示,戰略領域的聚焦將有助于進一步釋放聯想控股的投資價值,打造更優的資產組合。在剝離房地產開發業務后,將戰略投資聚焦于“消費與服務”大主題,包括:金融服務、醫療服務、現代農業和食品以及創新消費等。
剝離房地產開發業務對聯想控股來說,除了擺脫業績拖累、業務更加聚焦外,在資金上也使其獲得更多“補血”。
對于交易所得款的用途,聯想控股公告稱,出售所得款項137.88億元。另外,預計融科智地在出售事項后仍將保留賬面資金約58億元。償還房地產開發業務全部為償還外部債項約75億元后,其余所得款則將用于充實聯想控股及其附屬公司的流動資金,或投資至其戰略投資將聚焦的行業領域。
由此不難看出,聯想控股出售地產業務后,其資產負債率及流動資金狀況都將得到改善,而其投資業務的“彈藥”也更加充足。
根據聯想控股2016年中期報告,受IT板塊收入下降影響,聯想控股實現收入同比下降5%,而公司股東應占凈利潤同比下滑36%,重要原因之一為財務投資板塊受資本市場環境影響表現不佳。
在聯想控股的官方描述中,“此次戰略協議的達成,對于雙方來說都頗具里程碑意義。”
這一座里程碑的背景是什么呢?我們來看看兩組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8月新建商品房房價環比上漲城市仍然在增多。與7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新房價格上漲的城市有64個,持平的城市有2個。其中,一線城市環比漲幅擴大,熱門二線城市房價繼續上漲,北京8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3.8%,同比+25.8%,上海8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5.2%,同比+37.8%,廣州8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2.4%,同比+21.2%,深圳8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2.1%,同比+37.3%。北上廣深房價永遠漲的預期又進一步被加強。
再看央行發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53.7%的居民認為目前房價“高,難以接受”,42.9%的居民認為目前房價“可以接受”,3.4%的居民認為“令人滿意”。同時,對下季度房價,23.1%的居民預期“上漲”,52.2%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11.9%的居民預期“下降”,12.8%的居民“看不準”。不過最重要的一個數據是,未來3個月內準備出手購買住房的居民占比為16.3%,較上季度提高1.3個百分點。
聯想控股依據自己的戰略調整,把房地產板塊剝離出去了,而且還能在好時候賣一個好價錢,融創中國對未來的房地產依然信心滿滿,要做大做強,但是,那些16.3%的準備在未來3個月買房的人呢?他們的“戰略”又是什么,他們考慮好了嗎,他們會不會成為了真正的接盤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