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龍:安全電梯物聯維保系統新生態
有人說,近幾年電梯等行業最熱的詞是“安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頻頻發生的電梯事故,甚至一度患上了乘梯恐懼癥。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沒有安全一切無從談起……
電梯安全是系統性概念,牽涉到多方職責,依存條件也非常之多,系統中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為安全埋下隱患。在“互聯網+”的浪潮席卷各行各業的今天,為解決“電梯安全”這個系統性難題提供了可能。
申龍電梯電子遠程管家是深化整合的電梯物聯網系統,形成了“互聯網+數據采集系統+云服務器+客戶端”的技術架構,不僅可以實現對在用電梯的數據信息全方位的云管理,還可以實現對其服務期間的運行狀態實行24小時在線監控。申龍電梯下屬各個區域分公司、代理商以及合作的物業公司、維保公司均可以通過申請獲得申龍授權的申龍電梯電子遠程管家平臺賬號,用以實現對其管轄范圍內電梯的在線監控和管理。用戶僅需投入具有互聯網接入功能的計算機或智能手機即可。
從電梯發生故障到維保人員趕到現場是救援的黃金時間,越快速智能的響應,越能迅速協調調配人員,從而避免事態惡化,最大限度減少傷害。
在電子遠程管家的網絡平臺上可以全天候監控電梯運行的情況和異常信息(運行方向、速度、到達樓層、開關門狀態、電壓電流等),一旦發現潛在的問題或者出現故障,網絡平臺可以通過“聲光告警+自動翻頁+信息通知”等多種方式第一時間告知相關人員,從而實現主動協調調派維保人員趕往現場。
申龍電梯的維保人員每個人可以責任維保一定數量的電梯,電梯一旦出現問題,對應的責任維保人員可以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解決問題。這種變被動為主動的預防監控管理模式不僅可以做到電梯安全故障預防還大大提高了維保、救援的效率。
此外,通過網絡平臺經驗豐富的專家可以在線協助和指導故障現場維修人員,處理和解決電梯故障,快速找到問題的根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專家級”人員服務于全國各地,尤其對于一些維保技術力量薄弱,缺少經驗豐富檢修人員的地區,優勢更加突出。

傳統電梯維修保養記錄的方法常令多方信息閉塞,不僅查詢麻煩,管理起來也十分困難?;ヂ摼W技術的應用使整個維保體系開放,上到政府、制造商、維保公司,下到用戶、每一個維保人員都能通過網絡平臺獲得一手資訊,從而打破信息孤島。
申龍電梯電子遠程管家實現信息化維保,維保人員到達現場進行維護保養(檢修、參數調整)的信息將通過物聯網平臺記錄在電子遠程管家服務器中,供管理人員隨時查看與分析。
此外,系統還會對計劃中年檢、保養的時間進行提醒。例如,申龍電梯的維保周期一般是15天,在維保時間節點前,系統會自動提醒維保人員主動維保。
據了解,一般情況下,造成電梯故障多發頻發的主要原因在于電梯帶病運行,也就是說很多零部件由于型號不同,生產廠家不同導致其質量和故障率也是不同的。如果某一零部件故障,不被發現而繼續危險使用,將會為電梯安全埋下隱患。
制造廠家可提供給用戶該電梯的全部數據,包括故障分析、故障數據統計、歷史故障查詢等。從安裝使用開始,到任何一個時間節點的全部信息記錄,相當于此電梯的生命信息檔案。并通過物聯網系統平臺存儲在制造廠家的服務數據庫中。
利用互聯網平臺,采集積累的數據將不再只是被遺忘在服務器中,申龍電梯電子遠程管家將實現通過監測電梯使用狀況和運行次數等相關數據統計,推測電梯易耗損零部件的健康狀態和具體報廢時間,從而將可能發生的故障扼殺在搖籃里。

互聯網+的時代是最大化開放的時代,它將傳統社會解構,將人作為互聯網生態系統的基本單元平臺和機構連接,充分發揮人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并依此更好地服務于人。
在申龍電梯物聯網系統中,互聯網還能加什么?
互聯網+安裝:優化安裝業務流程管理,使安裝效率提升25%,誤工次數下降20%;
互聯網+檢驗:可以實現到期年檢自動提醒,電梯自檢30%項目自動完成,平臺自動生成報告,檢驗通過率、檢驗效率提升;
互聯網+維修:可以實現故障受理效率較傳統方式提升50%,故障處理效率提升15%,60%故障通過系統主動受信,大大減輕物業管理的壓力;
互聯網+保養:大數據分析實現電梯隱患預警,電梯針對性保養,電梯體檢保養效率提升10%;
互聯網+改造:通過整體壽命評估報告、運行質量評估報告、載客能力分析報告,綜合分析為業主提供更加科學、透明的配件升級/整梯改造方案。
此外,電梯還可以向廣告傳媒領域結合,向智慧社區延伸;運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優化EBS電梯業務系統、監測中心,推動電梯營運平臺迭代等等。
申龍電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申龍電梯,創建于1992年,是一家集設計、制造、銷售、安裝、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電梯生產企業,注冊資本為25530萬元,擁有員工近2000人,公司位于長三角核心位置,距離上海虹橋機場45公里。
產品涵蓋各類電梯、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和電梯部件,是中國電梯協會理事單位。國內省市擁有完善的營銷服務網絡,產品銷往俄羅斯、馬來西亞、波蘭、澳大利亞、法國、約旦、印度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