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孟
(錦州市第一實驗幼兒園,遼寧 錦州 121000)
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生命意蘊探討
趙 孟
(錦州市第一實驗幼兒園,遼寧 錦州 121000)
社會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尤其是對音樂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音樂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情感活動也是個體自然是生命的表現,即音樂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生命教育的主要渠道。音樂教育與生命教育的有效結合有利于培養個體追求精神生命的意識。尤其是幼兒園音樂教學,更應有效引入生命教育,但在具體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幼兒園音樂教學忽視了音樂教學的生命意蘊。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生命意蘊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幼兒園;音樂教學;生命意蘊
音樂作為一門抒發內心情感的藝術活動,對人們生活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且音樂性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本能。教育的目的在于更替與繼承人們的生活經驗,以及促進個體的身心健康發展,在發展過程中不斷開發自己的思維、不斷發現自己的潛在能力與實現自我。在此基礎上,教育采用多樣化的方式提升教學質量與生命質量。幼兒園音樂教學不僅是有異于其他教學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化生活模式,而且是教育與指導幼兒個體健康成長的過程,因此營造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與豐富平等的生命發展空間至關重要,從而促進幼兒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健康成長,以及豐富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生命意蘊。
(一)專業知識與技能傳授對審美體驗的擠占
音樂作為一門具有重要意義的藝術,其有著自己的特殊性,即在音律與數學系統的基礎上產生了音樂教育的知識技能系統傳輸與審美系統領悟兩大基礎功能。所以,音樂教育的合理開展需要有效結合知識技能系統傳輸與審美系統領悟,在此基礎上才能有效教育與引導被教育者的和諧一致與平衡。教育行政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音樂教學,即幼兒園音樂教學理念引入了科學主義指導思想,過分注重音樂知識、技能的教授,忽略了音樂審美體驗的培養。
(二)專業音樂教師缺乏審美引導能力
專業音樂教師既是音樂教學的引領者又是教育成效的保障。然而當前幼兒園中,部分專業音樂教師根本不注重音樂審美體驗的培養,甚至對音樂審美體驗缺乏深刻的認識與了解,他們只是形式主義,缺乏教學經驗與職業素養,主要原因在于他們缺乏審美能力與引導能力,對音樂教學缺乏深刻的認識,他們認為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一樣,都是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所以導致音樂課堂死氣沉沉,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甚至部分學生出現厭惡音樂的情緒,音樂教學本應具備分享、體驗、領悟等元素,而不是死記硬背、反復操作的現象。究其緣由,幼兒教學體系引入了詳細化的考核制度,無論是教學成效還是音樂教師選取都嚴格遵循該制度,從而導致審美能力與引導能力不被重視。
(三)不加節制地依賴多媒體
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已經廣泛應用于人們生活之中,多媒體教學方式也逐漸受到師生的高度關注與重視,且被規劃為未來教育的主要發展趨勢,雖然多媒體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它只是一種輔助教學工具,不能完全取代音樂創作,即多媒體應用不適用于音樂創作。然而,大多數音樂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他們往往盲目追求課堂氣氛,盲目使用多媒體,無論是音樂知識的學習、技能的了解與掌握、審美能力的培養都依賴于多媒體資源,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思維的開發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這些現象無疑說明:現代幼兒園音樂教學已經與音樂教學本質背道而馳,且過分注重音樂知識、技能的教授,忽略了音樂生命意識與人文精神的指導,以及忽略了音樂教學的原本意義。
(一)在情感化的音樂教學中體現生命的現實性與體驗性
注重人們的現實生活對生命質量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幼兒的好奇心強,對日常生活中的新鮮事都充滿興趣,他們的現實生活往往是絢麗多彩的、愉悅的、幸福的,在此基礎上他們才能真正體會與領悟到生命的價值與作用,才能對未來生活抱有盼望。生命與體驗息息相關,生命需要體驗,體驗又是生命的主要生存方式,是人們努力求索生命意義的主要途徑,生命的價值、意義與情感不僅需要理論、技能的學習而且需要付諸于行動。幼兒園音樂教師需要多與幼兒溝通,了解與掌握他們的心理,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從而去感化與影響幼兒;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依據幼兒學習情況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促進幼兒的共同進步;注重了解音樂教學中生命教育的內容,培養幼兒樹立價值觀與生命觀。
(二)在個性化的音樂教學中體現生命的整體性與獨特性
生命的特征在于既是完整的又是獨立的,也就是說世界上不可能會出現兩個完全一樣的生命個體,生命之旅價值的高低取決于一個人個性、自我宣傳與展現的程度。現階段幼兒園音樂教育中,不僅需要注重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而且需要注重幼兒個性的培養,聯系實際情況設計個性化課程,旨在強調幼兒的主體地位與師生之間的合作,真正促進每個幼兒的進步、提升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全面性與個性化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主要目標,主要包括課程設計、教學過程、教材處理與教學風格的個性化。
(三)在互動性的音樂教學中體現生命的創造性與自主性
人的生命發展需要自由的支持,同時自由也是創造的根本。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了解掌握音樂自身特征,并充分發揮,在此基礎上設計創造性教學,提升幼兒的創新能力與創造能力。首先,在滿足社會與個體發展需求的基礎上,激發幼兒的創造思維與欲望;其次,提升幼兒的創造能力,聯系音樂內容設計和諧有效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制定相關的思維練習。音樂藝術形象表達的主要方式是音響、旋律等,也就是說需要依賴聽覺進行體會與感悟,教師可以選用多樣化的方式激發幼兒的音樂想象,加深他們對音樂內容的了解與掌握,提升審美能力;再次,幼兒需要實行創造性音樂活動,幼兒既要學習與了解其他的音樂作品又要結合自己所掌握的音樂基本要素健全自己的音樂展現,音樂創作學習正好為幼兒創造了機會。音樂基本要素的操作,可以讓幼兒親身體會音樂創作過程的愉悅性與意義性,在音樂教師的鼓舞與指導下,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與創新能力。價值取向的創建也是音樂教學的主要內容,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師生對音樂課程自發構建程度,主旨強調師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自發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教師既是音樂教學的教育者也是引導者與設計者,幼兒既是音樂知識的接受者也是創造者。因此,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與合作至關重要。
(四)在審美化的音樂教育中體現生命的崇高化和價值化
生命美育的主要意義在于改善生命與美化生命,成為真正有意義的人。幼兒是剛脫離父母關懷的群體,他們具備強烈的好奇心,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需要激發幼兒的興趣,提升幼兒對美的認識與領悟、培養幼兒創造美的意識。著名哲學家康德曾明確指出:美是道德與知識有效構建的主要渠道。所以,從理論形態方面而言,生命教育旨在強調幼兒培養生命審美能力,在此基礎上促進高尚的生命個體形成;從操作方式方面而言,生命教育旨在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幼兒需要在不斷實踐中體會與領悟生命價值。幼兒園音樂教材中有很多積極向上的音樂內容,教師則可以利用這些資源實行生命審美教育,往往提升這些教材中的人物,都有著強烈的生命審美意識與生命價值意識,為了自己的理想與目標勇往直前的精神,這些內容可以提升幼兒處理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可以合理有效的引導幼兒對生命苦難的部分了解,從而幫助幼兒更加全面的了解生命,以及更加珍惜生命。幼兒生命質量的關注、幼兒生命強度的提升、幼兒生命意識的加強既是社會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人們理應具備的共識。新歷史背景下,我們的責任逐漸擴展,不再局限于傳輸幼兒理論知識、技能,而是應該更加注重幼兒的生命質量,即充分了解與掌握音樂教學中的生命意蘊的意義,并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生命美育,從而促進幼兒生命的豐富性。
音樂教育屬于教育實踐活動的一種,所以幼兒園音樂教學需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且圍繞幼兒的生命活動進行開展,注重幼兒個體生命健康成長的追求。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生命意蘊指的是在幼兒生命過程中了解與掌握音樂教學的實質力量,從而發揮音樂教學在幼兒生命健康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其旨在強調幼兒園音樂教學與幼兒生命的緊密關系,希望幼兒園音樂教學既能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又能積極引導幼兒生命成長的價值。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生命意蘊主要包括:
(一)尊重幼兒個體參與音樂活動的生命體驗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既是生命的基礎活動又是人類生命情感的主要體驗途徑,加之情感體驗是幼兒個體特殊的生命運動過程,可見個體性對幼兒園音樂教學而言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幼兒園音樂教學需要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需要豐富幼兒個體的生命表述、激發幼兒的音樂興趣、鼓勵幼兒利用音樂方法抒發情感,從而滿足幼兒的成長需求。
(二)發展幼兒的主體間性
音樂,其實是一種文化創建活動,所以幼兒園音樂教學需要結合幼兒的主體間性,并將其作為基本訴求,為幼兒創建與作品、他人之間的多角度溝通的平臺,以幫助幼兒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感受美、領悟美,并在感受與領悟美中打開自己的生命世界,正確認識與評價自己、他人;接近社會與自然;為生命的和諧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培育幼兒熱愛生活和追求自我超越的生命態度
音樂教學與生命教學的有效結合是幼兒教育與幼兒生活的正確方向,幼兒園音樂教學既需要傳輸幼兒音樂知識、技能又需要滿足幼兒成長健康成長的需求。因此,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生命意蘊還需注重幼兒熱愛生活,及追求自我的培養,從而營造和諧寬松的音樂學習環境,提升幼兒生命質量。
綜上所述,音樂是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生活緊密相連,需要人們用心去感悟與體會,而并非簡單的教化工具。幼兒園音樂教學與生命教學有效結合是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正確方向,即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生命意蘊尤為重要,但部分幼兒園教師缺乏對音樂學習的深刻認識與了解,以及缺乏對音樂促進幼兒精神生命成長價值的掌握與研究,導致幼兒喪失學習音樂的興趣。因此,改善當前幼兒園音樂教學現狀、關注與重視幼兒音樂學習過程、培養高素質幼兒園音樂教師至關重要。
[1] 孟薇.淺談音樂教育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J].戲劇之家,2016,08.
[2] 林麗英.《指南》背景下幼兒園音樂教育游戲化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6,25.
[3] 管葉青.陶行知創造思想在幼兒園音樂教育領域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31.
[4] 趙琳娜.幼兒園如何開展音樂教育[J].學園,2014,32.
[5] 許珍.淺談幼兒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J].新課程(小學),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