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美菊
烏海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內蒙古烏海 016000
門冬胰島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療中的應用
焦美菊
烏海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內蒙古烏海016000
目的探討門冬胰島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妊娠糖尿病患者共120例,按照抓鬮的方式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為60例,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常規的人胰島素治療,研究組患者采用門冬胰島素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明顯降低,并且實驗組比對照組降低的程度更大,兩組的餐后2 h尿C肽均有效升高,并且實驗組升高的更多;治療后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IL-6、CRP和PTX-3炎性因子均明顯降低,并且實驗組治療后要比對照組更低;研究組的血糖達標時間為(25.6±6.3)d,低血糖發生率為11.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5.9±7.4)和21.7%,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門冬胰島素治療妊娠糖尿病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控制血糖水平,值得推廣使用。
門冬胰島素;妊娠糖尿病;血糖水平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妊娠糖尿病的發病率逐漸升高,在妊娠期并發癥中的發病率高達12.3%。由于妊娠糖尿病會對母嬰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臨床上應該對妊娠糖尿病的治療給予更高的重視。為了尋找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妊娠糖尿病的方法,該院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年間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12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采取門冬胰島素治療的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的對象均為來該院就診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共120例,所有的患者都符合妊娠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按照抓鬮的方式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為60例。實驗組60例,年齡23~36歲,平均年齡(26.2±2.7)歲;體質量55~80 kg,平均(66.2±3.7)kg;孕周42~48周,平均孕周為(45.1±1.1)周;期中初產婦有34例,經產婦有26例。對照組50例,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5.6±2.8)歲;體質量55.5~79.5 kg,平均(67.2±3.5)kg;孕周42~48周,平均孕周為(45.8±1.2)周;期中初產婦有33例,經產婦有27例。兩組患者都排除了高血壓、心力衰竭和其他的全身性感染疾病,兩組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在年齡、體質量、孕周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之后均進行常規的妊娠糖尿病教育,合理飲食,根據患者的體質量嚴格規定每天攝入的熱量,同時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指導患者少吃多餐。對照組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用常規的人胰島素治療,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3次/周,在餐前持續性注射。研究組患者采用門冬胰島素治療,餐前半個小時注射人工合成胰島素,同時在此基礎上注射門冬胰島素,3次/d,同樣在餐前注射。兩組患者的注射起始劑量為每餐前4~6 U開始,對患者的血糖進行嚴密監測,根據血糖監測的結果對患者的用藥劑量進行調節,每3 d調節1次,保持每次調節的劑量為1~4 U。
1.3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尿C肽以及IL-6、CRP和PTX-3炎性因子,同時觀察兩組患者的血糖達標平均時間和低血糖發生率。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1兩組血糖、尿C肽和糖化血紅蛋白情況比較分析
治療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明顯降低,并且實驗組比對照組降低的程度更大,兩組的餐后2 h尿C肽均有效升高,并且實驗組升高的更多,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2 兩組炎性因子情況對比(±s)

表2 兩組炎性因子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血糖、尿C肽和糖化血紅蛋白情況比較分析(±s)

表1 兩組血糖、尿C肽和糖化血紅蛋白情況比較分析(±s)
項目觀察時期對照組實驗組P值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小時尿C肽(ug/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9.66±2.46 6.98±2.13 14.86±2.73 11.29±2.34 10.42±2.94 8.02±2.67 4.07±1.38 6.06±1.43 9.69±2.50 5.58±2.07 15.03±2.80 9.69±2.11 10.37±2.98 6.40±2.60 4.04±1.43 8.00±1.57>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2兩組炎性因子情況對比
治療后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IL-6、CRP和PTX-3炎性因子均明顯降低,并且實驗組治療后要比對照組更低,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血糖達標時間和低血糖發生率情況比較
研究組的血糖達標時間為(25.6±6.3)d,低血糖發生率為11.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5.9±7.4)和21.7%,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糖達標時間和低血糖發生率情況比較(±s)

表3 兩組血糖達標時間和低血糖發生率情況比較(±s)
組別血糖達標時間(d)低血糖發生率[n(%)]研究組(n=60)對照組(n=60)P值25.6±6.3 35.9±7.4<0.05 7(11.7)13(21.7)<0.05
妊娠糖尿病是妊娠期的一種常見并發癥,指產婦妊娠期間首次出現血糖升高的情況,會導致產婦羊水過多、尿路感染和胎膜早破等,不僅影響產婦的健康,同時也對嬰兒造成不利的影響[1-2]。妊娠糖尿病的臨床治療主要以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為主,傳統的人胰島素一般通過餐前注射的方式給藥,但是發揮藥效非常慢,對于餐后的血糖控制不理想,因為藥物的濃度峰值和餐后高血糖很難吻合[3]。另外,使用傳統的人工合成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還容易導致患者在餐前發生低血糖事件[4]。門冬胰島素是一種胰島素類似物,是重組人工合成的,在分子結構、生活活性和免疫活性等方面都非常接近人胰島素,進入人體后能夠被快速的吸收,并非常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發揮藥效。門冬胰島素的使用更符合餐后血糖升高的特點,更加適用于孕婦。國外很多研究都報道,門冬胰島素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體內的糖代謝[5-7]。該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明顯降低,并且實驗組比對照組降低的程度更大,兩組的餐后2 h尿C肽均有效升高,并且實驗組升高的更多;治療后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IL-6、CRP和PTX-3炎性因子均明顯降低,并且實驗組治療后要比對照組更低;研究組的血糖達標時間為(25.6±6.3)d,低血糖發生率為11.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5.9±7.4)和21.7%,兩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該研究結果與李秀芹等關于觀察門冬胰島素治療妊娠糖尿病的臨床有效性與安全性的研究報道數據吻合[8]。說明門冬胰島素在妊娠糖尿病的治療中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采用門冬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在更短的時間內將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于啟霞,雷曉琳.門冬胰島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療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農村衛生,2015,12(24):165-166.
[2]王麗隨.門冬胰島素與生物合成人胰島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療中的療效比較(附50例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4,32(4):104-106.
[3]吳迎爽,劉瑤,朱亦堃.門冬胰島素在妊娠糖尿病患者應用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1):101-102.
[4]吳紅軍.門冬胰島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島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療中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醫藥導刊,2013,13(10):1653-1654.
[5]李少卿,王堅.門冬胰島素在妊娠糖尿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旬刊,2014,24(5):145-146.
[6]張雪艷.門冬胰島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島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療中的療效及安全性[J].糖尿病新世界,2015,14(6):36-37.
[7]齊艷紅.門冬胰島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32(16):74-75.
[8]李秀芹,張玲.觀察門冬胰島素治療妊娠糖尿病的臨床有效性與安全性[J].糖尿病新世界,2014,14(23):66-67.
R587.1
A
1672-4062(2016)09(b)-0065-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8.065
2016-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