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惠
廣西陸川縣人民醫院內科,廣西陸川 537700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特點觀察及護理對策
阮小惠
廣西陸川縣人民醫院內科,廣西陸川537700
目的探討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疾病的臨床特點、護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對納入研究的12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和分組,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特點、生存質量評分以及住院時間。結果觀察組患者在心律失常、急性感染、心率衰竭等臨床特點及并發癥方面均比對照組患者高(P<0.05),而在住院時間方面比對照組患者短(P<0.05),生存質量評分比對照組高,表明生存質量比對照組患者要好(P<0.05)。結論護理人員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期間必須密切關注患者的情況,加強了解,及時采取措施,幫助患者控制病情,恢復健康。
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臨床特點;護理
糖尿病在臨床上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慢性內分泌疾病,其臨床現狀表現具有隱匿性,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而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則是因為長期的嚴重心肌缺血而出現心肌壞死的疾病,具有起病急、發病快、高死亡率的特點。該研究在該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間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選取60例,以及同期中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在該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間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選取60例,將其列入觀察組,并于同期中選取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列入對照組,120例患者在入院時均符合WHO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相關診斷標準。觀察組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在41~79歲,平均年齡為(56.3±2.5)歲,對照組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在40~77歲,平均年齡為(56.1±2.3)歲。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的對應數據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該院為對照組患者提供常規護理,為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以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方法如下:(1)風險評估:由于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患者在高血壓、高血脂以及高胰島素血癥方面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因此在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就必須詳細全面了解患者的過往病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患者的危險因素進行準確的評估,及早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進行提早干預。(2)強化健康教育:針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必要的健康教育至關重要。常規教育包括全面詳細講解有關飲食控制、血糖檢測、用藥方法、功能鍛煉等內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中對疾病護理的認識,從而在調整生活方式等自覺性行為下更好地控制血糖。(3)心理護理:患者心理上表現出了一定的抑郁、焦慮以及人際關系敏感等不良問題,且各種疾病生理折磨以及醫藥經濟壓力都會給患者較大的心理負擔,因此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溝通,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問題,適時給予足夠的安慰與鼓勵,逐漸幫助患者消除不安心理,最終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4)飲食指導。在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工作中,飲食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一旦患者出現飲食不合理的情況,勢必會引起血糖的反復變化,且加重心臟負擔,護理人員必須加強患者飲食護理工作,監督并引導患者進行合理的飲食,多食用含高蛋白、高維生素和高纖維的飲食,避免多鹽、多脂、多糖、難消化的飲食,堅持少食多餐原則,強化飲食護理。(5)用藥護理:在臨床上通常采用如多巴胺、尿激酶或胰島素等藥物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但不少藥物都會引發不同程度的并發癥,所以在溶栓治療時,護理人員就要全程密切關注到患者血壓與血糖的變化情況,時刻詢問患者是否出現了頭痛的情況,并且通過觀察是否面色蒼白、出血性休克等判斷患者的狀態,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必須馬上通知醫療人員進行處理。(6)預防感染:糖尿病患者抵抗能力較弱,尤其是急性期的絕對臥床、左心功能不全,肺部淤血,很容易并發肺部感染或口腔皮膚感染,護理人員要及時對患者感染預防進行護理干預。(7)血糖控制:加入胰島素護理干預治療,幫助患者度過急性期,降低胰島素負荷率,改善代謝紊亂的癥狀,同時密切監測患者血糖,避免出現低血糖而導致腎功能衰竭的情況。
1.3生存質量評分標準[2]
該研究根據患者生存質量特異性量表的標準測定兩組的生存質量情況,內容包括生理功能維度、心理精神維度、社會關系維度、治療維度,每個問題最低分為1分,最高為5分,得分越低表示越嚴重。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在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方面的臨床特點及并發癥發生情況中均比對照組患者高(P<0.05),而死亡率達到26.7%,也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7%(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時期臨床特點及預后[n(%)]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而生存質量評分則比對照組患者要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護理的住院期間和生存質量評分情況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護理的住院期間和生存質量評分情況比較[分,(±s)]
組別例數住院時間生存質量評分觀察組對照組60 60 t值P值16.5±5.5 22.5±2.5 4.784<0.05 36.8±4.6 26.7±2.5 3.375<0.05
該研究通過對6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與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對照分析,前者在發病過程中患者常伴有心源性休克、急性感染等并發癥情況,觀察組患者出現心率失常有22例,占36.6%,出現心力衰竭有20例,占33.3%,出現急性感染18例,占30%,出現心源性休克14例,占23.3%,死亡16例,占26.7%,而對照組患者出現心率失常14例,占23.3%,出現心力衰竭10例,占16.7%,出現急性感染10例,占16.7%,出現心源性休克4例,占6.7%,有4例死亡。這個數據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臨床癥狀上與單純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不相同,而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疾病的發病機制在當前依舊沒有得到明確結果,且較多文獻[3]表明或與自主神經系統失調相關。糖尿病患者植物神經功能的紊亂較為明顯,而同時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臨床癥狀則不明顯,且被胃腸道功能的糖代謝疾病掩蓋。患者發病以后,因為動脈血功的不足,且組織中缺氧缺血,甚至還會出現呼吸困難、意識障礙等表現。在實際的臨床護理治療工作中,很多護理人員會將患者胃腸功能紊亂的情況認為是糖尿病的正常反應,因而出現一些漏診或誤診的情況,使得患者錯失治療最佳時期,因此必須得到臨床治療與護理人員的高度重視。另外,在進行護理時,護理人員還要對癥下藥,比如溶栓治療過程,必須保證對患者血糖與血壓變化情況的密切關注,同時觀察并詢問患者是否臉色發白、有頭痛癥狀、煩躁等,出現此類癥狀即可告知醫生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及時控制患者的血糖。
[1]賈玉杰.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特點觀察及護理[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2(8):179-180.
[2]蔣淑紅.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特點及護理體會[J].當代醫藥論叢,2014,1(1):241-242.
[3]顏雪輝.急性心肌梗死與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臨床特點分析及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6,1(15):73-74.
R59
A
1672-4062(2016)09(b)-0170-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8.170
2016-06-18)
阮小惠(1973.11-),女,廣西陸川人,大專,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