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輝
吉林省東遼縣平崗鎮衛生院,吉林遼源 136607
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護理
馬秀輝
吉林省東遼縣平崗鎮衛生院,吉林遼源136607
目的分析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并提出有效護理干預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方法此次實驗研究對象均為該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間收治住院治療的糖尿病眼病低血糖患者,總計80例。按照護理方案不同,分為采取針對性護理模式的實驗組以及采取常規護理干預模式的參照組。對比兩組患者實驗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以及低血糖發生原因。結果80例患者低血糖發生原因統計結果從高到低依次為飲食不規律、胰島素使用劑量問題、眼科手術并發癥、空腹狀態下過多的運動。經統計學分析,實驗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況優于參照組(P<0.05)。結論對糖尿病眼病低血糖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血糖不佳狀況,臨床護理效果顯著,利于提高預后效果。
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針對性護理干預;常規護理;護理效果
人們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節奏的改變,增加了體內微量元素的攝入情況,促使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發病率呈逐年遞增發展趨勢,合并糖尿病并發癥的患者也逐漸增多,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身體健康。一旦糖尿病患者發生了血糖代謝紊亂情況,在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就會出現低血糖問題[1-2]。基于以上問題的闡述,該文以該院收治的糖尿病眼病低血糖患者作為實驗研究對象,總結患者發生低血糖的原因,并對患者采取不同的臨床護理干預措施,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該實驗研究所選擇的對象均為該院在2014—2015年期間住院治療的糖尿病眼病患者,從中選擇80例糖尿病眼病低血糖患者,患者及家屬均知曉該實驗研究的內容以及目的,同意參與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80例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年齡在30~72歲,年齡均值48歲;患者病程在0.5~10年,病程均值3年。按照臨床護理方案的不同,將80例實驗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兩組,組間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參照組:該組40例糖尿病眼病低血糖患者行常規護理干預。即對患者進行常規用藥叮囑,記錄好患者住院期間的服藥情況、癥狀改善情況等,并對患者做好疾病知識宣教。實驗組:該組40例糖尿病眼病低血糖患者均行針對性護理干預。要求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具體病癥表現以及入院時的合并癥情況,遵循醫囑進行輔助用藥。并在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礙,最終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心理指導、飲食指導、防感染護理、低血糖護理等。
1.3效果評價標準
綜合分析患者治療護理干預后身體改善情況,評價患者護理干預效果[3]。顯效:患者糖尿病眼病癥狀基本消失,且患者低血糖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糖尿病眼病癥狀改善,低血糖情況減輕。無效:治療護理干預前后患者癥狀未得到改善。
1.4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護理前后的血糖平復情況、低血糖發生原因、臨床護理效果等。
1.5統計方法
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4]。
2.1組間干預前后血糖指標改善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實驗前血糖指標對比數據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后,兩組空腹血糖水平均得到改善,實驗組優于參照組、實驗前結果(P<0.05)。見表1。
表1 組間干預前后空腹血糖指標改善結果對比分析(±s)

表1 組間干預前后空腹血糖指標改善結果對比分析(±s)
組別例數實驗前實驗后實驗組參照組40 40 t值P值3.23±0.35 3.26±0.36 0.3778 0.7065 4.80±0.35 3.55±0.36 15.7453 0.0000
2.2組間臨床護理效果對比
兩組患者接受藥物治療以及護理干預后,其癥狀均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對比實驗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兩組患者實驗后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實驗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優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糖尿病眼病低血壓患者臨床護理效果對比
2.3低血糖原因分析
對80例患者進行了低血糖原因調查,其詳細原因以及所占比例見表3。

表3 糖尿病眼病患者發生低血糖原因分析
糖尿病作為常見性內分泌系統疾病,患者在患病期間會出現較多并發癥問題,同時糖尿病具有治療時間長、治療效果不佳等特點,所以很多患者無法堅持后續治療,導致病情加重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健康情況[5]。臨床數據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發病率呈逐年遞增發展趨勢,這與當今社會人們生活習慣、生活節奏以及飲食習慣等具有相關性[6]。就糖尿病合并癥情況來看,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眼病患者還常常合并低血壓問題,直接干預患者生活健康[7]。
結合該文實驗研究結果來看,參與實驗研究的80例患者低血糖發生原因分別為飲食不規律、胰島素使用劑量問題、眼科手術并發癥、空腹狀態下過多的運動等。我們采取了兩種護理方案對低血糖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其中參照組行常規護理,而實驗組則在參照組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針對性護理干預內容:首先,低血糖處理。當患者出現頭暈、大汗、心悸等癥狀時,需要對患者進行凝血糖檢測,依據血糖水平結果來對患者進行對癥處理,例如低血糖輕度患者可以給予糖水、餅干,在患者進食后再次對患者的血糖情況進行檢查。對于意識不清的患者,給予適量葡萄糖液進行靜脈滴注,并監測患者血糖水平波動情況[8]。其次,防感染護理。糖尿病患者存在諸多合并感染情況,所以患者住院治療期間要求護理人員每天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保證口腔清潔,另外叮囑患者及家屬需要使用生理鹽水協助漱口。同時,護理人員需要每天做好患者病房的通風以及被褥清潔、衣物清潔等。最后,心理護理。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服藥,但是由于治療效果不佳,所以很多患者失去了治療的信心,進而消極應對,影響后續治療效果。要求護理人員增加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負擔,告知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的好處,也可以給患者介紹成功治療案例,可以播放輕音樂來緩解患者的情緒。另外,告知患者具體發病的原因以及治療期間、出院后需要注意的細節,包括運動情況、飲食情況以及生活習慣等等,達到提高患者對疾病認知的目的。最終實驗組患者各項實驗研究結果,均明顯優于參照組。結合表1結果分析,實驗組患者空腹狀態下血糖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參照組,經統計學分析P<0.05。結合表2結果分析,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總有效率95%,明顯高于參照組80%,χ2=4.1143,P=0.0425。
綜合研究糖尿病眼病患者發生低血糖與患者的飲食、用藥、運動等情況相關,要求患者及家屬必須注意。同時,在護理工作中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展開護理干預,效果更為顯著,利于預后治療效果的提高。
[1]林小紅,呂麗雪,葉雪萍,等.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8):18-20.
[2]王金霞,曾婷.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0):108-109.
[3]洪波.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和護理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223-224.
[4]劉慧霞,肖迎春,魏靖,等.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4(21):109.
[5]喬根芳.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原因與護理措施[J].醫學信息,2012,25(11):97.
[6]程瓊.糖尿病眼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4(1):95-96.
[7]梁偉艷.淺析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15):292-293.
[8]李欣欣,段慧英.糖尿病眼病患者出現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5(4):186-187.
R59
A
1672-4062(2016)09(b)-0172-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8.172
2016-06-19)
馬秀輝(1971.4-),女,吉林遼源人,中專,主管護師,主要從事高血壓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