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全面“營改增”后分稅制改革面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2016-10-21 01:58:28王虹楊銳利徐志
地方財政研究 2016年9期
關鍵詞:財政收入

王虹 楊銳利 徐志

(四川大學商學院,成都 610065)

全面“營改增”后分稅制改革面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王虹楊銳利徐志

(四川大學商學院,成都610065)

內容提要:1994年分稅制改革具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中央與地方之間并不是“財稅分權”,而是“財稅分工”;二是“財權”的高度集中和“事權”的高度分散。從分稅制實施后果來看,以營業稅為主的產業迅速擴張,非稅收入在地方財政收入中比重逐年上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逐步累積,個別地方面臨巨大的債務壓力。在現行財稅體制下,全面“營改增”對地方稅源體系形成嚴重沖擊,一方面,地方稅收失去重要的主體稅種;另一方面,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中西部稅收與稅源背離。而這兩個問題,單純靠調整增值稅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是無法解決的。因此,全面“營改增”改革的推進要求對財稅體制特別是分稅制進行新的框架設計。在這個框架設計中,需要特別關注地方稅源體系建設問題,尤其需著力改變消費稅、個人所得稅的歸屬,征收房產稅,降低并簡并增值稅稅率。

營改增分稅制地方稅體系房產稅

2011年,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營業稅改增值稅(以下簡稱“營改增”)試點方案,決定從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營改增”試點。至此,貨物勞務稅收制度的改革拉開序幕。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國務院擴大“營改增”試點至10省市,2013年8月1日,“營改增”范圍已推廣到全國試行。從2014年1月1日起,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服務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自2014年6月1日起,將電信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行“營改增”試點,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等全部營業稅納稅人納入試點范圍,由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至此,我國實現增值稅對貨物和服務的全覆蓋,試點完成后營業稅將退出歷史舞臺;同時,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全面地建立了比較規范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營改增”實現對全行業、全國范圍覆蓋,是自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對財稅體制的又一次深刻變革。但自“營改增”試點開始以來,更多的分析是針對納稅人的影響與政府減稅效應等,較少分析“營改增”對分稅制,特別是地方稅源的影響及后果。事實上,全面“營改增”的實施已經使原有中央和地方之間“收益權”分配式的分稅制失去基礎,對分稅制的改革形成“倒逼”機制,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全面“營改增“后分稅制體系的調整與地方稅源問題。本文的研究思路,即是在分析“營改增”對地方稅源影響的基礎上,為將來分稅制與地方稅源體系的重構提供思路。

一、1994年分稅制改革的特點與后果分析

(一)我國現行分稅制的特點

1.中央與地方之間并不是“財稅分權”,而是“財稅分工”

分稅制,是指將國家的全部稅種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進行劃分,借以確定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收入范圍的一種財政管理體制。其實質是根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權確定其相應的財權,通過稅種的劃分形成中央與地方的收入體系。它是市場經濟國家普遍推行的一種財政管理體制模式。分稅制首要問題是稅權劃分,包括稅收立法權、稅收執法權、稅收司法權和稅收收入歸屬權。稅收立法權是前提性的和原創性的權力,是其他稅收權力合法性的來源。稅收立法權的延伸還包括稅法解釋權、稅種開征停征權、稅率調整權、減免稅審批權等。如果作為分稅制一方的政府沒有稅法的獨立立法權限,分稅制就不能確立。這是因為分稅制要求不同級次的政府都應具有立法主體地位和資格,如果不具備此種法律主體地位和資格,不能獨立進行稅收立法,“分稅制”也僅僅成為一種收入分成辦法和稅收分級管理辦法而已。

在1994年稅制改革中,我國稅制改革明確提出要“合理分權”。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也明確提出“分步實施稅收制度改革……在統一稅政前提下,賦予地方適當的稅收管理權”,但實際上一直不曾真正下放過像樣的稅收管理權限(龐鳳喜,2014)。在目前的地方稅中,除稅收執法權、稅收收入歸屬權歸地方外,其立法權、稅法解釋權和政策調整權仍然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無稅率調整權、減免稅審批權。一些地方政府為吸引投資,通過稅收返還等方式變相減免稅也因為中央政策的限制,空間被不斷壓縮。如2014年底,《國務院關于清理規范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國發(2014)62號,以下簡稱《通知》)的發布,要求全面清理已有的各類稅收優惠政策,除依據專門稅收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的稅政管理權限外,各地區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稅收優惠政策。

正是因為稅權集中于中央,地方稅體系殘缺不全,稅種稅制設計落后,使得我國地方財政雖然分為省、市、縣、鄉四級,但省以下從未曾進行過規范的分稅,分稅制財政體制事實上只是中央和省之間財政制度安排。同時,我國分稅制從建立至實施的20多年間,均未涉及地方政府稅收立法權等問題,主要進行的是稅收收入歸屬權分配。《國務院關于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決定》(國發[1993]85號)要求,“按照中央與地方政府的事權劃分,合理確定各級財政的支出范圍;根據事權與財權相結合原則,將稅種劃分為中央稅、地方稅和中央地方共享稅,并建立中央稅收和地方稅收體系,分設中央與地方兩套稅務機構分別征管”的分稅制系統。在具體稅種歸屬權方面,分稅制改革主要規定包括:關稅、消費稅等稅源穩定、稅基廣的稅種歸中央;營業稅、地方企業所得稅等稅種歸地方;第一大稅源增值稅收入由中央和地方共享,中央75%,地方25%。可見,中國特色的分稅制改革,本質并不是“財稅分權”,而是“財稅分工”,也即稅收征管職能在中央和地方間的分工,而非央地各有自己的稅權。

2.“財權”的高度集中和“事權”的高度分散

如前所述,分稅制改革之初雖然在理論上提出“按照中央與地方政府的事權劃分,合理確定各級財政的支出范圍;根據事權與財權相結合原則,將稅種劃分為中央稅、地方稅和中央地方共享稅,并建立中央稅收和地方稅收體系”,但在后來的稅收歸屬權的劃分過程中,主要目標卻是提高財政的“兩個比重”,改進當時中央財政拮據的狀況(王振宇,2014)。分稅制實施后,中央財政收入占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從1990年后連續下降的趨勢中徹底扭轉,分稅制改革的第一年(1994年)即從1993年的22.02%增至55.7%,此后維持在50%左右的水平(如圖1);相應地,地方財政收入占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從1993年77.98%下降至1994年的44.30%,驟降33.68%。

圖1 中央財政收入占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

分配比重的變化導致了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自給率在分稅制前后發生了巨大變化(圖2)。其中,中央財政自給率從1993年的0.73上升至1994年的1.66,在此后的10年間逐步上升,最高至2011年的3.11,后續年份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接近于3。與之相對應,地方財政自給率從1993年的1.02下降至1994年的0.57,且長期維持在0.6左右。從“事權與財權相結合”的角度看,20多年的分稅制改革并未達到目標,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之間財政收入和支出出現了不對等的情況,形成了財政的二元格局(周飛舟,2006)。

(二)1994年以來分稅制實施的后果分析

分稅制改革直接的后果是對中央、地方財政收入的來源和比例存在影響。分析全面“營改增”后地方稅源體系面臨的問題,必須要從全面“營改增”前后中央、地方稅收歸屬權及財政收入的分配關系進行分析。同時,由于分稅制影響了地方稅收的來源,也必然影響地方對不同產業的重視程度和扶持力度,從而影響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的方式(沈坤榮、付文林,2005;王文劍、罩成林,2008;吳敬璉,2008;張芬,2016)。

1.以營業稅為主的產業迅速擴張

由于增值稅的75%歸中央政府,僅25%歸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大力發展增值稅稅源行業的積極性受到很大影響。因為地方政府的財政收人主要來源于營業稅為代表的稅種,地方政府具有大力發展營業稅稅源的相關行業的巨大動力,其中,以房地產、建筑業為主要的代表(圖3)。加上各地土地出讓收入歸地方政府,大力發展房地產相關產業成為地方政府追逐稅源的重要誘因,也是房地產調控越調越漲的重要因素。

圖2 1990年-2013年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自給率

圖3 房地產、建筑業營業稅金及附加占地方稅收比例

2.非稅收入在地方財政收入中比重逐年上升

分稅制實施以來,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除營業稅等稅收來源外,非稅收入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地方財政自給率低,支出壓力大,地方政府也存在不斷擴大非稅收入的動力。從圖4可知,1998-2013年之間,非稅收入在地方財政收入中比重雖然有所波動,但未改變其逐年上升的趨勢。從1998年的10.95%上升到2013年的21.91%。

圖4 1998年-2013年非稅收入占地方財政的比重

表1 2008年-2015年中央對地方兩稅返還比例變化

3.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逐步累積,個別地方面臨巨大的債務壓力

實行分稅制后,地方財政自給率長期在0.6左右,而中央的稅收返還并未上升,反而逐年下降。地方財政收入與支出長期不平衡的必然后果是地方政府債務的不斷累積。長期以來,以GDP為中心的官員政績考核機制,導致了投資驅動的不惜一切代價的GDP競賽,地方政府財政與稅收的使用缺乏良好制度設計等因素進一步加劇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積聚。

根據國家審計署和中國財政部的統計,2012年-2014年,中國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分別為15.89萬億、17.89萬億和24萬億,地方債規模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德國GDP。截至2016年1月22日,全國絕大部分省份債務率處于安全水平。但貴州省和遼寧省分別為120.2%、197.47%,超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劃定的100%債務率紅線。其中遼寧省2015年政府債務余額雖然小幅縮減,但由于綜合財力的大幅收縮,其債務率大幅上升,相比2014年末擴張25個百分點,相比2012年擴張88個百分點。遼寧的特殊性在于其債務擴張的同時,綜合財力在2014年已經明顯收縮,形成了“債務風險攀升-新增資金收縮-基建投資下降-經濟增速放緩-債務風險攀升”的循環。

二、全面“營改增”對現有分稅制下地方稅源體系的沖擊

全面“營改增”對現行分稅制下地方稅源體系的沖擊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地方稅收失去重要的主體稅種

在原有分稅體制下,地方負責征收管理的稅種包括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印花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13項。其中,營業稅是地方稅收最大來源。1994年,地方全部公共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47319.08億元,其中營業稅15542.91億元,占比高達32.85%,2000年以后,營業稅占地方稅收比例上升,2004年達最高位34.71%。此后一直維持在30%以上水平,是地方政府最主要的稅收收入來源(圖5)。

圖5 1993年-2013年我國營業稅占地方稅收比例

為了解決全面“營改增”后地方稅源問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規定:“試點期間保持現行財政體制基本穩定,原歸屬試點地區的營業稅收入,改征增值稅后收入仍歸屬試點地區,稅款分別入庫。因試點產生的財政減收,按現行財政體制由中央和地方分別負擔。”這個方案看起來暫時解決了“營改增”后地方稅收來源問題,但從分稅制角度看,“營改增”對地方稅源體系的根本影響是地方稅收失去了重要的主體稅種,甚至可以說分稅制的基礎受到動搖。

(二)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中西部稅收與稅源的背離

根據《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規定:“試點期間保持現行財政體制基本穩定,原歸屬試點地區的營業稅收入,改征增值稅后收入仍歸屬試點地區,稅款分別入庫”,直觀地理解,“營改增”不會影響地方的稅款入庫,但由于營業稅和增值稅征收方法的不同,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的中西部稅收與稅源將發生背離。因為營業稅直接按收入比例征收,增值稅稅款計算則采用進項、銷項抵扣計算,如果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或產業結構差異大,則會導致稅收與稅源出現背離問題。我國的實際情況是東部沿海地區整體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制造業相對西部附加值更高,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產業較為發達,是全國主要生產性服務項目的來源地。而中西部地區由于經濟相對落后、產業結構低端、附加值低,還需要大量購買東部的產品和服務,全面“營改增”可能導致這些地區銷項稅與進項稅相抵后的余額低于按收入直接計算營業稅的額度。另外,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及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原營業稅征稅范圍內的行業,如現代服務業、高端制造業等將會在經濟結構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稅收增收潛力較大。全面“營改增”后,雖然理論上是按“原歸屬試點地區的營業稅收入改征增值稅后仍歸屬試點地區,稅款分別入庫”的原則歸屬各地方政府,但如果企業跨地區、跨行業擴張,或者跨國家、跨地區、跨行業兼并、進行資產重組等等,這些情況將使納稅主體、征稅對象呈現多元化,其所涉及的稅種一般很難清晰劃分,也就難以確定原歸屬試點地區的營業稅收入改征增值稅后歸屬的試點地區。核定時采用的方法不同可能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因此,上述試點方案中的處理辦法只能是一種暫時的過渡性辦法,不應該長期使用。

(三)增值稅“五五分成”方案無法解決地方稅源體系問題

2016年4月30日,在營改增全面推開試點前的最后一天。國務院公布了《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后調整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過渡方案》。主要內容是以2014年為基數核定中央返還和地方上繳基數,所有行業企業繳納的增值稅均納入中央和地方共享范圍,中央分享增值稅的50%,地方按稅收繳納地分享增值稅的50%,中央上劃收入通過稅收返還方式給地方,確保地方既有財力不變,中央集中的收入增量通過均衡性轉移支付分配給地方,主要用于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方案還規定,方案自2016年5月1日起執行,過渡期暫定2-3年,屆時根據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地方稅體系建設等改革進展情況,研究是否適當調整。

在未確定其他地方稅收歸屬的稅種之前,直接調整增值稅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是最直接也最立竿見影的解決地方稅源問題的辦法。圖6以增值稅25%、營業稅全部歸地方為對照(方案一),以全面“營改增”后增值稅在中央、地方之間各50%的分配比例進行了測算。由圖6可知,從金額上看,五五分成的方式可以使中央和地方之間的稅源分配接近“營改增”之前的金額,但這既不能解決甚至緩解長期以來的地方財政收支不平衡、債務不斷累積的問題,也不能解決全面“營改增”后中西部的稅收與稅源的背離問題。同時,由于計稅方法的變化,全面“營改增”后中央和地方都會減稅,地方的財政收支不平衡問題可能還會惡化。如要逐步改善,還需要其他的配套措施。

圖6 全面“營改增”后增值稅在中央、地方之間的分配比例測算(地方50%)

三、全面“營改增”后分稅制改革及地方稅源體系建設分析

與西方發達國家分稅制體系不同,我國分稅制是建立在尚待完善的稅收體系之上。目前,我國全面“營改增”改革的推進要求對財稅體制特別是分稅制進行新的框架設計。在這個框架設計中,需要特別關注地方稅源體系建設問題。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6月審議通過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方案。該方案規劃的財稅體制改革重點是推進三個方面的改革,其中稅收制度改革和調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間財政關系占兩個方面,即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優化稅制結構、完善稅收功能、穩定宏觀稅負、推進依法治稅,建立有利于科學發展、社會公平、市場統一的稅收制度體系,充分發揮稅收籌集財政收入、調節分配、促進結構優化的職能作用;調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間財政關系,在保持中央和地方收入格局大體穩定的前提下,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合理劃分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責任,促進權力和責任、辦事和花錢相統一,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方案要求在2020年基本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根據上述原則,本文提出了全面“營改增”后分稅制改革及地方稅源體系建設的幾條思路。

(一)改變消費稅、個人所得稅的歸屬

為了解決全面“營改增”后地方稅源問題,也有學者建議改變消費稅、個人所得稅的歸屬,將原屬中央財政收入的消費稅、個人所得稅部分歸地方征收。這種變革對于建立地方稅源體系,明確地方稅收歸屬權有重要作用,但能否彌補“營改增”后地方財政收入的減少還存在問題。由圖7可知,從金額上看,原屬中央財政收入的消費稅、個人所得稅部分占營業稅的最高比例為2010年的81.55%,最近的幾年均在70-80%之間,且有下降的趨勢。可見,如果僅改變這兩種稅收的歸屬,不能彌補“營改增”導致的地方稅源減少問題。如果在全面“營改增”后增值稅在中央、地方之間各50%的分配比例基礎上,改變消費稅、個人所得稅的歸屬將可以一定程度緩解地方財政收支的壓力。

從分布看,這兩種稅收也存在地區之間的不平衡問題,東部發達地區這兩部分稅收遠高于西部地區。因此,改變消費稅、個人所得稅的歸屬,緩解地方財政壓力,可能還需要考慮地區差異。

(二)征收房產稅,降低并簡并增值稅稅率

調整增值稅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或者改變消費稅、個人所得稅的歸屬均是在原有的稅收框架下改變稅收歸屬權問題,不會導致納稅人負擔的變化。如果全國推行征收房地產稅,不應該僅僅考慮如何收、收多少的問題,還需要考慮對分稅制下地方稅源的影響、納稅人負擔甚至對整體經濟結構的長遠影響等問題。

圖7 中央公共財政收入之(個人所得稅+消費稅)與地方營業稅總額之比

1.對分稅制下地方稅源和財政收入的雙重影響

房產稅是西方國家現代稅制結構中可或缺的稅種。由于其具備稅源充足、稅基不易流動、稅收收入規模受經濟周期波動影響較小等特點,成為西方國家地方政府的主要稅源。因各個國家的政治制度、財政體制、經濟結構、社會環境等方面的不同,房產稅的功能定位也有較大的差異。房產稅是英聯邦國家中地方政府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也是日本、韓國等國家在房地產價格飛漲時期調控房地產市場的重要工具。2008年-2013年度間,英格蘭住宅房產稅占地方自籌收入的比重均達50%以上;2013年度,美國房產稅占地方政府收入比重達到72.8%(鄧菊秋,2016)。從房產稅的本質和西方的實踐看,房產稅都非常適合成為下我國分稅制下歸屬地方政府的重要稅源,還可以在房地產價格急速變化時期調控房地產市場的重要工具。但是,我國的實踐和現實情況遠非如此簡單。

長期以來,占重要地位的地方財政收入來源除營業稅外就是土地出讓收入。如果房產稅的征收影響土地出讓收入,得不償失,地方政府會缺乏積極性。我國于2011年1月28開始在上海、重慶開始試點向個人征收房產稅,試點結果差強人意。以上海為例,2011年以來,上海市各主要稅種占財政收入的比重是:企業所得稅占整個財政收入的25.82%,城市維護建設稅、契稅、耕地占有稅占總收入的7.47%,而新征的房地產稅22.1億元,占比較小,只占財政收入的1.32%。可見,在試點地區,現階段房產稅的收入遠遠不能補償土地出讓收入。未來隨著土地資源的日益緊張、賣地收入減少的情況下,開辟可以無限期征收的新稅源對各級地方政府的吸引力會增加。

2.納稅人稅收負擔問題

重慶、上海試點的啟示之一是小范圍征收不能解決地方政府的稅源不足問題。那么,大范圍征收影響幾何呢?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果普遍征收房產稅,不可忽視的是納稅人負擔和對整體經濟增長的影響問題。如果普遍征收房產稅,增加納稅人負擔的后果很可能是影響居民消費能力,總體不利于經濟增長和經濟結構的轉變。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金融危機引發的中國經濟下行的風險仍然沒有消除,中央提出了供給側改革以緩解經濟下行趨勢的對策,其中減稅政策是其最為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目前國內經濟形勢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特別是中國經濟回升的基礎不牢固、社會有效需求不足、出口受限、產能過剩行業不能順利轉型等諸多問題。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中國政府提出通過減稅政策來減輕企業的成本負擔,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消除產能過剩,以促進經濟增長(孫化鋼,2016)。在這種背景下,增稅的后果必然是影響中央整體經濟政策的落實和供給側改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目標。

3.房產稅征收與增值稅減稅的匹配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應綜合考慮全面“營改增”后對中央、地方稅源的影響、分稅制下地方稅源體系的建設、稅收歸屬權、納稅人負擔及對整體經濟結構的長遠影響等因素,實施房產稅征收與增值稅減稅的匹配是建立地方稅源體系的革命性舉措。其優點在于:

第一,地方有具有稅收收入歸屬權的獨立稅種,可以根據各地情況制定具有彈性的稅收政策。

第二,房產稅征收與增值稅減稅的匹配計算,總體上不增加宏觀稅負,穩定納稅人負擔。

第三,對供給側改革,改善經濟結構具有根本性的促進作用。通過降低增值稅稅率特別是制造業的增值稅稅率,同時開征房產稅的方式,可以降低實體經濟負擔,降低房地產的過度需求和畸形發展。對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工業4.0均將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第四,促進稅收法定的落實。作為第一大流轉稅,多年來增值稅的征收依據一直是國務院發布的《增值稅暫行條例》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各種文件。現行增值稅制度還存在稅率檔次多的問題,不利于管理,且存在一定的稅收漏洞。根據稅收法定的要求,應盡快啟動增值稅立法。在增值稅立法過程中,稅率簡并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在稅率簡并時統籌兼顧房產稅的征收、宏觀稅負、分稅制下中央、地方稅權等問題將對完善我國稅收體系起到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其里程碑效應應該不亞于1994年分稅制改革。

〔1〕龐鳳喜.“營改增”與分稅制財政體制重塑[J].中國財政,2014.1.

〔2〕張芬,財政分權對中國經濟產業結構的影響[J].地方財政研究,2016.5.

〔3〕沈坤榮,付文林.中國的財政分權制度與地區經濟增長[J].管理世界,2005(1).

〔4〕王文劍,罩成林.地方政府行為與財政分權增長效應的地區性差異——基于經驗分析的判斷、假說及檢驗[J].管理世界,2008(1).

〔5〕吳敬璉.中國增長模式抉擇(增訂版).上海遠東出版社, 2008.

〔6〕周飛舟.分稅制十年:制度及其影響[J].中國社會科學, 2006(6).

〔7〕張晏,龔六堂.分稅制改革、財政分權與中國經濟增長[J].經濟學(季刊),2005,5(1).

〔8〕任強,賈蘭霞.“營改增”后基層稅源建設問題[J].稅務研究,2013(11).

〔9〕鄧菊秋,徐婧,龔德昭.房產稅功能定位的國際比較及啟示[J].地方財政研究,2016.5.

〔10〕孫化鋼.中國減稅空間與最優宏觀稅負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6.3.

〔11〕董志勇,鄧麗.我國宏觀稅負的經濟影響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0.4.

〔12〕CHARLES,E.&MCLUREJr.TheTaxAssignment Problem:RuminationsonHowTheoryandPractice Depend on History,NationalTax Journal,2001,54(3).

〔13〕HansjorgBlochliger,JosetteRabesona.The Fiscal Autonomy ofSub-Central Governments[J].an Update COM/CTPA/ ECO/GOV/WP,2009(9).

【責任編輯王東偉】

F062.6

A

1672-9544(2016)09-0015-07

2016-07-15

王虹,管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財務與會計、稅制改革、稅務籌劃;楊銳利、徐志,四川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生。

本文受成都市軟科學研究項目(創新創業稅收激勵政策研究)、四川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研究專項(編號:skqy201523、skzx2015-sb112)、四川大學“財務管理”科研項目(編號:skcw201501)資助。

猜你喜歡
財政收入
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恢復性增長
山西財稅(2021年4期)2021-01-30 15:09:55
影響我國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分析
我國財政收入運行持續向好一季度稅收同比增長17.3%
消費導刊(2018年7期)2018-08-22 03:28:26
國家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新絳縣提前五個月完成全年收入實現增幅進度質量三提升
山西財稅(2018年8期)2018-04-01 00:30:31
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收入完成預算情況
中國財政收入走勢圖
財經(2017年10期)2017-05-17 07:54:15
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及比重
10月份全國財政收入14435億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国内a级毛片| 毛片网站在线看| 伊人无码视屏| 日韩在线2020专区| 亚洲成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网在线视频|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人网站|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毛片在线看网站| 亚洲男人在线| 久久黄色小视频| 亚洲黄色激情网站|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妖在线|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天天综合网色| 日本国产精品|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网址|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 国产色偷丝袜婷婷无码麻豆制服|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91小视频在线|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 日韩免费毛片|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婷婷激情四射| 色久综合在线| 亚洲区欧美区| 日韩毛片视频| 97se亚洲|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地址|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中文无码毛片又爽又刺激| 蝌蚪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色综合国产|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国产精品污视频|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激情|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亚洲伊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