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新穎 吳江語倫
摘 要:“互聯網+”時代教學是聲音、文字、圖像的結合,它避免了傳統教學的弊端,但也對教師運用案例教學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引入互聯網思維,從教材使用、案例選擇和課堂組織三方面探討了案例教學法,以期為財務報表分析案例教學法的運用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財務報表分析;案例教學法
一、引言
2015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是指用互聯網思維,借助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時下潮流技術對傳統行業進行改造升級,形成新的行業形態,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創新發展。《財務報表分析》目前是我國高校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和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其目的是要培養學生對實際企業進行綜合財務分析的能力,而案例教學法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互聯網+”時代教學是聲音、文字、圖像的結合,它避免了傳統教學的弊端,但也對教師運用案例教學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高校教師,應盡快適應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通過應用大數據技術,深入推進財務報表分析教學改革,幫助企業培養應對互聯網技術挑戰的財務分析人才。
二、“互聯網+”時代財務報表分析案例教學法運用的現狀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財務分析人員,特別是為財務報表分析的案例教學提供了豐富的開放性網絡信息資源—歷年來上市公司定期披露的財務報告、公告、企業新聞、競爭對手和行業信息、宏觀經濟動態、相關統計數據、各大財經網站提供的指標數據、專業分析報告等。在財務分析案例教學中,充分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可以提高教師和學生的工作和學習效率,同時提高分析結果的質量。但是還存在以下問題:
1.沒有適合案例教學的教材
市面上財務報表分析的教材很多,但主要分為兩類。一類為理論性較強的教材,如中國人大出版社出版的《財務報表分析》,在該書中雖然也有案例資料,但往往只有一個綜合性的大案例;另一類為完全以案例分析為主的教材,如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財務報表分析案例評析》,這樣的教材往往理論部分不完整。這兩種類型的教材都有缺陷,并且教材的出版有一定的滯后性,等到學生使用時書上的案例資料都是幾年前的數據,缺乏及時性。所以選擇一本合適的教材對提高案例教學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2.現有案例大不適應教學
財務報表分析的教學案例體系中,既要有小型案例,也要有大型的綜合案例。 而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在互聯網+時代能夠獲得的案例資料來源就是公開披露財務信息的上市公司,但上市公司的規模通常較為龐大,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較為復雜,要完成對企業的綜合分析,需要大量的數據資料,例如:連續幾個年度的財務數據及資料,競爭對手的相關財務數據及資料,行業的相關數據及資料等。首先直接采用這樣的案例進行教學,學生接受起來會比較困難;其次會耗費師生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合理選擇案例對提高整體案例教學效果非常重要。
3.多媒體教學中的大容量造成學生難以消化
由于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缺陷,所以在高校教學中教師普遍使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可以加大教學容量,容量大的確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學生在課堂上能吸收多少?如果教的容量大了,吸收的量沒有變化,那么就失去了執教者的初衷。所以在多媒體教學中應處理好信息容量大和學生難消化之間的矛盾,否則多媒體教學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
三、“互聯網+”時代財務報表分析案例教學法的反思
(一)利用網上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針對各種教材所存在的案例數據滯后性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下載最新的數據資料。選擇一本理論框架完整且難度適中的教材,結合所下載的最新數據資料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這樣的課件用于教學,既可以解決數據缺乏及時性的問題,又可以彌補理論部分不完整的缺陷。
(二)理論課和實驗課相結合
目前我校的財務報表分析課程劃分為理論課環節和實驗課環節,前八周理論課后八周實驗課。在理論課環節,為避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以被動的心態接受知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采用引導案例+小組討論案例相結合的方法。引導案例和小組討論案例都由老師指定,并且是最新的上市公司資料。所選擇的案例可以做適當的加工,把綜合性的大案例按照教學目的分解成多個小案例。比如說可以分成資產負債表分析、利潤表分析、現金流量表分析和綜合案例分析,資產負債表分析又可以分解成流動資產項目分析、長期資產項目分析、流動負債項目分析、長期負債項目分析和所有者權益項目分析,這樣由淺入深的設計案例會讓學生更容易掌握。引導案例教學主要讓學生掌握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內容,而小組討論案例則由學生在課后完成,然后上臺來演示。在實驗環節,我校新購置了企業經營分析與預測系統。在仿真的環境下,每個學生可以自行選擇一家上市公司作為案例分析對象,下載相關數據資料,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該公司進行綜合分析,并在實驗結束時提交財務分析報告。
(三)網絡輔助教學
現代信息技術非常發達,教師可以利用校園網,給學生提供一個自學的平臺。教師可以把財務報表分析的教學大綱、電子教案、教學課件等教學資源上傳到網絡,供學生自學。還可以利用電子郵件、學校網站的交流園地及QQ、微信與學生進行課外交流,為學生答疑解惑。這樣,學生在課堂上無法消化的部分內容,就可以通過課外自學來加以解決,從而使課堂教學與課外自學有效地結合起來。當然,通過和學生交流教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這樣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從而真正提高案例教學的效果。
四、結束語
在“互聯網+”時代,財務報表分析案例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但要具備深厚的專業技術知識,還要非常熟悉網絡環境,能熟練操作相關軟件并快速準確地獲取專業的網絡資源,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與學生的溝通能力以及服務精神。在財務報表分析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才能使案例教學法發揮出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楨.網絡環境下財務分析案例教學方法的改進[J].中國教育信化,2012(1):45-47.
[2]宋杰.《財務會計》課程案例教學法探討[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4):82.
[3]宋雷.“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方法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1(36):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