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控制是企業財務管理需要解決的重要內容。企業財務管理的運行機制和實施模式是由財務管理體制決定的。一些企業財務控制制度缺失,存在虛假財務報告、經濟效益差等現象。一些企業財務控制制度混亂,以至于經濟效益低下,甚至導致資金鏈斷裂而破產。導致企業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不完善的財務控制制度。存在缺陷的財務控制制度會降低財務控制能力,進而降低企業的財務效率,從而影響企業的效益。因此,完善的財務控制制度能夠促使財務內部控制得到創新和深化,從而提高財務控制效率。
以產權為依托的現代企業管理體制,主要是對各種經濟主體在產權關系中的權利、義務、責任進行合理有效的組織、調節、與制度安排。企業財務管理控制制度的構建是一個系統工程,其核心問題是如何配置財務管理的權限。因此,要遵循企業發展方向和企業定位,結合企業所處的環境和企業自身的發展現狀,制定適合本企業發展的財務控制制度,從財務管理體系上解決企業的經濟問題。總體而言,在建立企業財務控制制度時應當堅持以下總體思路。
一、完善管理結構及縱向與橫向的監督關系
企業在制定財務控制制度并建立其控制體系時,應根據財務活動在不同部門的特征,明確企業各個部門的作用和財務責任,建立起適合企業情況的財務組織機構,完善財務管理模式。對于財務會計工作應堅持決策者、執行者、記錄者、稽核者、保管者之間的相互獨立性原則。同時企業應該建立不同部門、同一部門不同崗位財務工作上相互制約和回避制度,形成不同層級、同一層級不同崗位等的相互約束、監督機制,實現整體與部門、部門與崗位之間相互控制的目的。
二、明確財務層級,相互制約
企業應建立嚴密的財務組織機構,層級明確,形成完善的財會機構管理模式。根據財務組織結構中不同崗位的特征,明確相關崗位的職責與權限,制定各個崗位的職能和標準,實行“崗位責任”制。設立單位負責人、財務總監或者總會計師、財務部。授予財務部門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相應的職責及權限。明確每個會計人員的工作崗位設置,各會計工作崗位的人員和具體分工,各會計工作崗位的輪換,各會計工作崗位的考核制度等。
三、交易授權,建立快捷的審批手續
企業經濟活動就是交易活動產生的過程。但是,企業不同性質的交易活動由不同層級的人去決策和實施。因此,不同交易活動需要明確其權限范圍。不同層級人員,建立不同層級的負責人審批、授權制度。審批授權分級制度是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財務管理措施。如果財務管理結構中層級負責人不在或因其他特殊情況,企業應允許層級負責人授權他人負責審批或者建立應急財務管理措施,完善財務控制制度。
四、設計并使用適當的會計憑證和記錄
會計憑證是書面記錄企業交易活動的發生和完成的情況,是財務報表出具的重要依據,直接影響會計核算的過程和會計信息的質量。根據國家各項規范性要求和財務活動的實際需要,企業設計或選用適當的單據、賬簿等書面憑證,嚴格執行憑證管理制度,保證憑證完整和如實性,控制核算記錄,就會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五、明確資產的接觸記錄和使用保管過程
企業進行經營活動會涉及到很多固定資產的購建,比如采購不同的生產原料、半成品材料、產品銷售情況等。同時,在企業整個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債權、債務、成本費用等。因此,企業需要在眾多的資產構建行為中、采購生產原料等過程中需要記錄完整。采用科學的財務管理方法進行成本控制和過程管理,如定期采取就地盤存方法等對不同資產進行盤點,提高企業資金流動效率,進而提高企業效益。同時,應該分項管理不同的債券和債務,并且妥善保管和控制財務資料流動,提高財務資料的保密性。
六、獨立稽核、例行的復核與自動查對
企業在不同的生產、交易環節中都存在著不同的崗位職能稽核需求,如入庫、出庫、現金盤查稽核等。稽核人員在稽核事務完成后,應跟據實際情況定期出具稽查報告。稽核事務如涉及其他部門時,應會同有關部門辦理,共同出具稽查報告。企業應該明確稽核工作的結構形式和管理層級,明確稽核工作崗位員工的職責權限,建立稽核工作的一般工作程序和執行標準,從財務管理制度中保證財務稽核工作的相對獨立。
七、制定和執行合理的會計政策方法和程序
財務會計是財務管理體制優先制定的框架,是執行財務政策的重要基礎。眾多財務會計方法,如風險評價法、折舊法等,規范了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同時,眾多的財務會計程序,如財務決策程序等,是實施財務控制的有效手段。適合的會計方法和程序,對于完善現代化企業財務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八、制定工作輪換與員工培訓機制
企業在崗位輪換這方面普遍執行效果較差。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時代發展,企業的財務控制跟隨宏觀國際局勢、經濟政策和自身實際情況變化而變化,工作崗位輪換和繼續教育培訓是現代化企業中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國家有明確規定;另一方面,在企業生產過程中,或因職業長期在單一、固定工作崗位容易產生工作盲點或違規工作,或因人事調整和其它原因對一些職業工作崗位進行調整。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和職員個人發展需要,采用眾多方式進行工作崗位調整與輪換,并且積極開展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在不斷發展的財務管理、控制制度中,了解財務管理的發展趨勢,學習新知識,使職業在新的崗位工作盡快發揮工作效能。同時,繼續教育培訓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企業培養合適企業發展特征的高質量人才。二十一世紀的企業競爭尤為激烈,因此,企業培訓、集聚人才,能夠快速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實現資源的優勢配置。總之,建立嚴謹工作崗位輪換制度和員工教育培訓制度,以有利于提高財務控制效果,提高企業競爭力。
九、建立、完善企業財務監控體系
針對企業實際情況,結合整體性原則、實用性原則等建立合理得財務監管體系,尤其是完善財務檢查和內部審計制度。財務檢查是企業內財務系統的專門人員組成的組織,定期或不定期對各單位財務控制體系的建立及貫徹實施情況而進行的檢查工作,在是財務監督制度執行的重要保障。內部審計則依據內部審計法規通過對企業成員的財務收支預算、決算、經濟效益合同執行等的審計而提出財務會計等相關問題,指明企業在財務內部控制體系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漏洞,促使企業完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是財務監管體系的重要內部手段。財務檢查、內部審計互為補充,不可分割。合理的財務監管制定應做到財務集中管理、資金集中管理和全面預算管理,實現財務事故事件主動“防治”。
總之,完善財務控制與監督制度不僅對企業有預防錯誤糾正錯誤,做到防治結合的效果,又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完善財務控制與監督制度要求提高職員的職業操守、法律法規意識,要求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進而實現有效財務內部控制。企業的未來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財務控制體系的效果。因此,完善財務控制與監督制度是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的重要特征,也是企業現代化管理的核心。
參考文獻:
[1]毛俊紅.淺析企業財務內控制度的要點.時代金融,2009-06-25.
[2]鄧曉紅.財務內控制度怎樣構建.施工企業管理,2014-07-01.
[3]楊丹,廖松.H集團公司財務內部控制評價與完善研究宋華軍.西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07-11-01.
[4]吳少平,葉新年,胡志鵬.現代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1),10-109.
[5]韋德洪.財務控制理論與實務.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6(1),26-78.
[6]翟洪文.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研究.經濟師,2005(4).
[7]席酉民.企業集團發展模式與運行制比較.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1).
[8]陳緯.現代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問題與對策.引進與咨詢,2006(3).
[9]張冬.對會計信息化的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的研究.會計之友.2006(2).
[10]曾湘紅.企業集團與合并會計報表.商業會計,2005(20).
作者簡介:黃莉(1985- ),女,湖南衡陽,漢族,南華大學財務處,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會計學專業,從事財務工作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