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泉 馬民皓 曹海利 高立祿
【摘要】目的:分析中醫預防保健指導對高血壓控制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采用單純西藥進行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中醫預防保健干預進行治療,比較分析2組血壓控制情況。結果:觀察組血壓控制效果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醫預防保健指導用于高血壓治療,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壓,使患者能早日康復出院,建議臨床推廣。
【關鍵詞】中醫;預防保??;高血壓;控制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心血管疾病,血壓水平會隨著年齡升高而升高,脈壓也會逐漸加大,其主要臨床表現有:血壓升高、心悸、記憶力減退、胸悶、乏力等[1]。目前還有部分患者對于高血壓的認識不到位,本文將對中醫預防保健指導對高血壓的臨床控制效果進行分析,以下為整理出來的資料。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將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高血壓患者100例當作研究對象,通過相關檢查顯示所選患者均與高血壓的臨床診斷標準相符合。將所有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患者,其中觀察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所有患者年齡平均為(40.5±20.7)歲;對照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的年齡平均為(39.9±4.7)歲。將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進行對比,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沒有統計學相關意義,可以用作比較。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西藥治療,可選擇常用的降壓藥物,比如:卡托普利、可樂定、阿米洛利、硝普鈉等藥物,而多數高血壓患者需服用2種藥來降壓,而針對輕微高血壓患者,只需要一種抗血壓藥物即可。給予觀察組中醫預防保健指導,具體方法如下:
1.2.1 中醫飲食指導干預
通常情況,中醫指導干預主要針對患者的飲食實施控制和適當搭配。在飲食上,指導人員應該讓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少吃動物內臟等食物,此外,指導人員還應該指導患者進行適當鍛煉,以減輕精神壓力[2]?;颊邞癸嬀苹蛘吆瓤Х?,并應禁煙,另外,患者在食鹽的攝入量方面也應嚴格管理,控制每天鹽攝入量為5g以內較為適宜,對飲食的控制能在很大程度上管理好患者的體重,同時也能幫助患者良好地控制其高血壓[3]。
1.2.2 中醫運動指導干預
中醫運動指導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適量運用可以有效降低血壓。由于患有高血壓的患者通常較為年長且常合并其它病癥,因此,往往會存在腦、心以及下肢動脈硬化等病癥,因而制定出科學有效的運動計劃可改善患者病情[4]。在為患者制定運動計劃時,相關指導人員需要依據患者的病情狀況、身體情況以及個人愛好等,為其推薦適宜的運動類型和運動強度,像慢跑、散步、太極拳等,注意循序漸進,避免運動太猛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進而加重病情,在運動中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血壓,保持在身體能適應的運動速度中。有關研究顯示,運動前應首先熱身10分鐘,每周的運動次數在4次最為適宜,而每次的運動時間應控制在30分鐘左右[5]。
1.3 評估指標
對患者的血壓監測指標變化進行對比研究。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的一切數據在進行統計學分析時應用的是SPSS 13.0軟件,兩組數據的組間差距用x2檢驗,計量資料則通過(x±s)方法來進行處理,若分析結果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50例觀察者治療前后,其舒張壓治療前為(108.5±5.84)mmHg,舒張壓治療后為(83.3±82.21)mmHg,收縮壓治療前(168.1±7.84)mmHg,治療后(143.5±3.84)mmHg;觀察組50例觀察對象進行治療后,舒張壓治療前(170.64±6.45)mmHg,收縮壓治療后(127.48±21.33)mmHg,舒張壓治療前(110.64±2.45)mmHg,收縮壓治療后(68.48±3.33)mmHg。觀察組血壓控制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中醫預防指導人員應幫助患者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規律作息、規律飲食、規律用藥。高血壓患者要避免熬夜,保證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在日常的飲食中要避開一些禁忌食物,適度鍛煉。在平常的生活中患者可以利用音樂來放松自己的身心,有助于控制血壓。另外,患者容易激動、焦慮以及絕望等不良情緒,在一定程度上會促使病情惡化。高血壓疾病患者常見心理干擾有應激、抵抗、猜疑、絕望以及憂慮等心理。研究顯示,負面情緒的出現,會導致血壓升高。指導人員則需要注意患者出現這些負面情緒的原因,給予其及時、耐心的疏導,注重與他們主動進行溝通,給予他們精神支持,幫助其排解精神壓力,使其樹立面對病魔的信心,進而可以較好地配合工作[6]。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血壓控制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中醫預防保健指導應用于高血管患者的治療中,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顧怡勤,顧競春,施永興.上海市社區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醫預防保健項目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3,12(03):11471151.
[2]閆慧敏,湯慶鋒,陳艷,等.治未病模式對社區老年高血壓健康管理[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4,11(08):113115.
[3]羅富健,王宋穎,高莉敏.北京社區居民對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需求的調查與分析[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04(06):284288.
[4]王麗萍,蔡靜芳,季曉穎,等.300例社區中老年高血壓患者的中醫體質辨識與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3,14(13):124126.
[5]祁方家,應曉華,朱吉,等.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成本測算[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4,05(07):331334.
[6]孫曉晶,段功香,張穎杰,等.社區中老年人中醫保健知信行現狀及需求調查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3,13(04):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