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娟
摘 要 線條美始終貫穿在紫砂壺藝的造型設計中。從事紫砂造型的藝人一般都在自覺運用線條,不同的藝人所創制的線條技法和線條風格體現出對作品不同的感受。當主體個性涵養的顯露及作品形神的表現相融并現時,線條才充分地體現“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這一精神境界,以及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的審美觀念,這也使線條的藝術在紫砂壺器上的應用得以源源流長、生生不息。
關鍵詞 漢扁壺;紫砂;線條藝術
陶瓷的造型藝術的基本是線條的運用,線條藝術也是紫砂壺藝術的最基礎的本質,可以說壺藝所用的線條是最富有情感的,陶藝家情感宣泄的主要藝術概括手法就是線條。常言道:“壺如其人”,但更是“線如其人”。線條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種獨特的表現形態,紫砂壺器上的線條各種各樣、變化多端,如S形、V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螺形、波形等,以及長與短、粗與細、縱與橫、曲與直、虛與實、斷與續等,它們可以使人們心理產生快與慢、剛與柔、滯與滑、利與鈍、頓與挫等不同感覺。一般來說,直線具有剛勁、挺括、正直等特性,給人一種力的感受;曲線則是有優雅、柔和、活潑、流暢等特性,給人一種活力感。現以紫砂作品“漢扁壺”為例(見圖1),談談線條藝術在紫砂壺器上的應用。
1 紫砂“漢扁壺”的造型特點
紫砂“漢扁壺”純手工制作,壺型古拙樸茂、簡樸厚重。壺身是上下兩半對接而成,矮而不扁。碗形壺鈕簡潔爽快,平蓋壓口,線面挺括、一往無前。“漢扁壺”具有優美的壺肩線,圓中寓方,經典傳神,壺肩線與圈底呼應,使整器穩重而不失柔和。彎流與耳形把都是扁圓形,彼此遙相呼應。分割線與壺身的腰間線一致,流與壺把的弧線相呼應,顯得極為流暢自然,給人一種風流倜儻的感覺。細細審視紫砂“漢扁壺”,其壺嘴、流線一氣呵成、線條順暢、氣韻生動,絲毫不顯得呆板和突兀。此壺從欣賞角度觀之,壺蓋、壺流、壺把均處理得法度嚴謹,胎泥也精煉細膩,堪稱有古韻遺風。整體觀之,此款紫砂“漢扁壺”的壺體曲張有致,氣度渾樸大方,信手拈來,氣暢神怡,實為不可多得之珍品。
2 紫砂“漢扁壺”的線條藝術
紫砂壺的造型從壺體的高低、肥瘦、方圓的各種姿態,在“方匪一式,圓不一相”的造型中體現出的線條美。線條美的特征主要包括兩大方面,即簡約與變化。古人認為線條符號愈簡約愈能包容復雜的內涵。八卦中的卦象也正是由線條的不同變化構成的,變化又使線條成為了藝術作品中最活躍的因素,簡約又使“萬物始于一”而變化為“一生萬物”。有了線條的簡約性才有筋囊器對實物抽象化概括,而正是線條的變化使紫砂具有了形態各異的造型。線條的運用具備了人類共同的審美意識,表達出人類的情感追求,反映了人類的真美精神。
因此,體悟和表達陶藝人意境的語言,正確理解紫砂壺的點、線、面構成的關系尤為重要。紫砂“漢扁壺”主要是利用紫砂泥料固有的肌理質感、造型和泥色的變化特點表現其裝飾效果,此壺在成型過程中同時完成線條的裝飾。不同的線型,給人帶來的審美情感是不一樣的,紫砂“漢扁壺”的壺嘴宛如一條回旋的方形曲線,一氣呵成、宛若天成,其氣勢如高山流水,痛快淋漓。壺把的線條通過方形的形象思維,變化為優美的造型藝術,展示了線條力量,產生韻律之美,動靜結合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如果說曲線給人舒暢、輕快的感覺,那么方形就給人以挺拔向上的感覺。紫砂“漢扁壺”的線條寓方于圓,方形的挺拔、硬朗的氣勢神韻在壺器的造型中呈現出了陽剛之美。然而,紫砂“漢扁壺”的方形并不僵直、板滯,而是在曲線的走勢中尋求變化,從而做到方而不板、輪廓分明、剛中見柔。當然,紫砂“漢扁壺”的曲線不是幾何學意義上的曲線,壺器中的曲線往往含有方形的成分,大都是以方形為基調,蘊含曲線的內涵;比如此壺中的壺鈕、壺肩、壺流、壺把等部位可見少許方形的過渡,使整器看起來方中帶圓、圓中有方、剛柔相濟。
3 結 論
紫砂“漢扁壺”的壺身光素無紋,純以造型的優美取勝。壺器充分體現出了“線”的美感,整個造型簡練而又挺拔,挺健舒展而穩定,曲折中富有變化,柔美中帶有勁韌,老辣干練。壺器線條方圓結合,硬朗之中透露出絲絲柔氣。此壺看似平淡無奇,是一把沒有其它紋飾的“光貨壺”,但卻達到了紫砂壺少有的藝術高度,純以造型線條來表現美感,最能體現作者的紫砂壺造型功力和審美情趣。
參 考 文 獻
[1]周曉鳳.淺談“合歡壺”的線條美[J].江蘇陶瓷.2012(02):68.
[2]毛子健.紫砂壺的點、線、面[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1(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