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紅

摘 要 在龐大的紫砂家族里,仿自然形體的壺型我們稱之為“花貨”,它是通過提煉物象精神,將自然界中的花草、魚蟲、水山、奇石等物象,用紫砂藝術來表現,達到靈秀、象征的藝術效果。這種紫砂壺既有象形美又有寓意美。紫砂茶具“空竹鳴泉”融入了秀竹、山泉、鵝卵石等諸多元素,在充滿詩意的藝術形體中表達竹蘊高潔、泉存清明、壺溢茶香的文化品位和藝術特色。
關鍵詞 紫砂茶具、花器、寫竹、吟泉。
宜興紫砂的造型藝術發展到今天,紫砂藝人在當前的文化背景中呈現了一種成熟的藝術思考,同時又把這種思考轉換成了紫砂壺的表現形式。通過創新設計來傳遞自己的主觀審美和內心感悟,努力達到大雅若淡、清純澄明的壺藝品位。紫砂茶具“空竹鳴泉”(見圖1)由7件組成,有1壺、6杯。盡管制作方法依舊來自傳統的全手工,但內在結構與精神意蘊的改變,使之釋放出文化的氣息和崇尚自然的神韻,營造出竹、水、壺所包容的獨特境界與豐富內涵,構建了這款紫砂茶具的藝術個性,體現耳目一新的審美情趣,曾榮獲全國陶藝創新設計二等獎。紫砂壺藝的本質在于傳承中創新,在于對生活的理解,對自然的觀察,以下從三個方面淺析紫砂茶具“空竹鳴泉”的設計理念和個性特色。
1 紫砂茶具“空竹鳴泉”對竹的描寫
“壺中有道,道法自然”。自然界為紫砂壺藝的創作提供了不竭的題材,宜興的宜南山區群山起伏、秀竹滿坡,享有“竹海”之稱。從古至今,宜興紫砂藝人與竹相伴,創作出了不少頌竹、詠竹的紫砂壺藝精品,這一類的紫砂壺在賦予竹子個性化、藝術化的同時,流露出對它的贊美、頌揚之情。
“莫道風流難與共,千古高風誰與同”,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種竹、愛竹、詠竹、畫竹、寫竹的文化積淀,并且融入了民族的性格和理想之中。竹文化的符號最早出現在仰韶文化的陶器上,而后形成竹部首的“甲骨文”。晉代有“竹林七賢”,唐代有“竹溪六隱”,從古至今關于竹的題詠不計其數。在中國吉祥文化中,竹的吉祥寓意深入人心,“松、竹、梅”為歲寒三友,《五清圖》繪“松、竹、梅、月、水”,《五瑞圖》繪“松、竹、萱、蘭、壽石”。由于竹子四季常青,經霜不凋,集堅貞、剛毅、挺拔、清幽、高潔于一身,被冠以君子的美稱,正如古人所說:“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毀其節”。這套“空竹鳴泉”紫砂茶具就是捏塑了“空竹”來贊美竹的氣節,“未出土時已有節,待到凌云更虛心”,切合了鄭板橋的詩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就是作品的創新理念和它的藝術軌跡。
2 紫砂茶具“空竹鳴泉”對水的歌吟
幽澗鳴泉、古道斜陽、竹影扶疏、山風樸面都是充滿詩情畫意的景色,并與賞壺品茗的意趣吻合。壺為泡茶之器,最好的水是山泉。蘇東坡在宜興“竹符換水”的佳話流傳千古,他茶煮花之水必須是金沙泉,從此宜興的金沙泉一鳴驚人。在紫砂茶具“空竹鳴泉”的名字中,把“鳴泉”兩字嵌入,是一種隱喻的藝術手法,借此為好水而吟唱。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詠的是壺與水,甘冽、清明的水有著詩人的清高、圣者的智慧,以一顆不肯媚俗、阿諛的心,寓居于世象,淡泊寧靜、溫順善良、給予奉獻、不去索求。設計紫砂茶具“空竹鳴泉”是構建竹韻清新、山泉滌塵的詩意空間,也是文化內涵的定位。儲滿茶湯的砂壺向茶杯里倒茶的聲響,實際是“鳴泉”的延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水是生命之源,從一勺至萬里,它的至清至美、無色無味帶給飲茶者無比的享受,紫砂壺藝的創作也要與流水一樣源源不斷。漢代王充《論衡·效力》中說:“江河之水,馳涌滑漏,席地長遠,無枯竭之流,本源盛矣。”水與土、藝與火在紫砂藝術的燦爛歷程中造就了砂壺的本質。“空竹鳴泉”茶具蘊含的寓意便是源頭活水,這才是紫砂壺創作的根本所在。
3 紫砂茶具“空竹鳴泉”對型的突破
以竹子為題材的紫砂壺很多,不乏名家、巨匠的經典之作,諸如邵大亨的“龍頭一捆竹”、朱可心的“竹段松梅壺”、李昌鴻的“竹簡茶具”、汪寅仙的“斑竹提梁壺”、謝曼倫的“竹段提梁壺”、何道洪的“五竹壺”等等,都為我們創作提供了寶貴的范例,同時也說明同一題材可以有不同的形制。“空竹鳴泉”茶具雖然以竹為題材,但融入了泉的元素,壺中有韻、壺外有意。在茶壺的造型上使扁圓形的壺體與花貨的竹葉相貼結合,用虛實對比和抽象與具象交錯的技藝構想,深層次的文化思考來處理作品造型。采用青黃色近似竹桿色澤的段泥全手工制作一壺六杯。這套茶具壺嘴、壺把是明顯的竹段、竹枝、竹葉的形象體現,尤其是壺把的處理,采用了現代陶藝的創作手法,突破傳統壺把半圓造型,形象地把竹枝挺拔向上,彎曲成壺的把手,張揚力度和動感,以此展示獨特的境界、獨有的心語、獨到的內涵。作品巧妙地聯系茶壺的內外空間,既考慮其使用功能,又強調形式美和意韻美。壺嘴呈短流,竹葉簇擁,有氣節,有力度。壺體、壺蓋和杯子像溪澗中泉水沖刷的鵝卵石,圓潤飽滿、泰然自若,壺杯相稱,均衡地勾畫了“空竹鳴泉”的鮮明亮色。
4 結 語
“茶因壺而香,壺因茶而響”。紫砂壺的設計制作是為了品茶、為了欣賞,“空竹鳴泉”茶具傳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合一的理想氣息,只有思考著自然、思考著文化,才能在傳承中做到另辟蹊徑,制作出具有個性特色的紫砂壺藝新作,在意象的形式下表達寫實的內容、藝術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