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輝
摘要:為進一步促進企業創新、產業升級轉型,國家完善了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為企業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通道。同時也還要看到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財務核算方面的不足,需要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財務核算
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是一項重要稅收政策,國家為了更好地鼓勵企業發展并開展企業研發活動,加大企業研發投入,提升企業創新轉型而出臺實施的稅收政策。
一、研究開發費用現行文件出臺背景
200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根據其規定 “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加計扣除。同時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進行了解釋。具體解釋為:“研究開發費用的加計扣除,是指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稅務總局2008年下發了《關于印發<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8〕116號),具體明確了有關優惠政策內容和管理規定。
2013年,《關于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70號)下發,文件擴大了范圍,把研發人員“五險一金”、研發儀器設備運行維護費等納入加計扣除范圍。
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實施這些年以來,對企業發展、科技創新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在政策執行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加計扣除政策不能完全適應企業研發活動的一些新要求、財務核算管理、審核程序相對復雜等問題。為進一步促進企業創新、產業升級轉型,國家需出臺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進一步完善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目的是讓更多的企業能夠享受此稅收優惠,推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進而推動企業創新轉型。
二、研究開發費用現行文件概述
2015年11月2日,《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以下簡稱《通知》)發布。文件明確了關于政策執行口徑、稅收征管和追溯時限等問題,有利于納稅人快捷地享受此項優惠政策。國稅發〔2008〕116號和財稅〔2013〕70號文件同時廢止。
2015年12月31日,發布了《關于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號,以下簡稱《公告》),詳細規定了貫徹落實該項優惠政策具體征管問題。
三、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調整
與之前的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相比,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放寬研發活動適用范圍,并明確列舉了不適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七項活動,企業從事的研發活動只要不在排除范圍內,都可以實行加計扣除。
2.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范圍進一步擴大。《通知》將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知識產權的申請費等以及與研發直接相關的差旅費、會議費等納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范圍,《通知》對其他相關費用總額比例做了不得超過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總額10%的限制性規定。同時對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無形資產放寬了要求,不再拘泥于專門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無形資產。
3.委托研發事項準予加計扣除比例明確為80%,即按此比例計入委托方研發費用并加計扣除,受托方不得再進行加計扣除。
4.對企業的創意設計活動產生的產品做出了界定,即企業是為獲得創新性、創意性、突破性的產品。在此范圍內發生的相關費用可以稅前加計扣除。同時對創意設計活動的具體范圍予以明確。
5.對研發費用的會計處理予以簡化。《通知》規定企業在現有會計科目基礎上,按照研發項目設置輔助賬。改變了原來必須單獨設置研發費用專賬的要求。
6.明確不適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八大行業,同時增加了兜底條款。這八大行業分別為煙草制造業、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娛樂業。
7.調整了爭議解決機制。對稅務機關有異議的研發項目,由其直接轉請市級(含)以上科技部門提供鑒定意見,不再由企業找科技部門進行鑒定。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時企業享受優惠政策也更便捷、更直接、更高效。
8.新增追溯時限3年。對符合《公告》規定的企業在2016年1月1日以后未及時享受此稅收優惠的,可以在履行備案手續后追溯享受,追溯期限最長為3年。
9.減少審核程序。根據《公告》的規定,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實行備案管理,企業將有關資料留存備查;改變了原來的必須在年度申報時向稅務機關提供全部有效證明方能實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做法。
四、政策的出臺對現行研發活動的意義
《通知》和《公告》的出臺,為廣大企業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運用提供了更便捷的操作指導,可以讓企業便利地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以達到鼓勵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實現產業升級轉型的目的。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實際財務核算中的問題依然存在,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核算。
五、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一)研究與開發階段的劃分不明確
2006 年《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企業研究開發項目分為研究和開發兩個階段。但是實際操作卻存在很大的困難,財務人員很難對其進行合理的劃分,容易使會計核算出現偏差;也為部分企業操縱利潤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間,不利于相關部門對企業的監督管理。
(二)財務人員對稅收政策掌握的不全面
部分企業財務人員財務核算能力有限和稅收政策掌握不全,不能準確核算研究開發費用,或者故意混淆研究開發費用。
(三)企業與稅務等部門的信息互通缺失
由于研發企業較多,稅務人員有限,稅務機關很難一一兼顧每家企業,對申報企業是否能夠正常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情況也很難判斷。這可能造成一些企業無法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
六、完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實施的建議
(一)完善會計準則規定,明確研究與開發階段的劃分標準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要在這兩個階段的支出方面有進一步明晰、準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證實性的劃分標準,以最大程度地保證費用歸集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增加財務人員判斷上的客觀性和會計核算的合理性。
(二)各地稅務部門應采用政策宣講、業務培訓等服務措施,讓企業財務人員能夠及時地掌握好國家的財稅政策,確保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三)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
企業財務人員業務水平參差不齊,為了更好地勝任財務工作,掌握并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企業應該鼓勵財務人員學習并為他們提供學習機會,以增強財務人員的勝任能力,合理運用職業判斷,減少因財務人員職業判斷的不當而導致財務風險出現的可能性。
(四)輔助核算,輔助賬要“漂亮”
《通知》對研發項目的核算由專賬管理變更為輔助核算,企業財務核算更為便捷、高效。同時企業應該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參照《公告》的輔助賬格式進行輔助賬核算,分年分項目歸集和建立輔助賬,與企業年度申報數據、有效憑證及其他原始憑證相互對照、呼應。
(五)認真學習政策,準確備案
企業財務人員學習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政策時,還需與當地稅務主管部門積極溝通, 按照稅務主管部門的要求,按時準確地備案。備案后取得稅務主管部門發放的《企業所得稅優惠事項備案表》的企業,方可進行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3]國稅發[2008]116號文件《關于印發<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4]財稅〔2013〕70號《關于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
[5]財稅〔2015〕119號《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
[6]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號《關于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
[7]2006年《企業會計準則》.
[8]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76號《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
(作者單位:青島市科技研發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