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惠芳
摘要:加緊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保證事業單位內部得到合理的優化,從而促進我國整體快速且協調發展本文探討了目前我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了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措施,為事業單位實施和改善內控制度提供參考。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問題;原因;措施
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涉及到國有資金和資產的保護,這是對財政資金使用的管理。因此做好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對于促進事業單位發展和國有資金的使用都有很大的意義。
一、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現狀
(一)會計工作不符合財務制度,財務管理意識薄弱
有部分事業單位在實際的會計工作中,對資金的收入和支出以及印章的管理上沒有明確和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比較松散。比如:對要求填寫的原始憑證,內容書寫不規范;對于收到的現金沒有及時存入銀行,造成坐支現金;要求出具的發票不符合規定;虛假列出支出,套取現金,甚至有的事業單位沒有將空白支票、財務章、公章、法人章等印章進行分開管理,統一由一人專門負責保管,這樣做不僅違反了基本的財務制度,而且也表明這些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意識極其薄弱。這些問題不僅是在事業單位中極易出現的問題,也是當前在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同時這說明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
(二)設立的崗位不合理,造成權力和職責劃分不明確
有相關規定明確表示,一些關鍵性的職位以及部分工作要進行恰當的分離,而且重大的事項要由集體進行決策。然而在實際的工作中,有部分事業單位依然施行一支筆的審批原則,造成財務監督成為一種形式化。同時由于權力和職責劃分不夠明確,導致某些崗位建立不合理,使得各部門的職責和權力相互重疊、相互交叉和過度集中,造成財務管理明顯失去合理的控制。
(三)內部控制制度有所欠缺
內部控制制度是事業單位正常運轉的保障,而嚴格規范內部控制制度能夠有效防止以及從容應對在實施的具體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困難。當前,我國大多數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有所欠缺,不夠完善,而且無法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如果內部控制制度的關鍵性內容缺失,那么就無法有效保障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轉。同時,有一部分事業單位在接受審查和核定財政收支時,這些單位甚至拿不出完整的內部控制標準。在2010年的時候,我國財政部頒布了《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及其配套指引解讀》,企業在不斷的發展中大體上建立了較為標準的內部控制制度系統,而我國的事業單位卻仍未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系統。
二、內部控制產生當前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事業單位高層重視程度不高
根據當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現狀,筆者認為,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如高層管理階級的管理作風、習慣和個人性格特點等,同時還有單位內部中權責不明導致大量的徇私舞弊現象不斷出現。部分管理者對單位內部控制的態度也是曖昧不明,對其重視程度不高,甚至完全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導致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在建立的過程中各種問題層出不斷的出現。
(二)事業單位高層過度干預
對于事業單位而言,內部控制制度實施的對象應該是單位中的全體員工,但是在具體的實行過程中,所主要針對的員工反而集中在了基層員工上,對于高層管理人員的掌控還是比較薄弱的。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有部分高層管理人員過度干預,凌駕于制度之上,同時出現較多對待自身要求松弛,而對員工要求卻特別苛刻的管理人員。此外,還有一些高層管理人員因某些因素使得法制觀念不強,覺得如果加強單位內部的控制,那么對于套取現金,徇私舞弊等就比較難以實施,很難再獲取大量的錢財,所以也不希望內部控制的加強。
(三)事業單位部分從業人員素質偏低
專業的會計人員在事業單位的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會計人員的能力水平會直接影響到事業單位的會計報表是否準確、可靠和真實。然而由于事業單位的人員更新換代較慢,導致人員結構老化,無法適應當前最新的會計標準。同時由于事業單位的特殊性,有較多完全不具有從業資格、靠托關系進入事業單位會計隊伍中的人員,對各方面都沒有清楚的認識,使得其素質低、毫無責任心、也沒有相應的會計能力,對會計業務也不夠精通,無法滿足當前經濟業務發展的需要。還有部分事業單位員工為了滿足自身的利欲熏心,完全漠視單位內部的制度,并在有關領導的刻意安排下弄虛作假,造成信息嚴重失真的情況。此外,對會計人員所開展的培訓、講座和思想教育沒有及時的進行跟進,使得許多培訓過于形式化,對會計人員的發展沒有起到任何的影響和作用。
三、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的策略
(一)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引進
眾所周知,人才是當前在各種競爭中制勝的法寶,也是在各個環節中取勝的決定性因素,所以對專業人才的引進,不僅是當前事業單位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事業單位長期戰略發展的需要。因此,完善對專業人才的引進制度,就需要建立公正、公平、公開的招聘信息和相關的考核體制,有效制止這些年來出現的不良現象,從而保證為事業單位挑選出優秀的專業性人才。要注重對專業人才的引進,按照規定要求相關人員必須持有相應的證件,同時有些特殊的部門也要具有相應的技術資格。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所需員工的素質以及業務水平,從而進一步保障工作質量。
(二)合理優化內部控制環境
根據我國最新頒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合理優化內部環境可以有效促進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發展。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對內部控制制度的態度決定了內部控制環境,也就是說內部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制度的指導精神。而如何有效且合理的優化事業單位中的內部控制環境?可以恰當的參考《基本規范》這一內容,并恰當的結合事業單位自身的特殊性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加強對事業單位內部所有員工進行相關培訓,使其深刻認識到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從而提高事業單位人員的積極性和執行力;第二,加強事業單位的文化建設,從而創設出符合自身特點的企業文化,從而有效提高事業單位內部員工的向心力,以及滿足員工的精神需求;第三,制定出符合事業單位發展的相關人事政策。
(三)加強單位內部的監察和審核
事業單位在實施內部控制制度的過程中,無法防止各種問題和困難的出現,因此在事業單位中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具體實施情況進行相應的監督和審核,對內部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判,以及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對所產生的效果、效率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和改正,從而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及時的完善和訂正。此外,事業內部可以合理的參考其他企業所采取的相關方式,并在內部設立相應的審核機制和風險預估機制。同時在單位中進行內部控制審查主要是為了保障開展的業務能夠按照規定的要求和方式,在合理的控制下進行。事業單位在實施的過程中通過對內部控制的審查、監督和改正等一系列手段有效的解決所出現的問題,使得內部控制更加科學化和合理化。
(四)加強獎懲制度的建設
合理的獎懲制度能夠有效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因此,必須加強事業單位內部對獎懲制度的建設。實行嚴格的獎懲制度,將員工個人在工作中的具體表現與單位業績相掛鉤,
從而能夠保證員工具備相應的道德品質和道德修養,以及與實際工作應該所具有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同時能夠確保員工按時完成任務,減少工作中不斷出現的問題,而事業單位所建立的獎懲制度,對于表現良好,工作積極,及時對完成任務的員工給予獎勵,而對于工作拖延,不能及時完成任務,工作不積極,不能正視自己所犯錯誤的員工要及時的給予處分和相應的經濟處罰,并與職位升降、薪資績效相聯系,從而對員工造成一定的震懾力。
總之,考慮到當前我國的經濟形勢和社會政策,對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是大勢所趨,同時加緊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保證事業單位內部得到合理的優化,從而促進我國整體快速且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淑德.關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若干問題的研究與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3(07).
[2]鄭志向.淺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應采取的對策[J].中國科技博覽,2010(31).
[3]曹雄彬.“內部人控制”與會計委派[J].事業財會,2013(02).
(作者單位:舟山市港航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