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素云
摘要:內部控制是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基礎保障措施,嚴格執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可以有效督促管理層建立健全自身內部控制體系,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披露信息的真實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從而提高財務報告的質量。本文借鑒相關國內外研究文獻,梳理出關于內部控制對財務報告質量影響的理論支撐基礎,分別從委托代理理論、信號傳遞理論和知識溢出效應理論等方面進行探析。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財務報告;審計
國內學者大多從內部控制角度,例如內部控制缺陷、有效性、質量評價等方面進行探索研究,關于內部控制對事業單位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的研究不多,且結論不盡一致,通過研究可以為內部控制審計是否能真正提高財務報告質量提供理論與數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豐富研究成果,也可以為以后其他相關研究提供經驗依據。另外,本文從理論基礎支撐角度就目前我國強制性內部控制審計的實施效果進行探討,為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的整合提供有益參考。
一、委托代理理論支撐分析
對于委托方而言,其目標是企事業價值最大化,而對于受托方而言,其目標則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雙方目標不一致,這必然產生利益沖突。外部審計作為獨立第三方,對受托人的受托履行情況進行監督,可以緩解委托代理的利益沖突,減少信息不對稱。聘請獨立的第三方對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情況進行審計,不僅能減少和抑制管理層在內部控制自我評價中的選擇主義行為,緩解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使股東對管理層的受托履行情況有進一步客觀公正的了解,而且注冊會計師對企事業所提出的關于內部控制的修改或完善建議,能夠對企事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以及完善起到促進作用,同時,還能給企事業建立健全風險評估機制,從而提高財務報告的真實可靠性,促進企事業的長遠發展。
二、信號傳遞理論支撐分析
信號傳遞理論根據其核心思想分析,應為內部控制對事業單位財務報告質量影響的理論來源之一,該理論研究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如何利用有效的信號傳遞機制來緩解交易雙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信號傳遞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接收者會從信息發送者中受到一條信息,或者信號,第二個階段,信息接收者做出一個反應,或者行動,此時,雙方參與者的效應就得以確定。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事業的管理層往往擁有經營決策權,了解企事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而外部的投資者乃至企事業的所有者并不了解企事業的真實情況,只能通過管理層公開的信息和數據來分析,因此,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便產生了,而信息不對稱往往帶來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問題,加大投資者的交易風險。此時,解決逆向選擇的途徑是建立一個有效的信號傳遞機制。由管理層向信息使用者傳遞信息,該信息能體現自身的某些特征。
在整個內部控制審計的過程中,內部控制審計承擔著信息傳遞作用:對于內部控制審計信息使用者來說,一方面,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可以幫助該信息使用者來判別報告企事業內部控制是否有效,以減少其搜尋和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內部控制審計由獨立第三方進行,其結果的公正性被大眾所認可,特別是在強制進行內部控制審計的情況下,如果企事業獲得內部控制審計的標準意見,這將增加企事業披露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樹立企事業形象、增強投資者信心。
三、知識溢出效應理論支撐分析
根據內部控制對事業單位財務報告質量影響的機理分析,知識溢出效應角度也為其提供理論支撐作用,因為知識擴散包括知識傳播和知識溢出。知識傳播僅僅是知識的復制,而知識溢出則是對知識的再造,是一個被動的、無意識的或是從中獲利而沒有支付相關費用的動態過程。知識溢出效應的范圍經濟,是指兩種不同的產品分別生產的成本高于他們一起生產的成本,是由于企事業經營范圍而非規模帶來的經濟。將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進行整合屬于知識溢出效應的范圍經濟。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是兩種不同的鑒證業務,將二者進行整合,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內部審計效率,還可以降低審計成本,原因有二:第一,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使用相同的重要性水平,都強調以風險導向的審計理念。而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以風險為導向進行審計能從源頭上降低失敗的風險。第二,兩種審計具有部分相同的審計方法和程序,若聘請同一家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在執業過程中,注冊會計師可以通過合理安排審計程序,使審計證據之間相互印證,從而避免重復勞動,提高審計效率。
綜上所述,委托代理理論和信號傳遞理論彼此聯系,內部控制審計在委托代理關系起到監督作用,并且向外界傳遞一個強信號,緩解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從而使事業單位信息披露的質量得到有效提高。知識溢出效應是針對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整合而提出,以期來降低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率。
參考文獻:
[1]唐大鵬,于洪鑒.基于風險導向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研究[J].管理現代化,2013(06).
[2]田祥宇,王鵬,唐大鵬.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特征研究[J].會計研究,2013(09).
(作者單位:廣州市殘疾人安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