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波
摘要:本文從高職高專學校為例,從探析眼前教育及大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為切入點,敘述了輔導員職業倦怠的原因及相應地提出了改變輔導員職業倦怠現況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職高專;輔導員;職業倦怠
0 引言
輔導員是任意一所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重要隊伍的必備條件之一,其對學生在思想教育方面,具有關鍵作用。因此,輔導員的工作態度直接決定了學生的發展方向。隨著現在社會原因及環境的改變,致使部分高職高專院校中輔導員的工作內容及模式也相對應的發生了變化,另外,由于現在的大學生都有鮮明的個性,這給輔導員的工作程度上帶來了一定的壓力,降低了他們對工作的主動性,漸漸地出現了“職業倦怠”的現象。這種現象不僅限制了輔導員的個人發展,同時也影響了學生的發展,從而也極大地降低了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質量。
1輔導員職業倦怠的因素
由于高職高專院校的不斷充大,院校對所有教學從業者不僅嚴格要求具有強烈的責任感,還要有一定的工作積極性[1]。來改變高職高專院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的現象,促使高職高專院校師資力量的長久發展及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
1.1輔導員個人原因
輔導員的主要工作囊括學生思想教育及學生管理等相關工作。從表面來看,這兩項主要工作并沒有所謂的“技術含量”,很容易執行,但是實際上,并不簡單[2]。輔導員他要通過不斷地進行自我充電,不斷提高,努力完成學校所教導的各項任務,并且在業余時間還要主動去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安全等相關情況。當畢業季或者是開學季來臨的時候,輔導員不僅要管理好現存的學生,還要去忙畢業生、新生各種相關工作。總而言之,輔導員在高職高專院校里扮演著千變萬化的角色,要時刻地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情況,使得輔導員的壓力逐漸增大。比如有的時候,輔導員在進行其工作的時候,會屢次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而當輔導員自身抗壓能力比較薄弱時,就會易造成“情緒低落、職業倦怠”等相關情況。
1.2學生原因
當下,大部分高職高專的學生都來自于“90”后,自具有鮮明的個人主義,比較難管理,這會給輔導員在工作上帶來一定的壓力,也會影響輔導員工作的順利進行,部分難以管理的學生自然而然會影響輔導員的工作耐性,會在一定程度上致使輔導員“職業倦怠”。因為現在九零后的叛逆心理比較嚴重,會逐漸擴大輔導員的工作內容,而學生會為了保持自己獨有的個性,并不愿意去實行學校的嚴格規章體系。比如說,學生不愿意早起,會遲到,喜歡逃課等等相關現象。而輔導員的工作就是促使校園的和諧發展,做好學生的心理及思想工作,使得他們正常地按照學校規章制度進行生活與學習,那么學生以上行為就無疑給輔導員加大了工作量。
1.3學校原因
眼前,國家教育部門對我國的高職高專院校的要求逐漸嚴格,然而各個院校對輔導員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要求輔導員要有“較強的政治覺悟能力、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積極工作態度、良好解決問題能力”等相關要求。但輔導員的地位一直都是處在“瓶頸”期,而院校會把一切與學生有關的工作都會安排給輔導員,不僅囊括其“學習、日常生活、思想教育”還有“班級建設、團建、黨建”等。由此可知,輔導員的工作壓力逐漸增大。然而近些年來,盡管輔導員的隊伍在不斷擴大,但是其發展空間并沒有隨之擴大,評定職稱及晉升的機會都很小,工資水平屬于中下,經濟地位較低,而其付出與收入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協調,因此輔導員會慢慢對自己的工作產生厭倦心理。
2 改善輔導員職業倦怠現狀的有效策略
高職高專院校督輔導員出現“職業倦怠”的現象,是與很多層面都來不開的,比如“學校層面、教育層面、學校組織框架層面”等相關因素。縮影,要想改善高職高專院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現象的途徑和舉措就要從不同的方面去進行切入,在多個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好的改善成績。
2.1重新構建院校組織框架及學生管理體系
輔導員“工作量大、內容繁雜、角色模糊”都是直接導致輔導員職業倦怠的直接原因,要打除輔導員的這種倦怠消極心理[3],那么就要去讓輔導員清晰認知到他的角色和崗位職業。重新組建院校組織框架,盡量減少輔導員的工作范疇,進一步去減少輔導員的工作壓力,比如說,在輔導員需要負責的“班級建設、團建、黨建”等相關工作交給其他老師來做,輔導員專注地負責學生的“思想教育、生活、安全”等相關工作。另外,學生管理體系的健全就是提升輔導員工作的有效舉措,輔導員要進一步深度去根據學生的自身實際情況去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進行“因材施教”。通過這樣針對性的管理方式去提升學生個人發展及身心健康的管理體系。
2.2健全院校輔導員評析制度
在新型的教育形勢下,鼓勵輔導員的工作途徑應體現出“多元化”,其不僅要科學安排輔導員的工作時間,還要從精神及物質上去采納激勵輔導員積極工作的策略。第一,輔導員要不斷進行充電,去提升自我的綜合素養,因為,輔導員自身的職業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個人發展方向。所以,輔導員要在“思想政治、心理狀態、學術”等相關方面要不斷地進行磨練,按時參加有關輔導學生的相關培訓,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及效率;第二,要提高輔導員的個人待遇,在保障輔導員的工作時間及工作量、工作強度的前提下要與其的薪資是對等的,以此來顯示出輔導員的地位。還有要值得注意的是,要擴大輔導員的“評級、晉升”范疇及擴寬輔導員的發展空間,保證輔導員職業的長久發展;第三,健全輔導員的評析體系,提升輔導員的工作主動性,通過考核評估的方式促進輔導員善于進行自我歸納,而評析結果作為晉升輔導員的有力依據,對于表現好、工作優秀的輔導員給予相對應的獎勵。
3結束語
總而言之,眼下高職高專院校普遍存在著輔導員的“職業倦怠”現象,這種現象不僅會影響到輔導員自身的心理健康,還會影響到院校的和諧發展及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希望通過本文的具體分析院校輔導員“倦怠”的現況并提出的相對應改善策略,能夠去有效提升高職高專院校輔導員的職業影響力及他們的職業幸福感。
參考文獻:
[1]趙建平.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倦怠危害及應對策略[J].麗水學院學報.2012,(4):109.
[2]李青.高職高專輔導員職業倦怠現狀與應對策略[J].公司與產業.2014,(7):243.
[3]王永坤.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與應對策略[J].教育評論.2015,(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