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通過采用三通連接兩個具有1.0mL定量環的六通閥,以雙柱單FID檢測器的氣相色譜儀對環境中的非甲烷總烴進行測定??偀N的濃度扣除甲烷濃度和氧的干擾,即可得到非甲烷總烴的濃度,可以實現當次分析樣品,得到包含總烴、甲烷的圖譜,完成總烴、甲烷、非甲烷總烴濃度的測定。當進樣體積為1.0mL時,總烴的檢出限為:1.6×10-2mg/m3,甲烷的檢出限為:1.3×10-2mg/m3。本分析方法采用單FID檢測器,單次注射樣品,消除多次注射樣品和雙FID檢測器因靈敏度差異引起的誤差;同時,改進沒有使用十通閥等復雜且并不常用的配件,充分利用了實驗室現有的儀器條件,適合條件類似的實驗室進行改進。
關鍵詞:氣相色譜法;非甲烷總烴;間隔進樣;具定量環六通閥
非甲烷總烴(NMHC)通常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揮發性的碳氫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1][2],文章采用氣相色譜法,以氮氣為載氣,由三通連接雙填充柱單FID檢測器,測定總烴和甲烷的含量,由于實際樣品中存在氧產生的干擾,因此總烴扣除甲烷和氧的干擾即為非甲烷總烴的含量。
1 實驗部分
1.1 方法原理
兩個具有1.0mL定量環六通閥的進樣口通過三通連接,六通閥出氣口同樣用三通連接并接入水封(以減少氣體的擴散損失),兩根色譜柱的尾端同樣用三通連接并接入FID檢測器,根據樣品在兩根色譜柱出峰時間的不同,總烴柱出峰時間快而且只有單一樣品峰,甲烷柱出峰時間較慢而且會分離樣品,因此可以通過間隔切換六通閥,當次樣品分析等到總烴、甲烷,并計算出非甲烷總烴。
1.2 儀器及耗材
儀器:GC9790II 型氣相色譜儀,浙江福立分析儀器有限公司;配備兩個具有1.0mL定量環的六通閥及FID檢測器。HGH-300E氫氣發生器、HGA-2L空氣發生器,北京匯龍昌??瀑Q有限公司。100 mL 全玻璃注射器,配膠塞以密封采樣口。
色譜柱:總烴柱(3mm×2m)玻璃微珠(80~100目)不銹鋼柱;甲烷柱(3mm×2m)GDX-502(60~80目)不銹鋼柱。
實驗氣體:甲烷標準氣體:以N2為平衡氣,濃度為10μmol/mol(V/V);除烴空氣:以N2為平衡氣,O2含量21.0%;均購自佛山市科的氣體化工有限公司。高純氮氣(99.999%)購自東莞市特氣有限公司,氫氣、空氣通過氣體發生器產生,并經過凈化處理。
1.3 儀器條件
色譜條件:柱箱溫度:80℃,進樣器溫度:120℃,檢測器溫度:120℃;氮氣:0.12MPa(總烴柱),0.12MPa(甲烷柱);氫氣:30mL/min,空氣:300mL/min,進樣量:1.0mL。
2 實驗分析
2.1 標準曲線配置及測定
標準系列的配制:用100mL玻璃注射器抽取適量甲烷標準氣體,用高純氮氣稀釋配制成5個濃度的標準系列(1、2、4、6、10μmol/mol,濃度以甲烷計為:0.714、1.43、2.86、4.23、7.14mg/m3),由于甲烷氣體在注射器中長時間放置存在擴散損失,標準系列需要現配現做。
標準系列的測定:在1.3色譜條件下,待儀器穩定后,將注射器連接至三通進樣口,注入足量的氣體,通過定量環定量1.0mL氣體進入色譜儀,先切換連接總烴柱的六通閥并記錄數據,30秒后(時間間隔根據總烴出峰時間確定)切換甲烷柱的六通閥;由低濃度到高濃度依次進樣,每個濃度重復進樣三次得到其響應值;以峰面積平均值(μV·s)為縱坐標;質量濃度(mg/m3)為橫坐標,繪制總烴和甲烷的標準曲線,分析數據及圖譜分別見表1-表3,圖1-圖2。
2.2 檢出限
用低濃度樣品,進行7次重復測量,得到以下結果,見表4。
按檢出限MDL=t(n-1,0.99)×S[3],進行計算,則總烴的檢出限為:0.016
mg/m3,甲烷的檢出限為:0.013mg/m3。
2.3 精密度
選擇兩種濃度的氣體樣品進行精密度試驗,每個樣品重復測量6次,得到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相對標準偏差,結果見表5。
由表5可知,測定方法的精密度較好。
3 結束語
通過改進的氣相色譜儀,采用雙柱單FID檢測器,并對雙六通閥設置合理的進樣時間間隔,實現了用注射器單次注射樣品,便可在同一分析圖譜上得到總烴、甲烷、丙烷等組分的分析結果,很方便計算出非甲烷總烴;方法檢出限低,精密度好,測定時間短,可消除多次注射樣品和雙FID檢測器因靈敏度的差異性引起誤差;同時本次改進沒有使用十通閥等復雜且并不十分通用的設備,充分利用了實驗室現有的儀器條件,適合條件類似的實驗室進行改進。
參考文獻
[1]HJ/T 38-1999.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S].
[2]國家環??偩?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 編委會.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補版)[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587-589.
[3]HJ 168-2010.環境監測 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S].
作者簡介:賓金華(1987-),男,漢族,廣西玉林人,本科學歷,2010年7月畢業于中山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就職于東莞市國華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實驗室經理,主要從事環境檢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