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薇 李樹偉



摘 要:文章介紹全封閉烘壓線圈模具整體數控加工的特點,研究提高加工效率的方法,指出高速加工的優勢和特點。整體數控加工模具的材料利用率低,只用在高附加值和高精度的產品中,對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全封閉烘壓線圈模具;高速加工;材料利用率;高精度;加工效率
引言
常規數控加工編程方法是使用通用的軟件來計算加工的刀路,實現了復雜工件的自動數控加工。隨著數控編程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高速加工的理論,它有兩個衡量指標:一是主軸高轉速;二是快速進給量。高速加工方式具有明顯的優勢是切削效率高,材料去除率是常規切削的2~5倍;切削力小,主軸軸承、刀具和工件受力均小;刀具和工件受熱影響小;高速加工的速度高,機床激振頻率遠高于工藝系統固有的頻率,容易獲得較高的工件表面質量。目前使用的是通用數控編程軟件,實現了復雜工件的數控加工,在高效率的今天,開始研究通過優化數控編程來提高加工效率。
1 提高加工效率的技術方法
高質量的數學模型是實施數控編程的前提和必要條件。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建模誤差一般包括數據輸入的隨機誤差、曲線和曲面的逼近誤差、曲線和曲面光順處理公差以及構造曲面方法不當而產生的誤差。[1]
在進行數控編程的前期,要確保數學模型的正確性和完整性。對于同一個對象,往往可以用多種加工的策略來計算刀具路徑,應保證刀具路徑無碰撞、無過切、分布均勻、切削用量和負載均勻。
在這里以全封閉烘壓線圈模具為依托,進行優化數控編程提高加工效率的實踐。全封閉烘壓線圈模具是大型線圈模具。分為一模單壓和一模雙壓兩種類型。其中一模雙壓線圈的模具是創新型產品,首次進行數控加工,實現一個模具完成兩個線圈的制造。線圈模具的長度接近700mm,是整體數控加工摳出。毛坯重量223kg,加工完成的工件重量108kg,去除材料重量是115kg。去除的材料超過了總重量的一半,材料利用率低,如此低的材料利用率只是應用在高精度和高附加值的產品上。一個項目至少要有12件模具,一年需要加工5個以上的類似模具項目,數量巨大,切除材料量大,產品精度高、附加值也高,優化數控編程提高加工效率非常有意義。
數控編程要實現高速加工,可以通過多種方法結合來實現:(1)參數偏置加工策略。利用自定義的參數線進行偏置方法求出光順連續的刀路。(2)模具方式區域清除。依據毛坯進行計算,避免出現“拐折刀路”和碰撞發生。(3)控制輪廓和區域切削方向。保證了切削方向的一致性。(4)模具高級偏置刀具由外部向內切削。刀具從外部進入,避免“踩刀”和“撞刀”。(5)進行輪廓光順。避免拐角突變轉向,實現高速的切削運動。(6)賽車線光順。實現切削量的均勻,保證切削過程有恒定的切削負載。(7)刀路的連接光順。實現了刀路和刀路之間的連續光順,可實現切削的速度恒定。(8)控制增加從外側接近。從外側接近,控制進入速度避免碰撞。(9)自動檢查干涉和過切。確保刀具和機床的安全。(10)短連接使用圓形圓弧。切削速度恒定,實現高速運動。
2 數控加工方法的研究
2.1 一模單壓線圈模具
2.1.1 沒有優化的常規方法
使用常規通用軟件進行編程,由于刀具路徑無法進行輪廓和余量的光順,存在大量的拐角突變轉向,根本無法實現高速切削。更沒有實現賽車線的光順來保持高速的進給。(見圖1)一模單壓線圈的模具用時06:10:38,在實際加工中所有的時間是8小時。
2.1.2 優化的刀路路徑
采用專業軟件進行數控編程,可以實現刀具路徑輪廓、賽車線、刀路連接區域的光順處理,沒有突變轉向的拐角,保證了恒定的高速進給、恒定的切削用量和機床輸出功率,實現了真正意義的高速切削。(見圖2)一模單壓線圈的模具用時02:09:57,在實際加工中所有的時間是3小時。節省了5小時的數控機床加工時間。
2.2 一模雙壓線圈模具
2.2.1 沒有優化的常規方法
采用通用軟件進行編程,由于刀具路徑無法進行輪廓和余量的光順,存在突變轉向的拐角,無法實現高速切削,(見圖3)雙線圈的模具用時12:00:25,在實際加工中所有的時間是13小時。
2.2.2 優化刀路路徑
采用專用軟件進行數控編程,可以實現刀具路徑輪廓和余量的光順處理,沒有突變的拐角,實現了真正意義的高速切削。(見圖4)雙線圈的模具用時03:49:20,在實際加工中所有的時間是5小時。節省了8小時的加工時間。
3 結束語
全封閉烘壓線圈模具的粗加工序,共4件單線圈的模具,8件雙線圈的模具計算出優化結果:
在一年已知的線圈模具共有五套,數控加工的時間可以優化節省約420小時,數控龍門銑床以單價用271元/小時計算,271元*420小時=11.38萬元,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參考文獻
[1]朱克億.PowerMill高速數控加工編程導航[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王雪薇(1980-),女,2003年畢業于東北林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現在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工作,從事數控編程及標準化工作,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