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江維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經濟全球化的普及趨勢,我國各行業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水平明顯提升。然而,在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其中,水資源的過渡開發、利用效率低,以及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等一系列問題備受關注,相關的水質資源以及生態環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給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文章主要針對國內外的水質監測技術現狀進行了介紹,同時分析了水質標準與水質監測技術,希望可以為相關水質監測人員提供一些幫助,僅供參考。
關鍵詞:水質自動監測;水資源保護;水環境
引言
隨著現代化經濟體制的改革,各行業領域的發展日新月異,但是在發展的同時,存在著過渡開發的現象,水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也是行業發展的重要元素。因此,過渡開發就會在很大程度上給其帶來嚴重的后果。水質監測是水資源中的重要環節,對水資源保護具有重要的作用,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可靠性,以及及時性具有重要意義。在水資源監測過程中,監測人員要嚴格根據相關法規標準進行監測,而且要想滿足水資源保護的監督管理需求,首要任務就是加快現代化與自動化建設的步伐,更新水質監測設備,提高水質監測信息采集水平。因此,建立水質自動監測站是必然趨勢。根據客觀環境的要求充分運用物理、化學,以及生物等現代化的科技方式,定期對水質進行監測,利用試驗儀器進行定性、定量的監測,得出準確結果,為水資源保護提供數據基礎。
1 國內水質監測技術的現狀
現階段,就我國而言,在環境監理工作上仍然采用傳統方式進行環境水質監測工作,主要以人工為主,在人工現場采樣之后,通過實驗室儀器進行結果分析,得出數據信息,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一旦某一環節操作失誤,就必須重新采樣分析,造成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以前我國的水質監測儀器主要是從國外購買的,直到近幾年國產實驗設備才全面推廣,增加了水質監測的實驗成本,降低了經濟效益。目前,我國存在很嚴重的水資源過渡開發,利用率極低的現象,水質監測的現狀表明我國水資源污染日益嚴重,且水質監測建設相對比較落后。因此,做好水質監測工作是治理水污染的前提和基礎。現階段,國外很多國家都已使用水質自動監測技術,我國在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建設方面也有了很大的進展,但是由于各種客觀因素的原因,使得水質自動監測技術還沒有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雖然科技信息的變化極為迅速,但是各種數據信息的傳輸網絡都在環境監測部門之間進行,基層的水質實時采集監測以及實驗分析環節還比較薄弱,與國外先進的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2 國外水質監測技術的現狀
國外早期的水質監測方法,是對河流斷面的水質進行采集,之后在實驗室中進行數據分析,這種人工采集抽取的方法缺乏準確性、及時性,不能實時掌握不斷變化的水質數據。因此,為了隨時掌握水質的異常情況,防止水質被嚴重污染,及時追蹤污染源,國外在不斷完善更新實驗監測設備的同時,積極研究出水質移動監測系統和水質自動監測系統。水質移動監測系統顧名思義,就是通過移動的監測設備對水質進行采集分析,及時了解水資源的水質變化,運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以及無線數據通訊裝置進行水質監測以及分析系統,水質移動監測系統有效解決了偏遠地區的水質監測難題。水質自動監測系統是指監測水質污染和一些特定的指標,通過在需要監測水質的區域放置若干有連續自動監測儀器的監測站來掌握水資源的變化信息,之后傳送到系統的控制中心,這樣可以隨時對水資源進行水質連續自動監測,為水資源保護提供了有力的監測系統。
3 水質標準與水質監測技術
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基礎條件,與人們息息相關,是任何資源都無法替代的,人們在生活中排放的廢棄物對水質污染越來越嚴重。此外,隨著社會發展的不斷加快,各種化學化工等有害物質越來越多,極大程度地破壞了水資源。生產廢水以及生活污水是污染水質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相關部門要嚴格要求水質標準,使其內容更加細致、完善。水質的標準是水質監測技術發展的內在動力,只有不斷提升水質標準,才能使水質監測技術的發展日益完善。要想提高水質標準,就要對水質監測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對水質監測儀器的要求,要求儀器測出的數據更加精準、精確,這對儀器的精確度要求越來越高。其次,要求水質指標濃度越來越低,但是儀器要有更高的靈敏度。最后,對儀器監測速度的要求,在監測水質的過程中,要加快監測速度,減少監測時間。相較于以前的水質標準來說,新的水質標準對水質合格的保證率的要求不斷提高,只有保障水質監測系統的速率和精確度,才能確保水質的合格率。因此,新的水質標準不但提高了原有水質監測儀器的檢測分析速度,大大地縮短了檢測時間,而且還使得儀器更加精細化、智能化、科學化,以此增加水質監測點及數據信息的更新頻率。新的水質檢測標準對水環境的保護具有積極作用,有效促進了水質檢測自動監測系統在水環境中的應用。
4 水質監測項目
水質監測項目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反映水質情況的綜合指標,另一類是對水資源中有毒物質的監測。然而,要想對江河及海洋的水質情況進行客觀評價,不僅要對其綜合指標和有毒物質進行監測,還要進行水質流速與流量進行監測,在測定的過程中,要嚴格根據相關水環境質量標準規范進行,并根據監測數據結果確定水質監測系統的指標。
5 水環境監測過程的質量控制
為了隨時掌握水環境的水質變化規律,就要利用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對被測水資源進行監測,觀察水質的變化趨勢,通過實驗儀器對其進行數據分析,將監測結果作為環境管理、環境保護的重要依據,這是水環境監測過程進行質量控制的核心內容。
首先,在進行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時,要做好事前控制工作。水資源監測質量的事前控制就是指預先控制,在監測之前進行預防控制,可以減少監測過程中出現的錯誤率,避免重復監測延誤監測時間,浪費檢測資源。其次,在水環境監測過程中進行質量控制。事中控制主要是對監測過程中的實驗室和現場進行監測控制,保障在實驗分析過程中遵守操作規程,保障水質樣品質量的有效性。最后,對水資源監測進行后期的質量控制。在水資源監測過程完成后,要對其實驗數據進行有效保存,以便后期使用,完善質量控制體系。
6 結束語
通過文章的綜合論述可知,隨著人們的生活生產水平得到滿足,生活污水和排放的工業廢水對水資源的污染日益嚴重。為了監測水質污染狀況,水質自動監測站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與國外先進國家相比,我國的水質自動監測系統還很薄弱,在水質自動監測站的管理以及質量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不同地區的水資源水質狀況是不同的,監測現場的實際情況也不相同,所以很難控制水質監測質量。因此,水質自動監測系統是發展的必然趨勢,相關監測人員要不斷總結工作經驗,積極研究,為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建設提供數據信息,進而加快我國水質自動監測技術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寶吉.我國水質自動監測的發展與應用[J].黑龍江環境通報,2000(3).
[2]孫南.水質自動監測系統運行過程中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9(1).
[3]林亞.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在新疆水環境監測中的應用前景[J].新疆水利,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