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野 郭瑩
摘 要:電容器是電子設備不可缺少的重要元件之一。它用途廣泛、種類繁多,尤其是雙電層電容器(超級電容器),由于它具有很多優點,并且有其特殊性,對于它的測量,必須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正確應用。文章根據雙電層電容器的特點,通過對多種測量方法的比較,采用合理的方法對電容量進行測量。
關鍵詞:雙電層電容器;恒流充放電模式;測量
1 電容器電容量測量的一般方法
1.1 橋路測量法
這種方法可以通過交流電橋測量電容量和損耗因數。在串聯電橋中,通過調節使電橋平衡,計算Cx值,這種電橋適用于測量損耗小的電容器。在并聯電橋中,通過調節使電橋平衡,計算Cx值,這種電橋適于測損耗大的電容。這兩種方法,實際上都無法直接測得電容值,而是通過間接量的測量來算出電容值,存在很大的誤差。
1.2 諧振法測量電容量
這種方法將交流電壓表標準電感L和被測電容Cx連接成并聯電路,其中C0為標準電感的分布電容。調節信號源的頻率,使并聯電路諧振即電流電壓表讀出最大值,確定電壓表讀數最大時所對應的信號源頻率f0,可計算被測Cx值。這種方法可以粗略地算出電容值,對于精度要求高的場合不適用。
1.3 恒流法測電容量
根據電容量的定義式,當電流恒定時,電壓也恒定,因此C與T成正比關系。在電容的等效串聯電阻恒定的情況下,只要對電容充電直到充滿為止,即可測出電容量。這種方法對于一般的電容器可以使用,但是對于雙電層電容器是不適用的。一雙電層電容器容量大,不容易選擇合適的充電電壓來保證有效時間內充電結束;二雙電層電容器的ESR是個變化值,電容與時間的比例常數是個不確定值,無法建立確定的函數關系來表示C與T,不能完成精確的測量。
1.4 恒壓法測量電容量
這種方法也是根據電容量的定義式,其中RC是外電阻與ESR之和,不同的ESR引起不同的偏差造成電容測量值的誤差。在于不同的ESR造成電荷與電壓曲線的線性度不好,由于溫度與電流的變化引起ESR的變化,在對電容充電時充電時間不確定。
綜上所述,這些普通測量方法對于雙電層電容器的容量測量是不適用的,必須選擇一種合適的測量方法,既可以適應雙電層電容器的測量,又有其一般性,可以實現對電容量準確的測量。
2 恒流充放電法測量電容量
2.1 超級電容器充放電時間
超級電容器可以快速充放電,峰值電流僅受其內阻限制。實際上決定于電容器單體大小,對于匹配負載,小單體可放10A,大單體可放1000A。另一放電率的限制條件是溫度,反復地以劇烈的速率放電將使電容器溫度升高,最終導致斷路。
超級電容器的電阻阻礙其快速放電,超級電容器的時間常數τ在1-2s,完全給阻-容式電路放電大約需要5τ,也就是說如果短路放電大約需要5-10s。
2.2 設計方案
此方法采用恒流充放電模式以實現對電容器電容量的測量,尤其是對雙電層電容器的電容量測量,即大電容量的測量。
這種方法是根據電容器容量的不同,分成不同檔位,應用不同的電流對外測電容進行恒流充電直到充滿為止。這時根據電容量的定義式:
可見,電容器的電容量是一定值,若當充電電流為恒定時,電容器的電容量將由時間與電壓的變化來確定,并且會呈現一種很好的線性關系,這就可以得到一種輕松的方法來測量電容器的電容量。
從前面的介紹中可知,雙電層電容器的耐壓很低,因此上門限值也不能選的太高,并且由于ESR的影響,ESR是一個不確定值,不同的雙電層電容器的ESR不同,因此下門限又不能選的太低。測量時首先對電容器充電,由于ESR的影響,電容端電壓起點不為零,此方法方案的提出是在一系列的測量比較基礎上論證得到,也正是利用這一特點,為避免誤差的產生,可以選擇下門限為1.25V。
選擇上門限值為2.5V,在這段時間內記數,最大充電電壓工作值選為3V。這樣選取的原因是由于電容器的漏電流問題,如果選擇2.5V即停止充電,很可能由于漏電流的原因,使電容端電壓下降,一旦降到1.25V以下,電容器將重新開始充電,重新記數,如此反復則影響測量結果,因此選擇大電壓門限對電容器充電,使其端電壓不至下降太快而影響測量結果。
2.3 門限電壓
因此最后確定門限值如下:
1.25V為下門限;2.5V為上門限;3V為最大工作電壓。
即,測量電路將從1.25V開始記數,當U上升為2.5V時停止記數,當U=3V時電路停止工作,此測量結果在實驗前已經過反復測量論證,結論符合測量要求,滿足測量精度要求。
3 結束語
電容量測試儀為測量大容量的雙電層電容器帶來了方便,同時也為其他類型電容器的測量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恒流充放電模式根據電容的特性而制成,它比其他的方法更適合電容量的測量,它的原理簡單,設計思路清晰,制作方便,無須特殊器件。可以作為產品應用到實踐中,實現批量化的生產,為用戶創造價值。經過實際檢驗,即對具體的電容量進行測量正反兩方面的充放電反復測量,證明完全滿足各項指標及要求,并達到的高精度,實現了高性能。此設計方案具有實際應用的價值,值得推廣。
綜上所述,此方法無論從實驗角度,還是從使用角度,都滿足應用的要求,因此在組裝調試過程及實際應用中所應用的技術都是有價值的,在應用于大容量電容的測量中需加大充電電流,因此此方法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提高精度及有效位等。
參考文獻
[1]陳永真.電容器及其應用[M].科學出版社,2005.
[2]毛興武,張傳敬.一種新型儲能元件—超級電容器[J].電子世界,2008:27-30.
[3]陳永真.電容器手冊[M].科學出版社,2008:9.